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日报】戏曲之乡焕发新韵

文摘   2024-10-11 17:26   安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年来,怀宁县坚持以文化的自信弘扬自信的文化,把戏曲事业摆在推动全县文化繁荣发展的位置来抓,戏剧精品不断涌现,戏曲文化得到重视和保护,文艺团体发展壮大,戏剧赛事精彩纷呈,戏曲氛围日益浓厚,戏曲事业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戏曲之乡”迎来新的发展局面和下一个春天。
“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
9月20日至21日,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女驸马》在新疆乌鲁木齐京剧剧场倾情上演,新疆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同步直播。剧场内座无虚席,跌宕起伏的剧情、细腻柔美的唱腔,让新疆黄梅戏爱好者大饱眼福和耳福。“传统戏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能亲眼看到家乡名家们的精彩表演,让人欣喜。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多看多听。”安庆籍观众王女士高兴地说。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深入开展‘援疆省市舞台作品进新疆,新疆舞台作品进援疆省市’文化交流活动,我们一行39人共演出两场,这也是第一次来新疆演出,深受新疆人民的喜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刘丽华说,在新疆演出结束后,将立即返程参加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于10月3日、4日在安庆石化俱乐部演出黄梅戏《牙痕新传》和《费姐》。
连日来,在怀宁县石牌镇文化广场、综合文化站、市民广场,每天琴声悠扬、黄梅飘香,居民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共同迎接黄梅戏艺术节和国庆佳节的到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现黄梅戏最新创作成果,响应安庆市‘有戏安庆、四季有戏’和‘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特色品牌打造,推动怀宁文旅融合发展,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安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第八届‘京黄故里’石牌戏会于10月1日至7日举行。”石牌镇镇长周阳海介绍说。
“第八届‘京黄故里’石牌戏会以‘源于石牌·聚于石牌’为主题,邀请京剧、徽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汇聚石牌,进行集中展演。同时开展‘京剧故里行’‘徽班博物馆寻根之旅’‘京黄携手·唱响新时代’等戏曲演出和体验活动,加强黄梅戏与京剧、徽剧的交流,助力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京黄故里’石牌戏会是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活动内容之一,是推进实施怀宁地方戏曲振兴工程、立足戏曲之乡促进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的重要活动,有利于推进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加强对外交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展示怀宁良好形象。”怀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跃平说。
近年来,怀宁县紧跟时代要求,精准选取题材,精心创作作品,着力推动戏曲事业创新发展。如今,在这片沃土上,黄梅戏艺术正阔步迈向新征程。
“戏曲小镇”开启“文艺复兴”之路
9月25日,来自江西的15名游客在石牌镇徽班博物馆参观,沉浸式体验戏曲文化。“徽班博物馆馆藏有盔帽、戏服、剧本、令牌、黄花梨二胡、戏曲唢呐等珍贵文物300余件,展示了徽班历史的辉煌,积聚了徽班艺术的遗存。”石牌镇政协联络组组长昂海波向客人介绍道。
自2018年戏曲文化特色小镇破土动工,一座全国独一无二的戏曲综合体,在“中国戏曲之乡”“国家特色小城镇”石牌镇梦想起航。
以“诗意漫生活,戏曲达沃斯”为主题,围绕“镇区湖区双核建设,新区老区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发展戏曲文化产业,打造“四个基地”(中国戏曲文化的创作创新基地、戏曲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戏曲交流的展演展示基地、戏曲艺术的评奖颁奖基地)。这是石牌镇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徐徐展开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石牌镇不甘于仅仅做一个安静的“戏曲小镇”,开启了“文艺复兴”之路。“我们围绕打造‘四个基地’为核心的国家级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目标,借助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契机,推动成立‘戏迷联盟’,建立石牌‘特色戏曲文化’国家级发展平台。我们积极谋划以戏曲文化为灵魂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特色旅游为品牌的全域旅游体系,把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打造成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周阳海说。
此外,石牌镇重塑千年古镇水乡戏韵,以“戏曲巨构”“虚实相生”的规划设计理念,构建石牌戏曲文化体验空间,形成处处有戏、步步精彩的戏曲场域,借助石牌老街深厚的人文历史,通过激发老街新活力,重塑历史街区的古香古色,打造全新的旅游特色品牌。
与此同时,石牌镇深入实施“京黄戏曲+”工程,通过加深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战略合作,积极筹办设立“黄梅戏石牌奖”,不断扩大黄梅戏影响,从产品、品牌、资源三方面构建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打造戏曲文化产业园,壮大一批戏服、盔帽、道具等戏曲行头和戏曲文化工艺品制作产业。
一直以来,怀宁县在打造戏曲之乡文化品牌的过程中,通过扶持民间文艺团队、搭建戏曲文化平台,不断推动文化服务普惠于民,激发戏乡人更饱满、更强烈的文化自信。
“戏曲之乡”传承创新展新颜
9月24日晚,石牌镇老街非常热闹,这里既有夜市,更有黄梅戏。市民们流连于老街,提前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政府+企业+商圈”的合作模式推动下,石牌老街成为“文化+资本”的有机联动。
近年来,石牌镇广泛开展“京黄故里·石牌戏会”线上线下活动和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演出活动,不仅让群众过足了戏瘾,也为戏迷们奉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春节期间,石牌镇将精神文化大餐送到老百姓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约会”黄梅戏,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40余场黄梅戏展演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文化惠民活动的温度。
为更好地践行黄梅戏“一唱两走”,恢复“老字号”品牌、培育“老字号”传人,助力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石牌镇积极开展戏曲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镇内两所小学从2012年开始举办黄梅戏进校园活动,一直延续至今。该镇还成功举办首届“寻根石牌”大型黄梅戏演唱会和安徽“村晚”普济村专场,大力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服务镇区及周边居民10万人次以上;该镇开展2022年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梅戏展演活动,线上观看人数超91.5万人次;石牌镇中心学校积极弘扬传承戏曲文化,将黄梅戏和剪纸、手工、绘画等艺术融合,创编的黄梅戏校园课间操在全市50多所中小学试点推广,该校自编自导的《爷爷奶奶进校园》三部曲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阳光下成长”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省教育厅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等一系列奖项;怀宁县目前正式注册的黄梅戏民营剧团有31家,其中石牌镇就有10家,从业人员200余人,每年在各地巡回演出达800余场次,年营业收入500余万元,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该镇群众自发成立黄梅戏爱好者协会,政府提供场地,爱好者们自发每周聚在一起探讨、研究、排练戏剧。石牌镇不仅有灿烂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全镇还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怀腔、盔帽制作、打鼓书、贡糕、贡面,各项非遗均得到较好传承和弘扬发展。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行走在石牌镇的街头巷尾,总能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一度被称为“戏窝子”的石牌,正在戏曲传承与创新的大道上昂首前行。
“怀宁县连续3度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黄梅戏)之乡;石牌镇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黄梅戏)、国家级第二批特色小镇、安徽省戏曲文化小镇、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石牌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获评长三角地区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基层文化空间),《石牌镇志》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名镇志丛书,石牌镇‘好日子舞蹈队’参加人媒网(北京)活动并荣获金奖。”谈到近几年获得的荣誉,周阳海很是自豪。
如今,依托石牌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该镇以皖河古道为中心,设置黄梅大道、庆洲大道两条戏曲文化景观主轴,建设庆洲河景观带、徽班进京文化长廊、程长庚故居、戏曲名伶纪念馆等戏曲文化景点,推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打造戏曲文化圣地。
沐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喜庆氛围,戏曲之乡焕发新韵。(作者檀志扬)

/

/

/ 抖音号 / 大美石牌/


/ 微信公众号 / 千年古镇石牌/

来源 | 安庆日报
编辑 | 张润芳、陈双霞
审核 | 潘庆谊
终审 | 程敬中
申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千年古镇石牌
千年古镇石牌是京剧和黄梅戏的发源地,2017年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安徽省特色小镇”,石牌镇将着力打造中国戏曲文化的创作创新基地,戏曲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戏曲交流的展演展示基地,戏曲艺术的评奖颁奖基地,再创特色小镇新辉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