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儿童:武雅士经典田野资料再阐释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人类学家武雅士夫妇在台北盆地的一个村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田野资料,标志着欧美学界第一个聚焦汉人儿童生活世界的人类学研究。六十年后,讲者的新著《“任性”的儿童》(“Unruly” Children: Historical Fieldnotes and Learning Morality in a Taiwan Village)在认知人类学视野下对这批宝贵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让尘封六十多年的儿童生活世界重见天日。本书结合民族志阐释、社会网络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大语言模型等多种方法,阐明儿童道德成长的复杂性,重新思考“传统汉人家庭”。在重释田野资料的过程中,讲者从社会认知视角联结道德习得与民族志建构两大主题,邀请我们看见作为认知主体的儿童。
许晶,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人类学系研究员。研究兴趣包括道德伦理、儿童发展、教育与家庭、幽默与叙事、跨文化比较、以及知识生产反思,运用多元方法论促进人类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的对话和创新。她曾在《美国人类学家》( American Anthropologist)、《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中國歷史學刊》(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社会学评论》等多学科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现任《美国人类学家》副主编。她著有两本学术专著:The Good Child: Moral Development in a Chinese Preschoo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中文版《培养好孩子:道德与儿童发展》);“Unruly” Children: Historical Fieldnotes and Learning Morality in a Taiwan Vill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4)。
张小军,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
请与会者遵守论坛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录音或录屏。本讲座不设回放。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创立于2013年,以清华大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为主旨,在继承李济、潘光旦、吴泽霖、史禄国、杨堃、费孝通等老一辈人类学和民族学家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研究和教学平台,推动清华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学术发展。中心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历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发展人类学、少数民族研究等领域,已经举办费孝通学术讲座、吴泽霖民族文华讲座、李济考古学讲座、潘光旦生物人类学讲座等多场讲座。中心目前由张小军教授担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