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10星,中国商业航天又有新进展!

科技   2024-09-06 11:46   江苏  
2024年9月6日2时30分,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打造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三个轨道面,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10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十颗卫星状态正常,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所取得的又一次阶段性胜利,也标志着国产星座建设再次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受马斯克“星链计划(Starlink)”的带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卫星星座热”。

相比地面通信网络,低轨卫星星座在覆盖能力上有显著优势,能够覆盖地球上的几乎所有区域,包括偏远地区、海洋、沙漠等传统地面通信网络难以触及的地方。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消费类电子、航空海事、能源矿产、应急救援等众多领域,卫星星座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


在巨大商业价值的吸引下,很多企业都提出了自己的卫星星座建设计划。在国外,除了Starlink之外,具有代表性的是铱星、OneWeb、Kuiper。在国内,除了国家队中国星网之外,众多商业航天企业也提出了各自的商业卫星星座计划。

那么,这么多的商业卫星星座项目,是否都能获得成功呢?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怎样才能降低风险,提升项目的存活率?国内的众多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面对国外巨头,又该如何实现破局?

接下来,我们就从战略规划、商业布局、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盘点。


 战略规划的合理性

建设卫星星座,大家首要关心的,是星座的规模,也就是卫星的数量。

马斯克星链计划之所以一鸣惊人,正是因为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发射数万颗卫星的宏大目标。

后续跟进的很多卫星星座项目,也有企业提出了动辄万颗卫星的巨型星座。

那么,是不是卫星星座就应该规划得越大越好呢?

其实并不是。卫星星座规模大,虽然会带来更好的覆盖效果,但代价和风险也会急剧增加。

大家也许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的铱星项目。就是因为目标过于超前,结果市场表现不佳引发财务危机,最终失败。

通过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分阶段布局,逐步增加卫星数量,对于绝大部分公司来说,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

前面提到的时空道宇,他们在建设自己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时,就采用了这个策略。

时空道宇的星座规划,一共分为三期:

目前正在建设的一期,将部署72颗卫星,于2025年底完成,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为全球用户提供中低速卫星通信服务,支持2亿+用户。二期规划264颗手机直连卫星,支持存量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提供全球商业服务。三期规划5676颗多媒体卫星,提供全球商用低轨宽带通信服务。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们充分考虑了内外部条件,经过严谨设计和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从覆盖能力的角度来看,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主要服务于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消费类电子等精准需求市场。72颗卫星,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全球覆盖,满足垂直场景用户的通信需求。

从火箭发射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的火箭运载能力能够充分支持这一规模的星座建设,无需依赖大规模的新技术或大幅度提升火箭发射频次,避免了因运载能力不足而导致星座项目延误。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72颗卫星能够在短时间内部署完毕,可以快速落地,抢占市场先机。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第一阶段发射少量卫星,在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更为可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一期星座项目完成之后,时空道宇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逐步扩展星座规模,从而保持对技术和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概括来说,时空道宇的星座规划,属于典型的“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他们没有“吹牛”,也没有“画饼”,反观其战略规划,更为稳健,可行性更强,成功率也更高。


 商业闭环的紧迫性

商业航天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无法实现商业闭环,项目“只烧钱、不赚钱”,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所以,作为商业航天企业,不能只围着卫星转,还必须时刻想着如何让卫星尽快形成应用,赚钱“回血”。

我们可以看到,像星链这样的项目,一直都处于“边发射、边商用”的状态。在全球各大区域,星链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截至2024年5月,星链用户数已突破300万。

其他的一些卫星星座项目也是如此。发射部分卫星之后,他们会尽快形成服务能力(哪怕是区域性的),然后市场迅速跟进,创造商业收益。

采用这种策略,需要卫星星座运营企业具备更宽阔的产业链条,在平台、终端、芯片以及解决方案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在市场渠道方面,也需要提前进行布局。

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由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的时空道宇就在立项之初,星座项目的定位就非常明确,就是服务于人类出行需求。

时空道宇已经完成卫星研发、制造、测控和应用等方面的全产业链布局,并且实现了卫星通信技术和星基高精定位技术的规模化商用,具有自我造血能力。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商业闭环的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率先将卫星通信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自主研发了车规级卫星通信和融合定位芯片、模组及终端产品,通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推进卫星应用服务的快速落地,如SpaceX星链一样“边发射、边商用”,目前时空道宇自研卫星通信技术已在极氪大部分车型、吉利银河E8实现规模化商用。


除了民用新能源汽车之外,时空道宇的星座还将服务于手机、无人机等多维载体,在智慧物流、海洋渔业、智慧能源、环境保护、定制化遥感服务等领域均成功实现商业应用。

在产业链上,时空道宇积极寻求与更多企业合作,做大产业蛋糕。

近日,星纪魅族宣布与时空道宇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进全球智能科技生态建设。由星纪魅族冠名的“星纪魅族幸运星号”卫星由时空道宇打造,运行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三个轨道面,将全面支持星纪魅族在智能电动汽车、智能手机以及 XR 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星纪魅族的产品矩阵提供广覆盖,高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全球布局的必要性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时空道宇的商业闭环并没有局限于国内,而是积极推动卫星业务“出海”,开拓海外市场。

卫星产业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提供跨越空间的服务。作为卫星星座,先天就具备提供全球化业务覆盖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却不用,是违背商业规律的。

也就是说,从事卫星星座建设和运营的企业,一定要走国际化的路线,面向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星链就不用说了,行业巨头OneWeb,还有老牌玩家铱星,都是全球化市场的积极倡导者。他们的客户群分布广泛,自身也与多个国家政府以及当地服务商建立了合作关系。OneWeb的业务遍布全球16个国家。铱星更多,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它的服务。

时空道宇的海外市场是从零开始拓展。但是,他们有一个先天优势,那就是吉利集团的全球市场基础。这将有助于加速他们的全球商业化应用落地。

今年6月份,时空道宇已与阿曼卫星通信公司Azyan Telecom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卫星通信服务落地。这是我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首次在海外实现卫星通信应用落地。


在商用部署测试中,采用自研算法及协议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实现了99.15%的通信成功率,以及超过99.97%的网络可用性,表现出色。卫星终端具备50dB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在电磁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仍可稳定接收卫星信号。

开拓国际市场,为政府或垂直行业企业用户提供卫星服务,仅有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提供应用平台以及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否则,客户会在使用上造成不便,从而放弃使用。

凡是国际上主流的卫星星座项目,都有完善的软件和平台支撑。这也是卫星整体服务的组成部分。

为了能够面向全球提供千万级别用户的卫星通信业务办理、开通、应用等服务,时空道宇还专门打造了支撑星座全球业务落地的软件应用平台,具备电信级的网络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时空道宇面向行业用户,还提供了专业级解决方案,例如智慧船舶监控应用平台,共同打造融合创新、高效运作的卫星通信生态合作系统。

中东的落子,只是开端。在全球各地,时空道宇与当地运营商的合作已经全面铺开,用户规模将迅速扩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语

总而言之,卫星星座的激烈博弈,才刚刚开始。这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只有眼光长远、踏实勤奋的企业,才能够走到最后。

作为国内民营商业航天的一支生力军,时空道宇在战略布局、商业模式、市场定位、人才储备、技术研发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且长远的布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随着卫星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在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格局中,中国企业将占据重要的位置。



鲜枣课堂
学通信,学5G,就上鲜枣课堂!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