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名红军在路过贵州时突然消失,中央找寻多次无果。直到67年后,才从贵州一个村子中得知他们的下落

情感   2024-09-08 00:07   山东  
1934年,贵州的大山深处,800名红军战士突然消失无踪,仿佛人间蒸发。岁月流转,这个谜团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直到67年后,才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被意外揭开。
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又隐藏着怎样的英勇与牺牲?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尘封的岁月,探寻那些勇士们的足迹。
在贵州的石阡县,有一位名叫杨又铸的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他对那段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当得知800名红军下落不明的消息后,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探寻真相的征途。
这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历史的空白,更是为了向那些无名英雄致敬。
那时候的红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踏上了长征的艰难征程。
而红六军   团,作为打头阵的先锋部  队,更是肩负着为整个红军探路的重任。他们历经磨难,终于来到了贵州甘溪,却没想到,这里正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甘溪,一个看似宁静的小镇,却暗藏着杀机。红六军   团刚踏入这片土地,就遭到了国  民  党4万大  军的伏击。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军战士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然而,在激烈的战斗中,红5  2团的800名战士为了掩护主力部   队突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牵制敌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战斗结束后,红六军   团成功突围,但红5   2团的800名勇士却失去了联系。他们究竟去了哪里?是生是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建国后,中   央曾多次派人前往甘溪调查,但都无功而返。那些勇士们,似乎真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直到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杨又铸得知了有关红军在牛山跳崖的线索。他立刻意识到,这或许与失踪的红5  2团有关。
于是,他顺着这条线索深入调查,最终来到了石阡县龙塘镇甘溪槽村。在这里,他惊讶地发现,村民们竟然还在流传着红军跳崖的故事。
杨又铸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村民们便向他推荐了一位名叫蔡应举的老人。这位老人虽然年近百岁,但记忆力却出奇地好。
他亲眼目睹了红军跳崖的壮举,并一直铭记在心。在老人的讲述下,那段尘封的历史逐渐浮出了水面。
原来,当年红5  2团在牵制敌人的过程中,遭遇了惨烈的战斗。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有300多名战士英勇牺牲
但为了不让红六军   团再次陷入困境,他们毅然决定把敌人引向另一个方向。凭借着出色的战斗力,他们成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被误认为是红军的主力部   队。
在敌人的紧追不舍下,红52团来到了地势险要的困牛山。这里山崖陡峭,河流湍急,易守难攻。面对绝境,红军战士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殊死搏斗。
领头者龙云深知不能久战,于是决定分兵突围。一部分战士跟随他沿着山道突围,另一部分则留下阻击敌人。
在临别之际,红军战士们几乎把所有的武器都留给了留下阻击的战友。
他们深知,这一别或许就是永别,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突围之路。而留下的战友们,则用自己的生命为主力部   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敌人眼见久攻不下,竟然想出了毒计。他们抓来了一些无辜的百姓,强迫他们换上国  民  党军  装走在前面当肉盾。面对这一幕,红军战士们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是保护百姓,但眼前的敌人却如此狡诈。最终,他们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枪,选择用白刃与敌人搏斗。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防线,只为保护那些无辜的生命。
战斗结束后,留下阻击的200多名战士已经折损大半。面对即将攻上来的敌人,他们高呼“死也不当俘虏”,纷纷折断手中的枪,纵身一跃跳入了深不见底的悬崖。
他们的身影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壮丽的弧线,然后消失在了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那些百姓们终于明白了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而突围成功的200多名战士,在途中也遭遇了不幸。他们被一名商人发现后向国  民  党告密,导致敌人迅速追来。
在激烈的战斗中,只有领头者龙云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侥幸逃脱。然而,他最终还是在敌人的追捕和严刑拷打下英勇就义,年仅32岁。
这段历史虽然惨烈,但那些勇士们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如今,槽村已经改名为困牛山村,政   府也修建了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来缅怀那些逝去的英雄。
每当人们来到这里,都会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些勇士们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祝福报晓
重要提示:点击下方【关注】按钮,然后点进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