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全国法院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会议在“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湖州举行。
据新华社消息,2014年6月至2024年9月,全国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生态环境资源案件216.1万件,审结一系列标志性典型案例,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法治进程。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成立十年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审判职能。2021年以来,全国法院受理一审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开始呈现下降态势,涉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数量降幅尤为明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规范有序,人民法院服务、融入、促推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在健全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方面,2014年以来,全国法院生态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和审判组织从134个增至2400余个,专业审判人员达10700余人,全国已有30个高级法院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同时,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三审合一”归口机制,促进民事赔偿、刑事追诉、行政履职依法衔接,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提质增效。
此外,人民法院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源法律适用规则体系。十年来,最高法制定、修订生态环境资源司法解释21件,发布规范性文件22件,发布生态环境资源指导性案例40件、专题典型案例共43批437件。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参考案例350多件,指导各级法院准确适用法律。
环境资源审判在专业化路子上已经开创性地走过了10年,但与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环境日益增长的要求相比、与三中全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部署的改革任务相比,还有很大潜力。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环境资源审判全过程各方面,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提出要求。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自觉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环境资源案件审理始终。要聚焦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把严格依法办案作为基础和前提,努力通过司法审判推动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时修复,促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善于从审判看全局、以审判促治理,通过完善司法政策、办理具体案件、提出司法建议等,推动党中央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敏于发现环境资源案件涉及的安全因素和风险,促进守牢生态安全红线。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把打击、震慑、预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行为人做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把恢复性司法理念落到实处。要一体做实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被侵权人合法权益维护,充分发挥侵权责任制度的损失填补、损害预防等功能,把救济做实做细。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既要聚焦生态环境新兴领域强化司法政策供给和裁判规则指引,也要防止脱离实际机械办案,以有力保护促推更好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要持续完善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以最有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最有利于当事人环境权益维护、最有利于案件公正高效处理为原则,在审判机构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在案件受理相对集中上下功夫,在案件审理“三审合一”上下功夫。要持续完善环境资源审判规则体系,精准有效加强司法规则供给,全力支持、配合生态环境法典立法,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司法国际规则体系建设。要持续完善环境资源审判辅助体系,健全专门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智库”建设,形成环境资源保护合力。
抓实科学管理。要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完善符合环境资源案件特点的科学管理,树立强调公正司法、强调审判质量、强调以案促治效果的导向,防止简单以办案多少、快慢论英雄。要持续加强专业化审判能力建设,适应“三审合一”需要,用好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把日常学习、工作调研、组织培训贯通起来,加快推进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全面梳理各环节风险点特别是隐藏性强的风险点,针对性完善审判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把专业性很强的审判工作监督与管理落到实处。
编辑:邹祖铭
《环评观察》发布2024年度环境咨询公司环评工程师人数50强
扫二维码加环评观察小助手微信,进粉丝群与环评大佬们互动交流!
《环评观察》,让你更了解环境咨询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