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副院长“风光”的背后!

职场   2025-02-01 16:00   北京  

博士研究生招聘网

这里是海内外优秀人才专业的就业、学术交流平台。


编辑:小研










最近,小乔在知乎上关注到一个特别的话题——“很多高校老师不愿意当副院长是为什么?”


问题下的看客不由得诧异:在很多人眼中,高校副院长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它意味着一定的学术地位和行政权力。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在提到副院长这个晋升路径时都表现出犹豫甚至拒绝的态度,这又是什么原因?






行政与学术“两难”

“怕成为工具人!或者说彻底的打工人,白白浪费你的科研时间。”
“用行政换取学术的长期发展,不太划算。”
“无法保证睡眠,更没有闲余写论文。”

学术成果往往是高校老师职业生涯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一旦担任副院长一职,大量的行政事务便会如潮水般涌来,严重挤占原本用于学术研究的时间和精力。

副院长需要处理诸如组织专家进行专业评估、申报国家级省级专业、日常校级各种评比、日常教学安排及管理等事务,还得顾及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生,精力分散,难以专注于学术研究,导致学术产出减少,对于有强烈学术追求的老师来说得不偿失。

从资源调动方面来看,虽然副院长有职务和级别,但资源调动能力十分有限。学院的资源大多掌握在院长和书记手中,副院长空有职务难以施展,不利于自身在学术领域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这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获取更多资源来推动自己学术研究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大阻碍,使得他们在面对副院长这一职位时,不得不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职责权力不对等

“学院事情说了不算,主管的事情也是院长拍板。”
“出了问题自己是主管领导还要担主责。”
“下面的老师不搞科研不干工作一点办法都没有。”

副院长虽然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但在实际的工作决策权力上却存在着诸多限制。副院长需要分管教务教学、实验室、行政院务、学生、科研等多个方面的事务,像教务排课、人事招聘、财务经费管理等等很多的具体工作都需要他们操心。然而,在很多关键决策上,副院长往往没有最终的决定权,最终的拍板权通常在院长和书记手中。






沉重的工作压力

“手机一直开机,精神一直紧绷。”
“需要出现在各个大小的会议室,各种规格的党政会。”
“挺充实,忙的你没时间想乱七八糟的事情。”

不可忽视的是,高校副院长的工作时长常常远超常人想象,一个月加班20天以上是家常便饭,甚至周末也难以休息。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管理事务,像教务排课、教学质量监控等,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临时任务,处理学生的教学投诉、协调教师的课程调整等。

再者说,因为高校是一个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烈的地方,师生们对于领导的工作有着一定的监督意识和要求。副院长在工作中需要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利益和关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争议和不满。但在面对荣誉和利益分配时,副院长却往往需要谦让,将机会让给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这也使得他们在工作中付出很多却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和认可,“劳苦功高,但是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高校老师不愿担任副院长的现象,实际上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反思。

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如何能够更好地平衡行政与学术的关系,让那些有学术追求的老师能够在不牺牲自己学术事业的前提下,为学校的管理贡献力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而如果你对眼下的职称考核面临疑惑,请继续了解!

为了打破学术垄断,让科研人享受到更多的学术资源,同时帮助更多硕博人才找准职业目标,走好学术道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USS项目“课题组与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创新性提出“学术体检"概念。从个人用户的需求出发,为您的学术研究、求职发展开辟新道路!

具体而言,“学术体检”就是针对学术研究的综合性评议,是面向个人提供的同行专家评审评价服务,由被评人指定层次、领域的专家对其提交的论文、成果、简历等内容进行匿名评审,最终会以评审意见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可应用于硕博论文预审、个人求职指导、青年教师学术发展、项目申报辅导等多个场景。


博士研究生招聘网
博士研究生招聘网(http://www.100zp.com)-2003年成立的致力于中国研究生求职就业的专业网站,这里是博士、硕士研究生专业的求职、就业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