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在西樵镇、九江镇拉开帷幕,194位全球艺术家带来超200件艺术作品,展示对南海特色人文的理解。烟南、璜矶等成为观展的热门地,古桥咖啡、鹭舍民宿等新业态项目备受游客青睐,九江镇的乡村开始热闹、有活力起来,镇域实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以来,九江镇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涵养乡村味道,创新成立了九江乡村美学研习社,引育一批有家乡情怀、有美学素养、有运营能力的人参与乡村建设,保护乡村生态肌理,挖掘乡村人文底蕴,探索发展绿美经济,推动乡村有文化、有颜值、有“钱”景!
九江镇实施乡村美学复兴计划,将散落在乡土的文化瑰宝、历史记忆展现,是践行人文经济学,推动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特色做法之一。一年来,推动新建“四小园”111个;培育省美丽庭院村1个;烟南村获评省休闲文化旅游和佛山十大最具乡愁美丽乡村;启动万寿街提升项目,新增沙咀、大谷特色文化墙绘约330平方米;乡村新业态蓬勃发展,咖啡简餐、手工、研学、农旅、画室等新潮业态陆续进驻,让乡村庭院有了经济收入,乡村闲置物业得以盘活。
乡村研学首发!儒林学子“走读”鲜活九江
美学赋能,让乡村越来越有乡村韵味和吸引力。更多元的文旅场景、更丰富的休闲业态正不断涌现,在下西,蚕房美食继续拓展;在下北,藏在巷子里的上野•涧咖啡店成为佛山宝藏青年小店;在敦根,联合荣誉村长陈荣彪,挖掘敦根“二月二龙抬头”“生菜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开放式水上村史馆;在烟南,古桥咖啡人气高涨,每天都有来自珠三角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在璜矶,鹭舍民宿随着大地艺术节变成热门......
旧蚕房里打造私房菜馆、书屋…九江下西,有诗有食,南海新型农村标杆!
坐标九江,回村,喝杯咖啡!打卡地图→
猛龙闯关!第七届九江龙舟联赛,敦根见!周边觅食推介→
整活儿!澳门青年把民宿+私房菜开到九江鹭鸟天堂的深处~
走进九江乡村美学研习社烟南分社,废旧的窗框,经过在地艺术人才的巧手装饰,画上复古收音机、缝纫机、电风扇等岁月印记,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年代气息,一瞬间仿佛穿越时光,回到往昔岁月。当日,在参会人员的见证下,九江乡村美学研习社烟南分社挂牌成立。
九江乡村美学研习社从水南启航,从无到有,目前已建立水南、烟南2个分社,开展了系列美学实践活动,带来令人欣喜的成果。
烟南村党委书记吴国宏表示,烟南正在推进三种文化的在地实践:第一是“接”进大地艺术节,设12个艺术装置点,借力艺术家推动乡村环境再造、变美,激活老旧的乡村空间,引导村民转变观念。第二是成立乡村美学研习社烟南分社,集结在地艺术人才美化提升古村风貌。前期,植物美学、书画领域的在地艺术人才,已通过节点环境提升、植物美学、墙绘美化、旧物活化涂鸦装饰等方式扮靓古村,为烟南村打造了良好的游览体验。第三是建设60个“四小园”,由“WTO”志愿服务队、雅致管家队伍管护,发动村民群众实现“四小园”常态长效管护。三种文化实践互相融合,共同为百年古村活化赋能添彩。
“加入美学手法和文化元素之后,瞬间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在参观烟桥乡村美学在地实践阶段成果中,与会人员一边观摩,一边感叹。
美育特色教育集团成立揭牌。
艺术乡创基地成立揭牌。
南海区艺术高中是已历百年栉风沐雨的艺术殿堂,培养出一大批杏坛名师、书画人才与文艺新秀。九江镇启动“鲜活九江 艺起前行”人才培育工程,携手艺高开展在地艺术创作、美育特色教育,以艺术塑造乡村独特魅力,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九江推进美学复兴、文化赋能以来,乡村焕新发展。破败的老屋经美学提升,变身创意空间、经营空间;砖墙木窗稍作点缀,可以寄托童趣乡愁;单调的街巷,有了植物美学加持,重新焕发出生机;龙舟、渔耕、侨乡、儒乡、米酒等九江特色文化元素,通过墙绘,有了新的载体和展示空间。
如何落地原本属于乡村的乡土美学?从长远看,乡村游如何有“看头”更有“赚头”?
“因美而兴”九江乡村美学座谈会上,村(社区)干部、在地艺术人才、乡建主理人主动分享在推动乡村美学建设中的思考与实践,围绕问题开展讨论交流,共同探讨九江乡村美学的转化路径。
古桥咖啡。
至遇小院。
九江乡村美学研习社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水南分社探索的基础上,做好在地艺术人才集结和引育的平台,让乡村建设有更多美丽元素和文化底蕴,如,打造乡建主理人共创营,让更多在外游子回到家乡创业,让市场关注乡村;推出乡村运营学堂,提升村社干部招商引资、运营乡村的能力和素养。
九江镇人大主席李润来表示,人居环境是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的基础,要打牢基础,找到自己的亮点、优势。进而,争取资源加强好环境、好生态的成果转化,在集体经济、村民增收上下功夫,推动乡村有颜值、有“钱”景。
关注“南海九江”视频号
分享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