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免费关注
好人品,是行走人世最好的通行证。
孟汉卿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隔肚皮,难以揣真伪。
培根曾说过: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人品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装不出来的。有的人正直而坦荡,也许他们从来不是最聪明的那一位,但品行一直让人放心。
而丑恶、自私的人,一次两次的欺骗,或许能奏效,时间长了总会露出马脚,遭众人远离。
认清一个人也不难,要看透一个人的人品,毋须反复试探,只看这三点就够了。
1
对待父母的态度
《诗经》有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养育,是我们最亲的人。
和父母相处时,我们无所顾忌,不用伪装,流露出的最是本性。
所以,对待父母的态度,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品性。
前段时间刷微博,看到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同事老赵温文尔雅,待人亲和,很多人评价其人品好。
起初,我也有同感,因为工作,我们吃过几次饭,老赵说话和气,谦逊有礼,对女士尤其尊重,每次抽烟前,都要先征得女士的同意。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看法。
有一次在单位车库,我看到老赵在打电话,怒气很大。
因为离得不远,老赵讲话的内容被我听去了大半:
“你怎么笨得跟猪一样,那种人一看就是骗子,这个月的生活费我已经给你了,不够你自己想办法,我不管。”
我当时十分震惊,这完全和平时的老赵判若两人。
原来,老赵是在跟自己的母亲打电话。
一个可以对父母恶言相向、大呼小叫的人,最真实的品质就是刻薄的。
周国平曾说: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对父母的态度便知道,一个连父母都容不下的人,也终究经不起人性的考验。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善良有教养,要看他如何对待父母。
如果对自己的亲生父母都没有尊重,不知感恩,就算对你再恭敬,也不能当真。
要知道,对父母态度恶劣的人,品性不会好到哪里去。
2
对待利益的态度
有人说,利益是人性的照妖镜,是检验人性最好的试金石。
确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