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灯伴明月,情浓中秋节,越秀区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非遗手工DIY活动

楼市   2024-09-15 17:24   广东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更好走进市民群众的生活,赓续弘扬千年文脉,9月15日,由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州市越秀区暐杰志愿服务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非遗手工DIY活动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


非遗里的节味与情怀


“‘扎灯笼’是广东地区庆祝中秋的传统习俗之一,孩童在长辈的协助下,用竹条和宣纸扎成兔子灯、杨桃灯或者方灯。此外,也有很多使用水果皮扎成的灯笼。古时候的广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扎灯笼,用来‘竖中秋’,即是将灯笼高高竖起,寓意着吉祥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活动上,手工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中秋节“扎灯笼”的习俗以及不同样式的手工灯笼制作方法进行了讲解。



据悉,此次活动选用了制作工序相对简单、造型可爱又具有美好寓意的金鱼折纸灯笼供市民街坊进行手工DIY。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小朋友们使用提前裁剪、绘制好图案的零件进行拼合。装支架、定形状、安彩灯、拴提手,最后再各自增添上自己的小巧思,不一会儿,一盏属于自己的手工炫彩金鱼灯笼便制作完成。



“玩灯笼是中秋的习俗之一,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既能体验‘扎灯笼’传统技艺,更加能在亲身参与中传承传统文化,希望能够多参加这类文化惠民活动。”参与活动的王女士说道。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漆扇制作体验环节供大家感受非遗技艺。大小朋友们将选好的彩漆点在水面,再轻轻置入扇子,纹路在搅动中随机变换,在扇面留下一道道水波般的彩纹,一把把色彩斑斓的漆扇在大小朋友们的手中诞生。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非遗技艺璀璨夺目。在本次活动中,市民街坊不仅能体验到非遗制作的乐趣,更加能进一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看着彩灯和非遗漆扇走进家家户户,我们都非常开心,希望我们的传承可以给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越秀区暐杰志愿服务工作中心负责人徐暐杰介绍道。



文明实践中的乐趣与温度


以文化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据悉,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今年7月创新开展“越享文明 文润三脉”——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培育项目,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传统节庆,邀请各类文化文艺团队、非遗传承人等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持续开展丰富多彩、启智润心的文化活动,以文育人,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夯实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至今已开展超过30场主题实践活动。



“希望通过这样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服务形式,整合社会资源,赋能城区文明程度提升,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文明新风尚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类别 原创】

【记者 黄丽霞】

【编辑 黄惠雅】

图片 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钟涌摄


 

小e跑腿


街坊有需求,我们来帮忙!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平台开设“小e跑腿”专栏,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若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快来扫码留言,记者来帮忙!


长按识别或扫描上方小程序二维码






微社区e家通璀璨珠光
信息时报、珠光街道联合推出,致力于打造本地最专业、最权威的综合资讯平台。扎根社区、深耕社区,服务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