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马丽新电影《抓娃娃》,一点都不好笑...

财富   2024-07-20 18:30   山东  
中式教育的恐怖在于,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试验品。

他们用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将孩子如同橡皮泥一样捏成想要的形状。

而更悲剧的是,当孩子想要挣脱枷锁,斩断那双摆弄自己命运的大手时,会发现一直操控着他人生的人也付出了很多。

甚至那些伤害,也大部分来源于爱。

于是孩子们只能在挣扎中沉沦,亲子关系像是寒冬中互相取暖的刺猬,靠近被刺痛,远离又寒冷。


 苦难教育:吹狗哨效应

(有剧透,介意请跳到第二小节阅读)

在电影中,西虹市首富马成钢为了把二儿子马继业培养成清北大学的高材生,培养出一个合格的首富继承人,人为建造了一个贫困的、围绕亲生儿子的骗局。

至于实验对象是二儿子,而不是大儿子,原因是“大号练废了”,可以预见,大儿子是在第一场教育实验中“被放弃”的那个。

马成钢是从小过苦日子长大的,而他认为:他从小经历的苦难,是他现在成功的根基,于是他想要复刻自己的来时路,将马继业培养成马成钢二号。


但是马继业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保姆照顾,姥姥姥爷围绕,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

这样优渥的环境显然和马成钢所预设的苦难路径大相径庭。

于是马成钢把孩子从姥姥那偷了出来,准备按照自己的成长路径养育马继业。

为了穷养马继业,一家人以及李老师一起搬到了马成钢长大的老破院子。

李老师扮演马继业腿脚不灵便的奶奶,马成钢和老婆春兰一起扮演一对贫困夫妇。

可以说马继业的生长环境,就是一个巨大的戏台。

在这场戏里面,马继业需要每天早上先给“奶奶”煎药,煎完药收拾完家之后还要跑步五公里去上学。


而体校老师发现继业的长跑天赋过人,于是和老师上门,想要带继业去体校,一心以为自己穷苦的继业听见这个消息当然高兴的不行。

然而穷苦是假的,马成钢要的也不是孩子发挥自己的天赋特长,他要的是继业按照自己早就给他写好的剧本,一板一眼的走下去。

所以马成钢表面上答应下来,但半夜就往继业的腿上擦了麻药,继业第二天早上起来左腿无法行动。

为了更加逼真,马成钢甚至把继业带到了提前安排好的诊所,由“医生”说出残酷的“你不能去长跑了,但日常生活没问题。”

电影里,继业在泳池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他终于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于是,在高考那天,他用马成钢教给他的智慧自导自演了一场绑架,扯下了这延续十几年大戏的幕布,一切都结束了。


就像楚门打开台阶上面的门一样,继业实实在在踩在了院子外面的水坑里,他终于来到了不受控制的真实世界。

掀开这个楚门的世界之后,是不是一切就向好发展了呢?

电影中表现的似乎是的,但又似乎不是,因为继业在这样的骗局中生活了十几年,早已经养成了习惯,从心理层面训练出来的习惯,会比他的理智更快到达。

继业复读后,以704的成绩考上了梦想中的体育大学,他终于又回到了跑道上,这是他的热爱和梦想。

依靠他的大脑做出的抉择,摆脱了以往禁锢他的枷锁。


但是他的本能反应没有,他看到跑道旁边的瓶子还是忍不住跑过去收,因为小时候他不得不捡瓶子攒钱。

这样的本能反应肌肉记忆已经形成了定式,就像经过训练的狗看见飞盘不需要思考就跑出去咬住一样。

而马成钢从头到尾都没有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他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完美复刻他个人属性的继承人。


以爱为名的掌控欲

脱开喜剧的表现形式,是马继业人生的悲剧内核。

但我们能因为马继业的不幸,就说马成钢和春兰不爱他吗?

好像他们也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他们打算将自己奋斗一生取得的家产全部留给马继业,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能在困难的磨砺下,走出坚韧的人生。


为孩子好。这话是不是非常熟悉。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听过或者说过这样的话,所以有了举国闻名的海淀区妈妈,鸡娃绝不手软,宁可放弃自己的工作,也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家长们用自己的阅历和人生积累,为孩子规划出一条自己眼中的康庄大道,没人在乎这个阶段的孩子怎么想。

因为不管孩子怎么想,只要跟家长的想法不一致,都会被归结于孩子小,不懂事。


我们也很难说鸡娃的家长错了,因为从世俗眼光来看,这确实是一条康庄大道。

而更多时候这些鸡娃的家长,不仅限制了孩子成长阶段的自由,更是用自己的鞭策和督促,为孩子在未来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但是海淀妈妈们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寒门难出贵子。

还记得12年前那个逼父母在北京买房的神童?10岁参加高考,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当时的全国年龄最小硕士生博士生,任是谁来看都要夸一句神童。

他叫张炘炀,他也的确是神童,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曾经试图为自己抓住三次逆天改命的机会,不过都失败了。


他用了初三半年时间,不仅学完了初三内容,还自学了高中三年课程,张炘炀直接调剂读了高三。

2005年年仅十岁的他走进高考考场,成为中国高考史上年龄最小考生。


不过当届他的成绩只有505分,过了本科线,离985还很远。

有校长劝孩子继续读高中,但张爸一心想要“抢跑”,坚持让10岁的张炘炀直接上大学。

这显然是一个糟糕的决定。

以他的智商,复读一年考上985的几率很大。

为了所谓的抢跑,放弃进入更好学府的机会,怎么想怎么不值。

但年仅十岁的他没有选择,只能听从父亲的决定,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于是他错失了第一次机会。

在大学期间,他一如既往的聪明,到了大三就考上了研究生。

考虑到当时德国学校对天才的培养更好一点,另一位教授已经为张炘炀联系好德国的学校去读研。


但张炘炀当时13岁,未达到德国学校规定14岁独自上学的要求。

学校劝张爸再等一年,父母不愿等,坚持让张炘炀毕业读研。

于是,他失去了第二次机会。

进入研究生阶段,张炘炀步入叛逆的青春期,他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张炘炀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否则就不考博士。这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

张炘炀认为:“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以当时他的家庭条件,2011年2月之前还是可以在北京买套房子的。

但父母在北京租了套房,骗张炘炀说是买的。

后来北京房价疯涨到什么程度大家是知道的。

于是,他失去了第三次机会。

这中间最让人难过的是,张爸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儿子是神童,全世界也都认可了这件事,但是张爸自己却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确实是神童。

他用碌碌无为的一生,给天才的孩子做了无比错误的三次决定,导致了一个天才的陨落。

这个父亲希望孩子是神童,又希望孩子是个永远逃不出他手心的乖宝宝。

苦难教育下的“懂事孩子”

配得感,几乎是每一个东亚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人,在长大后必须面临的大命题。

有无数人在被喜欢、被赏识,甚至幸运降临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高兴和坦然接受,而是先问自己:“为什么是我?”

在我们的常规印象中,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但是割裂的是,孩子们感受到的却不是这么回事。

几乎每一个孩子小时候路过广场,都会要求父母买一个氢气球,但是很多孩子并不能如愿,因为在家长的视角来看,一个卡通塑料外皮包着一团氢气,不值十块钱。

但在孩子的视角来看,是买不起,是“我不配”。

因为孩子能看到的只有“不买”这个决定,没有人跟他解释过,是这个气球不配,不是你不配。

也有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都或多或少会在养育过程中加入一些“哭穷”的成分。

而这些哭穷,则为成长中的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苦难和伤害。
 

比如30度不让开空调,美其名曰费电,所以孩子要忍受炎热;

比如从不让孩子攀比,美其名曰都是虚荣心,所以孩子在别人吃零食穿新衣的时候只能看着;

比如当孩子想出去玩的时候果断拒绝,美其名曰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孩子的童年没有快乐可言。

家长们善于用苦难教育,来完成对孩子的规训。

而父母的权威,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规训中建立起来的。

日复一日,孩子在潜意识里明白了,听话才能让父母高兴,父母高兴,自己才有可能稍微放松。


苦难教育在培养好习惯的外衣下,包裹着的是建立权威,养出顺从孩子的私心。

因为父母们适应30度天气;

父母们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也有虚荣心好面子,甚至热衷攀比;

父母们除了工作时间几乎都在玩手机。

而可悲的是这些家长也是从苦难教育中走过来的。

命运在此刻形成了闭环。

这种教育理念代代相传。

每一代人都是受害者。

所以含腾量极高的电影《抓娃娃》绝不只是一个喜剧,它是在让我们放过捡瓶子的那个自己。

也在让我们意识到这场恶性循环,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结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人的莎士比亚
一莎有话说,时事大家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