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最北端,隐匿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村落——海嘎村,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贵州屋脊韭菜坪的怀抱之中。海嘎,彝语意为“湖的上面”或“大海之滨”,这个名字不仅寄托了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
海嘎村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韭菜坪景区的核心区域,境内有贵州省最高峰、全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的——“贵州屋脊”韭菜坪。站在韭菜坪主峰,放眼四周,俯瞰大地,六盘水市的钟山区,毕节市的赫章县、威宁县等三县尽收眼底。海嘎村也因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韭菜坪旅游景区重要的一处游客集散地。
海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那时,彝族先民从云南东徙至此,形成了今日汉彝杂居的独特格局。千百年来,彝族文化与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织融合,孕育了海嘎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海嘎村是一个围着海嘎湖,背靠韭菜坪,在半坡上逐渐铺陈发展起来的自然村落,村子相对保留了集中连片的格局,也保持了较为完整的骨架体系,街巷体系也较为明显。“坪”为山区、丘陵或高原上的小块平地。韭菜坪,彝语称“博射野”,又叫“野薯博”,因主峰半山腰生长着成片的野生多星韭菜而得名。海嘎,由彝语“喉嘎”或“湖嘎”音译而来,意思为“湖的上面”或“大海之滨”之意,“海嘎村”彝语之意就是“湖边上的村子”。海嘎村是一个典型的汉彝杂居的自然村寨,彝族人口665人,占总人口的41%,属于彝语东部方言黔西北(威宁)次方言赫章次土语乌撒分支。《元罗地理志》载:“乌撒者,蛮名也,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乌撒,特指今天黔西北威宁、赫章两县和水城区、钟山区、盘州市、七星关区及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的部分区域,乌撒也是共祖笃慕的第五子慕克克第二十五世孙之名。
据彝文文献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在战胜洪水之后,由始祖笃慕主持,将其六个儿子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以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从云南东川乐宜山出发,向一个方向迁徙、拓疆。后世的彝族同胞,把那次重大的历史活动称为“六祖分流”,其中,慕克克、慕齐齐两个部落的子民在滇中部发展,并逐渐东移到贵州境内的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等地,尤以毕节和六盘水最为典型。海嘎村中的彝族同胞多为乌撒之后。绝大部分为秦汉时期从云南东徙而至,一部分是布部落慕克克的后裔,一部分是默部落慕齐齐的后裔,笃慕为共祖。村中居住的杨姓、王姓等彝族同胞仍然清楚地讲述迁徙发展的历史,他们属于黔西北彝族“四大家族”之“阿尼阿景”家族的慕魁家支,除此,村中的文姓多为麻博阿维家族,罗姓多为阿底家族和颂祖家族,王姓中也有一部分是莫布家族。汉彝杂居的海嘎村历史悠久,汉彝民族传统文化相互并存、相互包容、相互融合。早期,海嘎村的民居多为土墙木杈草房,或用圆木串联作壁,或用竹编篱敷泥作壁,后发展为串五根木柱为四排,立架盖草或瓦,以木板作壁避寒的五柱房,七柱房,九柱房等,门窗、墙体上刻画着彝族的图腾、纹样等图案。如今,村民都住上了砖混瓦房、平房,但那些民族特色浓郁的图案依旧作为装饰墙绘展示他们独特的民居文化。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根据不同的地域、支系等,彝族服饰可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等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海嘎村的彝族传统服饰属乌蒙山型,一般用色以黑蓝为底,尚黑白,间以红、黄等色彩,色调纹饰独具一格。村中男子头缠青布帕或戴高耸的英雄结,上装为坎肩长衫或者绣花马甲,系白腰带,裤为深裆大裤,似裙,宽一尺二寸以上,裤脚镶花边,外披羊毛披毡。女子头缠剪式青布或青丝帕,抑或以方形绣帕盖顶,穿右衽绣花长衫,着绣花长裤,束白腰带,系镶边围腰,脚穿圆口布鞋或布袜套鹰头形绣花鞋,戴耳环、手镯、戒指等首饰。海嘎村中的彝族传统音乐,无论是器乐演奏的器乐曲还是高亢的山歌调,或许是悠扬、婉转的情歌“曲谷”、出嫁歌“初初候”“阿麦恳”、娶亲歌“陆外”等,整体呈现出苍凉、悠远、古老的显著特征。其音乐表现形式涵盖歌曲、器乐、歌舞音乐等方面。至今,村里还保留有唢呐(彝语毛蒿或莫喝)、月琴(彝语克仔)、口弦(彝语冒巧)等的演奏技艺及相关调式。村里的民歌则根据其演唱内容和场合等的不同,划分为创世歌、劳动歌、祭祀歌、酒礼歌等。各类曲调分别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迎宾送客、祭祀打嘎、过节赶场、男女交往、喜庆祝贺、娱乐休息等不同场合演唱。彝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礼仪、生产生活等又以民间音乐为载体,不断丰富,代代相传。海嘎村的民族传统舞蹈总体上呈现出粗犷、跳跃、奔放的特征。从舞蹈的作用和目的上分,大多为生产生活舞蹈,它是村民们为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通常有习俗舞蹈、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等,较有代表的有《撒麻舞》《铃铛舞》《酒礼舞》等。在海嘎,有的村民还掌握着挑花、刺绣、编织、竹编、木匠、瓦匠、石匠、骟匠等传统手工技艺。其中,竹制品(彝语称“卯晡”)编制,将野竹破篾编成箩、筛、簸等生活用具。披毡(彝语“许阿”)编织,用羊毛擀制而成,作为遮风挡雨和防寒的衣物。马鞍(彝语“母握”)制作,用木板砍制而成,置于马背作驮运货物用具。骑鞍(彝语“崽握”)制作,用木板砍制而成,置于马背作骑马用具。麻布(彝语“毛鄱”)编织,用火麻撕皮、绩线、纺纱、织布制成衣被等生活用品。
作为村里唯一的求知殿堂——海嘎小学创建于1964年,当时没有正规校舍,自然条件艰苦,甚至有一段时间,海嘎小学只剩校长郑龙一人坚守。2003年,海嘎小学新增了两间校舍,学生人数也一度增加到106人。因为师资力量不够,这里的学生只能上到三年级。2016年,郑龙动员了7名有思想、有干劲的年轻老师跟着他上山,顾亚就是其中的一名。郑龙告诉他,在山更高的地方,还有一个叫海嘎小学的地方,真希望能把海嘎小学建成一所完整小学。学校的物质条件虽然改善了,但大山深处学生们自卑、内向,没有自信心,缺乏活力。由此,顾亚产生了用音乐提振孩子们信心、拓宽视野的念头。他的想法得到郑龙校长和其他老师的支持,他们甚至提出让海嘎小学的孩子学乐器、成立乐队,就在这大山深处带着孩子们一起玩摇滚。2018年海嘎小学组建了第一支乐队——“遇”。从此,音乐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神奇的大门,也让海嘎小学找到了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2020年8月19日晚,海拔2500米之上的海嘎小学操场上,迎来了一场名为“海嘎少年的夏天”的演唱会,并通过抖音对外直播,近150万人在线观看。一时间,这座贵州最高“学府”——海嘎小学成为各级媒体关注的焦点。那一年,顾老师用音乐打开了海嘎孩子们的新世界,他们在贵州最高的地方放飞了梦想,让全世界听到。
海嘎湖畔,彝家歌手阿景阿吉迎风而立,吟唱着彝族古歌《古嫫阿芝》,苍凉、空灵的歌声穿透层层山峦,久久地回荡在黔之巅。由阿景阿吉、阿雕、陈印三人组成的在六盘水乃至贵州省和大西南彝族同胞中家喻户晓的组合——“彝人传奇”。在“多彩贵州歌唱大赛”的舞台上,“彝人传奇”一路历经海选、半决赛、决赛等一轮又一轮的选拔淘汰,最终捧回了大赛的最高荣誉“金黔奖”奖杯。随后,阿维曲哈离队,“彝人传奇”迎来了他的第三位核心成员——陈印,一个在彝区长大并且会讲彝语的汉族小伙,从此,“彝人传奇”组合稳定下来,并以“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为最新起点,踏上了一条有艰难也有鲜花和红地毯的精彩人生路,而且,越走越远……时至今日,阿景阿吉说:“我向歌手迈出的第一步,是听着山鹰的《忠贞》出发的,当我按下随身听的播放键,第一首曲子《序曲》的伴奏音乐响起,耳边传来‘祖先啊,你可曾预知,我们的勇敢的花朵,在五彩斑斓的色彩中逐渐退化,我们拼命抓住命运……’我就知道这是一条属于勇者的路,它需要逆风飞翔,不能退缩半步。”“彝人传奇”参与了多届“贵州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开闭幕式”“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避暑旅游季开闭幕式”“中国贵州百里杜鹃花节开幕式”等各类文艺演出活动。阿景阿吉还以“天下贵州人公益爱心大使”“中国彝族网公益形象大使”“中国凉都‘萤火虫公益’公益形象大使”以及家乡文化旅游形象大使等身份参与各类公益事业。当《彝人传奇》《天上凉都》《如果你真的爱我》《贵州人》《土城谣》《野起来》《一步青山一首歌》……那些让人耳熟能详、优美动听的旋律响起,海嘎湖畔的彝人歌手阿景阿吉正用植根于他的内心深处、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彝族文化讲述着刻在海嘎这片土地上、属于幸福凉都的音乐传奇。曾经的海嘎村,是一个偏远闭塞、贫困落后的村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曾因贫困发生率高、贫困面大,成为六盘水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曾经,这里流传着这样的段子: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取暖靠抖,耕地靠牛,照明靠油,娱乐靠酒,偏远、落后、贫穷成了海嘎村的代名词。
然而,海嘎村的命运在2010年迎来了转机。这一年,年仅28岁的杨波被选派到海嘎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先后协调并为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硬化了道路、解决了饮水问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产业,通过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多种途径实现增收致富。在他的带领下,海嘎村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海嘎村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昔日的穷疙瘩,蝶变成了大山深处的美丽乡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海嘎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随着韭菜坪旅游景区的不断开发和完善,海嘎村逐渐成为游客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这里四季变换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海嘎村村支“两委”不断扩大、加固海嘎湖,兴办海嘎休闲山庄,鼓励村民将自家私宅改建为民宿或开办农家乐。如今的海嘎村,已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留住乡愁是文化自信之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海嘎村始终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无论是春节、元宵节等汉文化的传统节日,还是彝族年、火把节等彝文化的传统节日,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特别是火把节期间,村民们杀牛宰羊、点燃火把、围着篝火尽情歌舞的场景,成为了海嘎村一道亮丽风景线。
海嘎村还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他们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等方式,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他们还利用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海嘎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大山之外更广阔的市场。发展才是硬道理。近年来,随着《海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海嘎旅游发展规划》《海嘎绿色食品发展规划》《海嘎小康台账》等蓝图的规划、出台,一个美丽海嘎乡村振兴新画卷呼之欲出。
海嘎,从一个贫瘠的彝寨到现在乡村振兴的美丽蝶变,折射出来是一幕幕海嘎人勇毅前行的感人故事,是一段段关于奋斗与梦想、传承与创新的传奇。
如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海嘎人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