唐诗宋词里的马鞍山(四)|皖美冬日 欢欢喜喜过大年

政务   2025-02-05 16:58   安徽  



诗情画意马鞍山













马鞍山是一座充满诗意与灵感的城市,与诗歌的渊源深厚,可追溯至千余年前的南朝时期。


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朓,在出任宣城太守时遍游今马鞍山当涂一带山水,誉之为“山水都”,其清词丽句大大拓展了山水诗的题材,奠定了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唐代,诗仙李白一生多次漫游马鞍山,择其为“仙游地”,留下了《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等60多篇吟咏马鞍山的诗文,更葬于此地,实现了与谢朓结为异代芳邻的遗愿。此后,郭祥正、张籍、张孝祥等6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如今,马鞍山拥有李白研究会等多个诗歌研究和创作学术团体,每年举办李白诗歌节等诗歌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了马鞍山诗歌文化的繁荣发展。马鞍山也成为吸引诗人、孕育诗歌的浪漫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诗歌之城”。



















马鞍山,诗仙李白钟情的地方,词人李之仪留下千古绝唱。


这座长江之滨的钢铁之城,不仅以工业闻名遐迩,更是一座古今辉映的文明之城。采石矶、褒禅山等名胜,续写千年传说;雨山湖公园、濮塘等自然风光,让人在忙碌之余得以亲近自然,享受宁静与美好。


马鞍山,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将工业文明与自然美景、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散发着独特魅力。


采石矶

濮塘国家度假公园




李白墓



[唐]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

李白坟茔孤立在采石江边,荒芜的野草围绕坟地,向着天边肆意蔓延。可叹的是这荒坟深埋的枯骨,曾是辉煌大唐的伟大诗人,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但凡杰出的诗人,大多命运多舛,而诗人穷困潦倒的命运,又有哪一个比得上李白这般曲折坎坷呢?



注解

①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病逝于当涂,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当涂青山。

②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

③田:指墓地。

④可怜:可叹,可悲。

⑤荒垄:荒芜的坟墓。

⑥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

⑦就中:其中。


赏析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或豪迈奔放,或清新飘逸,或意境奇妙,或语言出奇,跌宕起伏之间,有排山倒海之势。杜甫称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位大唐才华横溢的诗人,晚年的足迹基本上留在安徽,为安徽歌吟。最终,李白在当涂与世长辞,终年62岁。


公元799年,时年28岁的白居易,带着敬仰的心情,千里迢迢奔赴采石矶祭拜李白。他目睹李白墓“坟高三尺,日益摧圮”,伤心欲绝。李白命运不济,白居易感同身受,感慨万千,衔泪写下了《李白墓》一诗。


采石江边荒芜的岸边,野草向着天边肆意蔓延。一代诗仙李白的坟墓,孤独地淹没在其间。可怜伟大的诗人,如今凄凉地埋葬在这荒郊野岭。一个傲岸如斯、意欲驰骋于天地之外的人,竟落到如此潦倒的境地,白居易心中暗自神伤。


后人有李白江中捞月的传说,是那么浪漫。但那仅仅是传说,人们希望自己喜爱的李白永远那么洒脱。白居易看着荒野黄泉,他自然想起李白活在人世时多么潇洒,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而今漂泊沦落后,墓地萧条。白居易凭吊之际悲从中来。


那荒凉半塌的一座孤坟,埋葬了李白之后,盛唐群星渐次凋落,诗坛也渐渐黯淡了。


“荒垄穷泉骨”与“惊天动地文”这两个极富感情色彩的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白这样伟大的诗仙,唯有一座孤坟,因为无人维护而荒芜,但李白是不朽的,他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经久不衰,今天依然光辉熠熠,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白居易崇拜李白的伟大作品和人格魅力。这是唐代最富盛名的两位伟大诗人一次心灵的对话。整首诗情感真挚,他将李白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李白的才华与魅力。


李白在世间留下了璀璨诗作,在诗坛上闪耀着永恒的光芒。面对诗仙的一生,我们既惊叹于其艺术成就,又深感其命运的坎坷。今天,当涂人民为他们爱戴的李白修了文化园,每当人们驻足于此,都会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感动。


可以告慰白居易的是,今天当涂县有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位于当涂县城南2.5公里处。李白墓在大青山李白文化园内,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李白和他的诗文是永恒的。



链接信息

李白去世后,他的族叔李阳冰(当涂县令)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后来,他的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共同将他移居龙山相对的青山,现墓地为全国文保单位。



李白生前名满天下。去世后,仰慕崇拜他的人,历朝历代并不鲜见,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赶赴李白墓前祭奠,为他献上怀念的诗篇。


最具代表性的要算宋代诗人梅尧臣题诗李白墓:“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


宋代曾巩的《谒李白墓》也很特别,行文工密,内涵深刻,颇有风致:“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今天的当涂青山,有谢朓的遗迹谢公井等。还有太白草堂,展现了李白晚年客居当涂的情景。(魏泽清)



李白文化园

李白文化园位于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分为前、中、后三个景区,分别起认识、瞻仰和抒情作用。园区内设有太白碑林、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等景点。



李白墓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的形制,墓志碑刻详细地记载了李白的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祠内供有李白的塑像以及许多与李白相关的文物和史料,祠前悬挂林散之先生写的“太白祠”横匾;太白碑林内刻有李白的诗文和后人对其的赞誉之词,是书法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必游之地;十咏亭内展示了李白晚年在当涂写的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



李白文化园是一处传承和弘扬李白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这可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责辑 |吴玥

审核 |陶凌

综合 |安徽文旅

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1074575436@qq.com(投稿亦可),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马鞍山文旅
生态福地,智造名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