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青春 | 薛静:携手同行,方能致远

文摘   2024-12-15 22:34   山东  

星耀山理 · 国奖“名人传”


薛静,机械工程学院2101班,中共党员,获评202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学生期间个人荣誉:

博士三年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6篇SCI,其中SCI一区2篇,SCI二区2篇,SCI三区1篇,SCI四区1篇,发表并授权3项发明专利,参加三次国际会议,其中作报告两次。

荣获优秀学生、机械先锋等荣誉称号。 

个人宣言携手同行,方能致远

  砥砺前行,厚积薄发  

在学术的漫漫征程中,薛静怀揣着对陶瓷耐高温粘结剂研究的热忱,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身为一名博士生,她专注于增材制造(3D 打印)与陶瓷粘接两大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在精细打印与大件连接方面取得突破。
回顾求学历程,薛静的学术进阶之路绝非坦途,每一步都镌刻着不懈奋斗的印记。早在本科阶段,她便笃定了继续深造的信念。从专科起步的她,在教育的变革历程中不断成长,深切领悟到知识积累对于个人发展的关键意义。专升本的成功,没有让她停下脚步,而是成为她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新起点。
进入硕士阶段,她主动与导师交流沟通,经过多次深入研讨,她确定了将学业与科研作为自身专注的重点,随后便心无旁骛地一头扎进实验室工作中。在一次次实验操作、数据比对、结果分析中,她日积月累,专业能力稳步提升,不仅锤炼了扎实过硬的学术功底,更磨砺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为后续的博士攻坚筑牢根基。
谈及这段经历,薛静满怀感恩。硕士导师的启蒙之光,引领她踏入学术殿堂的深处,为博士深造铺就通路。如今,在温广武教授张丽娟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她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深入挖掘科研潜力,敏锐地把握新兴的研究机遇。
从专科到博士,薛静以非凡的毅力一笔一划勾勒出独属于自己的学术蓝图。科研途中,挑战如影随形,机遇稍纵即逝,但她始终怀揣对知识的敬畏之心,紧拥对科研的炽热挚爱,步履不停,向着未知勇毅进发。

  研精覃思,笔耕不辍  

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薛静展现出了卓越的时间管理能力。她深知做实验、读文献和写论文是博士生科研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她在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在实验的早期阶段,她通过广泛阅读文献构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当进行实验操作时,她会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和新问题不断优化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实验间隙,她会有效利用这些碎片时间,进行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面对丰富的文献资源,她习惯将文献按照研究领域进行分类,并创建相应的文件夹进行存储。每当阅读到一篇新的文献,她都会仔细分析文章主题和内容,然后将其归入相应的文件夹中。这种清晰的分类方式,让她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文献,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效率。
与此同时,在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方面,薛静不断向优秀的期刊文章学习,观察表达方式、研究方法和切入点。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并在多次修订和打磨中提升了论文质量。

  攻坚克难,携手前行  

薛静的研究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她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时,感到一片茫然,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寻找并阅读相关文献,但认真查找一番后,结果往往并不如预期,这让她的研究进展陷入停滞。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一篇篇地仔细研读文献,从文本的细微之处寻找线索,同时也不放过文章后附的参考文献,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线索。日复一日,她坚持不懈地积累,逐渐构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实验操作阶段,薛静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问题。面对实验的失败,她总是耐心地回顾实验方法,仔细检查可能的操作疏漏,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努力尝试新的思路,直到找到可行的路径。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执着,逐渐让她在迷茫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这段科研旅程中,薛静并非孤军奋战。她所在的工程陶瓷研究院(工陶院)为她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她有幸与一群乐于助人、学术氛围浓厚的师生共事,团队成员无私地分享实验方法和研究心得,为她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灵感。每当薛静遇到难题时,总有热心的同伴伸出援手,与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导师温教授和张教授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更是以身作则,带领团队攻克一道道科研难题,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薛静诸多指导与支持,成为她科研路上的坚强后盾。得益于老师和同伴们的协助,薛静在科研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硕果累累,博学笃行  

薛静的科研生涯是一段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旅程。在博士三年期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6篇SCI论文,其中包括2篇SCI一区、2篇SCI二区、1篇SCI三区和1篇SCI四区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此外,她还拥有3项发明专利,并两次作为报告人在国际会议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成就不仅为她赢得了优秀学生的荣誉,也让她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薛静在谈及她的发明专利时分享道,这些专利并非全部在她博士期间产生,而是源于她硕士时期的校城融合项目。她坦言,专利的授权过程是十分漫长的,有时需要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在博士期间,她对这些专利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和完善,最终成功获得了授权。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她的耐心和毅力,也锻炼了她在科研中的细致和严谨。
此外,对于是否要多参加会议活动,薛静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参加学术会议利于获取前沿知识,积极参与学术会议是科研人员提升自我、扩大视野的重要途径。薛静提到,在她的会议经历中,有的是导师推荐参加的,有的些则是她基于研究需要主动申请的。薛静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主动了解会议的相关信息,积极申请参加与自己研究方向紧密相关、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会议。她特别强调,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报告是提升自己的关键。她说道:“仅仅参会而不做报告,其收获可能微乎其微。但当你站上讲台,那份紧张感会驱使你深入挖掘知识,从而让你学到更多。
薛静的科研之路,是一条充满探索与成长的旅程,她在这条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她会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

  学姐锦囊  

  学术信息获取  







1、Bing:
Bing是国际领先的搜索引擎,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为中国科研学者提供网页、图片、视频、论文等信息搜索服务。
2、Scopus:
Scopus是文摘和索引数据库,收录大量中英文期刊,帮助全球百万学者与国际接轨,参与学术交流。

往期推荐

中青报点赞山理工!

四级考前一天可以退费吗?明天四六级,看了这个包过的……

来源 /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

编辑 / 张奕鈞   别怀超   

校对 / 王佳庆   

统筹 / 谷朝楠      

初审 / 王学峰   王世杰 

审核 / 毛   婷   巩   丽

总审 / 刘灿德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旨在开辟新的交流途径,收集同学意见和建议,发布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