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刷屏:人一辈子的觉醒,最该悟透这5条修行真相

文摘   2025-02-01 00:02   广东  

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佳句

大年初三,我携全家观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让人等待了五年的续作,再次展现了饺子导演非凡的才华与匠心。


影片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世界级水准,更在内容深度上实现了新的飞跃,让人心潮澎湃。


哪吒的故事,不仅仅是神话的再现,更是对人生修行的深刻反思。


每个观众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哪吒,而我从这部影片中,领悟到了五条关于人生修行的真谛。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把孩子还给孩子,把自己还给自己

“我不想成仙,我只想做个普通人。”影片中,哪吒这一内心的呐喊,道出了他渴望摆脱他人期待,做回真实自己的强烈愿望。

哪吒生来便背负着魔丸的命运,被众人视为不祥之物,他的父母李靖夫妇为了改变他的命运,让他学习仙术,期望他能借此成为众人眼中的英雄,获得大家的认可。

然而,这并非哪吒真正想要的生活。他渴望像普通孩子一样玩耍、交朋友,自由自在地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对孩子的爱和期望,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用自己的标准为孩子规划人生道路。

就像龙父敖广,一心希望敖丙能带领龙族摆脱困境,重振龙族荣耀,为此给敖丙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做法看似是为孩子好,实则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

正如纪伯伦所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

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成为真正的自己。

同样,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常常会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压抑自己的内心需求。

我们努力扮演着社会、家庭赋予我们的各种角色,却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此时,我们需要像哪吒一样,勇敢地打破外界的束缚,把自己还给自己,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命运看似牢不可破的大网里,总有永不妥协的漏网之鱼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句振聋发聩的台词,是哪吒对命运的有力抗争。

哪吒从出生起,就被元始天尊的一道天命所决定,魔丸转世的他注定要遭受天劫,给人间带来灾难。

在众人眼中,他的命运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然而,哪吒却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次次地挑战命运的安排。

在与敖丙的最终对决中,面对即将降临的天劫,哪吒没有丝毫退缩,他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这看似无法战胜的命运。

他的这种永不妥协的精神,让他成为了命运大网中的那条漏网之鱼。

尼采说过:“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有时候这些困难就像命运的枷锁,让我们感到无力和绝望。

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哪吒那样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向命运发起挑战,就一定能够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就像贝多芬,即使双耳失聪,依然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又像海伦·凯勒,虽然失明失聪,但她并没有被命运打倒,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为无数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终其一生,人所追求的是自我看见、自我认可

哪吒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他努力学习仙术,希望能够保护陈塘关的百姓,从而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然而,他却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众人对他的偏见和误解。

在一次次的打击和挫折中,哪吒逐渐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迷茫之中。

直到最后,他在与敖丙的战斗中,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重要的不是他人的认可,而是自我看见和自我认可。

“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一句箴言,也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人这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我们常常在外界的评价和眼光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声音。

只有当我们学会自我看见,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纳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可。

这种认可不是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之上,而是源于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就像电影中的哪吒,当他放下对他人认可的执着,真正接受自己魔丸的身份,并相信自己有能力保护身边的人时,他才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和蜕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倾听自己的声音。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是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能力。

性里,一半仙一半妖,一半佛一半魔

哪吒身上既有魔丸带来的暴躁、冲动和破坏力,又有善良、正义和勇敢的一面。

他会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大闹东海,给百姓带来灾难;但也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保护陈塘关的百姓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敖丙同样如此,他身为灵珠转世,本应是正义的化身,但为了龙族的利益,他也曾一度迷失自我,做出伤害哪吒和陈塘关百姓的事情。这两位主角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光明与黑暗的两面。我们既有善良、宽容、勇敢等美好的品质,也有自私、贪婪、嫉妒等阴暗的一面。

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我们要正视人性的这种复杂性,接纳自己内心的“妖”与“魔”,同时也要努力发扬“仙”与“佛”的一面。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被负面情绪和欲望所左右,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世界是一个圆,你所释放的善意终有一天会流到自己身上

哪吒和敖丙之间的友情,是影片中最温暖人心的部分。他们虽然身份对立,一个是魔丸转世,一个是灵珠转世,但在相处的过程中,彼此释放善意,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哪吒在敖丙陷入困境时,选择相信他、帮助他;敖丙也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哪吒和陈塘关,不惜与龙族决裂。

他们的善意之举,不仅改变了彼此的命运,也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句古老的谚语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因果循环的整体,我们所释放的善意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可能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在不经意间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也会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当我们主动去帮助他人、关爱他人时,我们不仅能收获他人的感激和尊重,还能让自己的内心充满温暖和力量。这种善意的循环,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图 I 更多精选诗词 请关注“诗词情感”

 I 诗词情感 期待与你交流分享

你若喜欢,记得点个在看
 防止失联,点击关注

诗词情感
诗词,是一种情感寄托,更是一种智慧表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