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国际教育,一些对其不甚了解的家长会将国际教育与“快乐教育”、“躺平”划等号,认为“快乐教育”是无拘无束、快乐至上的,错误地将其理解为“只要孩子快乐,怎么都行”。甚至有部分家长带着“有色眼镜”,认为只有成绩不好的孩子才会接受国际教育,选择“躺平”。
提问 Questions:
什么是快乐教育?
接受国际教育就是“躺平”吗?
解答 Answers:
“快乐教育”不只是快乐
关于“快乐教育”这个理念,人们普遍认为它来源于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其心理规律,家长们不要过分看重成绩,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呵护健康的心智,向孩子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快乐的人。
同时,斯宾塞还主张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能力,这同样属于“快乐教育”的一部分。他认为对自我学习的训练,能够能使孩子有勇气和习惯去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这些理念深深地嵌入到了国外的教育体制中——在提供基础知识之外,有更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自身的优势和长远的发展。
▲学生课堂讨论(周成刚/摄)
接受国际教育不代表“躺平”
了解了“快乐教育”的本质之后,可见与“躺平”毫不相关,如果单纯地认为接受国际教育的孩子们,长大后就能轻松进入名校,这是对国际教育片面的认知。
国际教育从来不提倡自由散漫,“快乐教育”的初衷也不是培育庸才。伊顿公学是英国的九大公学之一,在这里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校主张高强度的学习和体育活动,认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毅精神。孩子们从早忙到晚,满满的课程安排无暇顾及其他,这样的学习氛围与“轻松自由”可谓不相关。
▲英国伊顿公学课堂(周成刚/摄)
而以“不为考试而教学”著称的美国凯特中学,则与伊顿公学的教学风格完全相反,凯特中学完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相比于成绩,教学更偏重于批判思维、分析阐述能力等。“不为考试”的目的看似舒适自由,但凯特中学的学生并不轻松,他们需要充分的准备才能在不同类型的考核中展现自我风采。
英国伊顿公学和美国凯特中学,它们的教学风格不同,一个严谨有序,一个自由宽容,但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学习强度都不低,也正因如此,才会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进入世界TOP级院校就读。
国际教育并不是自由无度,而是不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标准,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之中,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即便学生是来自倡导“快乐教育”的国度和地区,在学业上也不能有一丝的松懈与马虎。
▲学生课间活动(周成刚/摄)
总而言之,国际教育与“躺平”毫不相关,它同样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学生的个人成长。“快乐教育”的意思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挑战自我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强韧的内在力量,这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法宝。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