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过了五十,还在跟人聊这些话题,可见活得很失败!

乐活   2025-01-28 09:03   福建  

编 / 国学君  图 / 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十岁的人生,是一个分水岭。

一个知天命的年龄,一个要看懂人生,看透生活本质的年纪。

人一旦到了五十岁,就不能再懵懵懂懂,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以下这三种话题,如果你现在还在跟人谈论,就要学会警醒起来。

因为在这个年纪还在说这些事儿,会让旁人觉得你很无知。
跟别人聊“过去”

我曾经看过一个节目:

有一个香港的退役军人为了答谢当年在战场上救过他的组长,所以特意请节目组为他找人。

让节目惊讶的是,最后找到的,竟然是某地一个默默无名的摆摊老人。

更让人惊讶的是,,老人的家人从来都不曾知晓他过去的丰功伟绩,甚至连他参过军,上过战场都不知道。

当主持人问起老人,为什么从来不跟家人提过去的事时。

老人笑着说,“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沉默在历史的尘埃里吧。”

老人的通透与从容,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真正的英雄有豪杰,从来都是无影无踪。或许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曾经掀起波澜,但他们大多都不会刻意去提起过往,因为对他们来说,真正值得珍惜的,是当下来之不易的节目。

五十岁的年纪,已经将人生过完一半。

回顾前半生,或许有很多澎湃的瞬间值得一提。

但正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没有人可以重回过去再来一次,即便过去的自己再怎么风光,也只仅限于年轻的时候。

不跟别人谈过去,也别将过去当成谈资,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中年人该有的格局。


对他人“外貌”评头论足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容貌,一直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人一旦过了五十岁,就不要再把他人的“外貌”挂在嘴边,随意对他人的穿着打扮,身材脸蛋评头论足,这就是没有教养的行为。

人到中年,更应学会看人的内在,而不是只将目光停留在外在。

外在的容貌、身材固然赏心悦目,但内在的品格和学识更能引人注目。

空有一副皮囊的肉体,终会被岁月打败。而馥郁芬芳的灵魂,才会值得别人记忆。

所以,到了五十年的年纪,别只把目光放在对“皮囊”的保养,多注重一些内在的精修,从心灵上进步,孕育饱满的灵魂,更能助你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对未知的领域,指手画脚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到中年,总有人会犯一个毛病,就是:喜欢用自己的眼界丈量这个世界。

时代再变,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很多事情都不像当初你接触的那样简单。

“1+1>2”的现象时常发生,不是所有无法理解的事,就是不存在的事。

时代在进步,无知者却在倒退。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随着年轻人的脚步前行。

就像新东方的主讲人董宇辉所说:

“当我和00后的员工相处,我会去采纳他们的意见。因为新人才会是行业的中流砥柱。”

人到中年,多倾听他人的声音,少说点自己的话。

要想让别人从心底里敬佩你,有时候就需要做到谦虚两个字。

人过五十岁,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不得不面对。

有的人,在这个“大关”面前,停滞不前,就此颓废;有的人却能越挫越勇,迎来又一个人生高潮。

面对中年人生,我们要学会时刻调整自己,认清自己。

在当下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应有尽己力以安天命的决心。深思未来的人生,趁早规划,才能不负韶华,不浪费余生。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懂茶道
弘扬茶道文化,与世界茶道爱好者一起品茶、识茶、泡茶、懂茶、习得茶道讲究的五境之美。了解各地茶艺、茶俗、茶道、茶叶。更有茶艺师、评茶员考级培训,企业茶文化培训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