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阅读
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
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
给自己一本书的时间
开启你的光合作用
让我们,在阅读中
发现世界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机关工程中心团支部举办“给自己一本书的时间”主题读书分享活动。支部组织团员们围绕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展读书分享会,旨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推广深度阅读,增进团员间的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
在读书分享会上,团员们围绕自己阅读的书籍,通过朗诵片段、心得阐述等形式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感悟生动地呈现出来。
通过阅读,大家从书籍中汲取了知识和力量,并形成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以下便将部分团员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期待收获更多的共鸣和鼓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或多或少会感到焦虑、迷茫,甚至陷入精神内耗。这种时候,我们可能会采取“自我破坏”的方式去应对。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自我破坏往往只是一种效果不佳的应对机制,我们用它去搪塞内心的需求”,它对我们与他人和与自己的相处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翻越你的山》是一本觉察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的进化之书,可以帮助我们翻越阻挡在面前的大山,收获崭新的自我。
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籍。通过作者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让我深刻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书中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倾听对方,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沟通中的非语言因素,如肢体语言和表情,这些细微的信号也能影响沟通的效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更加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不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沟通技巧的指南,更是一本让人思考和成长的启发之书。
《法官的自我修养》是一本讲述法官职业和法院工作的科普性著作。全书以生动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普通读者描绘了法官的日常工作,各类案件办理的难点和思路,以及法官与律师、干警、当事人等相关方的关系。通过阅读,我认识到中国的法制建设不是空中楼阁,是千万个像作者这样的基层法律工作者日复一日辛苦劳动的成果。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作者展示了在法律实践中法官应当如何克服困难,查清事实,坚守公正,以优秀的职业素养为推动社会法制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C Primer Plus》是一本C语言的经典入门书籍,在这个信息时代,学习编程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学习编程思维,更高效的解决日常各种问题。
传统的c语言教材大多是一本比较详细的读书笔记,写笔记的人能看懂,读者未必明白。而本书作者使用风趣的语言和简洁的图示与代码把那些“高深莫测”的概念与方法娓娓道来,把它们剖析成一个个简单的内容模块,读起来亲切自然,,毫无枯涩烦躁之感,就像作者在你对面侃侃而谈,.即使知识有点繁琐,也几乎不会影响到阅读体验,让我们较为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不仅是一部历史作品,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平台。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人类的历史紧密地串联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互动性。书中的内容既详细又全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将读者视角从生活工作的琐屑升维到人类历史的长河,这无疑是震撼的、痛快的。
这次《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给我带来很大的惊喜,愿称为“智慧之书”,内容深奥值得反复品阅。了解到其实我们的社会关系由两方面因素影响由内向外的,由于个性不同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感知也不同,我们的知觉、我们的相信、我们的判断、还有我们的态度;及社会给我们的影响我们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里、抗拒这种文化需要克服多少压力、如何说服其他人或被说服、还有我们的小圈子是什么样。学习这本书后批判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帮助我们用批判思维的约束直觉,用同情改善批评主义,用理解替代错觉。
《秋园》被称为女性版的《活着》,书很简短,只有264页,但却承载了秋园的一生,正如作品折页上所说,是“八旬老人讲述‘妈妈和我’的故事,写尽两代中国女性生生不息的坚韧和美好”。这本书平静地诉说着她们经历的苦难,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贫穷、饥饿、无望无时无刻不侵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即使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仍磨灭不了她们的尊严与良善。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她们在困境中催生出的一种坚韧力量,对命运的承受力,以及身上散发出的耀眼光彩。正如文末写道的那样:“人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坚韧,她们永远不会被彻底毁掉。”或许,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结局,但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
《洞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深入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影响力技巧,打开思维的边界,看到更多可能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六个说服力原则”。这些原则实际上揭示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被说服,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去影响他人。通过掌握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个观点:有效的沟通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你听到了多少。这让我意识到,沟通的本质是理解他人,而不是仅仅表达自己。
读完《洞见》这本书,我深感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同时也看到了突破这些局限的可能性。
沉默,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而大多数,则说的是范围。王小波以个人成长经历为背景,讲述的虽是50年代至70年代的社会现象,但至今仍能从中感悟良多。
时代在进步,节奏在加快,一个个新奇的潮流也随之此消彼长,它们推动着人的思想,改变人的认知,潜移默化间,是沉默着接受爱好、观念、思想的趋同化。但人之所以区别他人,在于其思想的独特性。阅读本书,对我启发最大的是,无论何时,都应当保持思考。当前,海量信息以各式媒介入眼,需要思考,来甄别虚假欺骗性信息;需要思考,来汲取新知识与见识;需要思考,来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沉默,可能是态度,但并非思想与行为。
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你不会脸红因为现实状态而郁郁寡欢,你不会害臊和因为与某人冲突而闷闷不乐,你不会羞愧因职场不顺而改变自我,你不会自惭因爱人变心而惶惶不可终日。如同《苏菲的故事》是哲学的小人书,《明朝那些事》是明史的小人书一样,《上帝掷骰子吗》正是量子物理的小人书,或者说是整个世界的小人书。深入浅出是最高境界。面对茫茫宇宙,面对浩渺时空,面对与宇宙有同样相似结构的原子电子,如果你还有忧愁,如果你还有心结,那么就看看这本神奇的书吧,它让我出差一周的劳累心情消散无形,它指明了什么才是我应该真正应去做的事情。
运气是一个比较玄妙的存在。生活中有些人好像比较幸运,做事容易成功;有些人却似乎“衰神”附体,诸事不顺?这可能是多数人没掌握让自己幸运的能力:首先,需要克服偏见,认识到运气无处不在,对于运气好坏的评价,是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其次,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并保持敏感,那些令人恼怒的意外,往往就是运气的伪装,用发现的眼光观察生活,处处都有小惊喜;最后,需要一些“穿针引线”般的技巧来提炼运气,坚持一种与外界的良性互动模式,直至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功。
这本书是是值得一字一句斟酌,作者用系统又科学方式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所感受到的痛苦和焦虑。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年纪够大,就会知道出错很正常。如果想从生活中消除痛苦和悲伤,不内耗自己,就要练习臣服,接受当下的现实。光在脑子里想着未来的路怎么走是半点用都没有的,你在脑子里是迈不出半步。唯独把最宝贵最能抓得住的当下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空想后悔不安等各种情绪中。
这本书最打破常规的点在于它不鼓励沉溺过去,也同样不支持虚无缥缈的未来,当下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不去想过去和未来,就现在,只有实打实地用脚去往前走,世界会不会更明亮呢?
读书,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是点亮心灵的一盏灯。这场“给自己一本书的时间”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书香之旅,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