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说:“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有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202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毛泽东和习近平共同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张謇,一个是卢作孚。张謇是晚清的状元,被誉为状元实业家,创业得到张之洞的大力支持;卢作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1925年10月11日,卢作孚在合川通俗教育馆募集股份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好故事,家风润巴渝,今天为您讲述卢作孚的家风故事。
言传身教 玉汝于成
——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家风故事
重庆市档案馆 李小琴
1956年2月,毛泽东主席曾说,提起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其中提到的卢作孚,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
卢作孚,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年少时自学成才,立志教育救国,在川南泸州、四川成都开展以民众为中心的通俗教育与新教育试验,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建成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组建当时四川最大的煤矿——天府煤矿、创建四川第一家机器染织厂——三峡染织厂、创立中国近代第一家民办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办中国第一家自然科学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现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创办民生公司,统一川江航运,领导指挥了被喻为“中国的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顶着日军飞机轰炸,用40天时间,转移3万余人、抢运物资设备6万余吨,为保存当时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命脉、教育事业、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和重大牺牲。
卢作孚的一生,是爱国救国报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建功立业的一生。不仅在国家兴亡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家教家风上,仍然令人心生敬仰。
爱国实业家卢作孚(重庆市档案馆供图)
卢作孚一生爱国敬业,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各有建树。他永远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创办民生公司时,即明确公司的宗旨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抗战时,民生公司向前线输送了270多万抗日将士和数十万吨武器装备,向大后方转运了150多万难民和100多万吨物资。
他常敦促子女要志存高远,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他说:“人生的快慰不在享受幸福,而在创造幸福;不在创造个人的幸福,供给个人享受,而在创造公众幸福,与公众一同享受”。这番教诲,成为了子女们人生中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他们始终铭记着父亲的谆谆教诲,延续着家族的良好风尚。
小儿子卢国纶读大学期间,得知西南铁路工程局举办会计统计训练班,正在招收学员,于是他准备放弃学业,报考铁路局。在询问卢作孚意见时,他回信写道:“学习环境,由你选择,其着眼点在如何有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和服务的能力”“生活的保障不应是你觅工作的目的”。还鼓励他不论在任何环境都要前进。后来,卢国纶立志要把一生都奉献给人民的铁路事业,在铁路战线工作多年,虽然有多次调离另行高就的机会,但始终不改初心、没有动摇。他按照卢作孚的教导,坚持“忠实地做事,诚恳地对人”“注意能力与好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许,1987年被评为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
位于北碚公园中“作孚园”内的文字浮雕(重庆市档案馆供图)
卢作孚手握民生公司的千万资产,却一生清贫,逝世后,也没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
尽管身为民生公司总经理,但卢作孚却没有任何股权,股东大会为感激他对公司的贡献,赠送给他的干股,他也从未领取过分文红利。兼任几十个企业的董事长、董事,舆马费都悉数捐给了中国西部科学院、兼善中学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支持北碚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建设。
一直以来,全家老少主要靠他的工资生活。除了供5个子女读书,还要补助兄弟姊妹,生活非常拮据。一家7口住过最宽、最好的房子,就是位于红岩村的一间40平米的房屋,并且还是公司宿舍。饮食上,一盘泡豇豆、炒莴苣,就是餐桌上难得的美味。就连豆花饭,也只是招待宾客才有的菜品。有时候深夜办公回家,仅有一碗素面。他教育子女:“一个人要在工作上和人比,不要在生活上和人比,即使做一个邮递员,也要做世界上最好的邮递员。”
在卢作孚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都养成了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生活习惯。哪怕穿的是粗布麻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也仍然精神富足、乐观豁达。当别人炫耀自己为子女留下了多少资产时,卢作孚只有一句“我没有给我的儿女准备任何财产。我留给儿女的,是做事的本领。”
中国西部科学院关于检送捐款收据致卢作孚等人的函(重庆市档案馆供图)
卢作孚一生多次为官,曾任过《川报》社长、泸州永宁道尹公署教育科长、成都通俗教育馆馆长、江(江北)巴(巴县)璧(璧山)合(合川)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四川省建设厅厅长、交通部常务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众多职务。但他当官不图名利,只是以大局为重,为国家分忧解难。出任交通部常务次长和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都是在抗战时期运输最紧张的关头和前后方粮食危机严重的时刻才慨然同意受命。当问题得到缓解,顺利完成任务时,他不贪图名利,随即要求辞职。
在公权力与个人利益之间,卢作孚有着严格清晰的纪律界定,一心为公,公私分明,从不利用权利地位和职务之便,为自己或家人捞好处、搞特殊。担任民生公司总经理时,对违反公司纪律的人员,不管有什么背景,都亲笔下令开除。凡有人写信请托安排工作或安插人员,至亲好友也好,达官权贵也罢,都以“苦无机会”加以拒绝。尽管是民生公司总经理,但卢作孚仍然要求家人“凡坐民生公司的轮船,必须照章买船票”,与其他乘客一样排队等候上船。单位配备的公车,从不让家里的任何人单独使用,儿女上学读书,没有公共汽车,就步行上下学。妻子进城办事,也只能随他一起清晨进城,深夜办完公回家。正如梁漱溟、黄炎培、晏阳初等评价他的:“公而忘私,为而不有”,“责在人先、利居众后”,“忘我忘家,绝对无私”。
1984年,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61岁高龄的卢国纪恢复重建民生公司,2010年将完整的民生公司交给国家。2022年99岁高龄的卢国纪因病去世后,卢作孚的嫡孙卢晓钟先生担任民生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继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家教家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珍贵的文化传承。从世族大家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谱,到普通人家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的形式虽不同,但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步入新时代,广大家庭更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立家规、严家教、树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重庆好故事》“家风润巴渝”系列将讲述董必武、刘伯承、聂荣臻、邓颖超、杨闇公等14位革命前辈的“家风”档案故事。这当中有革命精神,为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有赤子情怀,为人民福祉奉献一生;也有纸短情长,人间烟火......节目每晚20:00-20:30在重庆交通广播首播,还将同步在第1眼新闻客户端、重庆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视界网、蜻蜓FM、喜马雅拉等融媒体矩阵和重庆档案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上发布。
本文内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的请文章末留言投诉
或拨打电话023-6361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