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Cell Reports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破译四倍体油茶复杂基因组
学术
2024-11-02 12:14
山东
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袁德义
/
张琳
油茶科研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张兴坦
研究员在Cell子刊
Cell Reports
发表了题为
The tetraploid
Camellia oleifera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evolution, agronomic traits, and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oil
Camellia
plants
的研究论文。
油茶是世界上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
(油茶籽油)
中不饱和脂肪酸达 9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约80%。茶油还富含角鲨烯、维生素 E、甾醇、多酚等功能成分,对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高、有经济栽培价值的物种总称。中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约 6800万亩,年总产值 1200 亿元左右。栽培的油茶以普通油茶
(
Camellia oleifera
)
为主,且几乎全部为四倍体、六倍体。2022年,团队完成了二倍体狭叶油茶
(
C. lanceoleosa
)
的全基因组组装和解析
(The Plant Journal, 110 (3):881-898)
,为油茶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这对于理解栽培油茶物种多倍化和多倍体形成机制还远远不够。
鉴于此,研究团队利用第三代PacBio平台的CCS测序模式,结合ALLHIC技术,实现了四倍体油茶
(tetraploid
Camellia oleifera
;2n=4x=60)
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分型组装。组装后的基因组大小为11.43 Gb,染色体挂载率为96.85%,注释得到共计56,609个代表性的单套基因,其中 8,061、13,103、13,633、21,812 个基因分别具有4个等位、3个等位、2个等位和1个等位,K-mers等多种方法支持四倍体油茶更可能为同源四倍体。四倍体油茶经历了三次 WGD 事件,第一次为核心真双子叶植物所共享的WGT-γ;第二次的WGD1
(~63 Mya)
应属于PPC-WGD,导致了类黄酮合成、脂肪酸延伸等相关基因的加倍;第三次的WGD2为四倍体油茶特有,发生于~4.46-5.99 Mya,该事件对四倍体油茶脂肪酸和α-亚麻酸的代谢具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重复序列的多次扩张是四倍体油茶基因组扩增、庞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其重复序列占基因组的79.07%,长末端重复转座子
(LTR-RTs)
含量高达49.76%。同时,基因组呈现高水平的DNA甲基化
(CG:94%、CHG:82%及CHH:13%)
,有效抑制了转座子的活性,维持了庞大基因组的稳定性。
图1 四倍体普通油茶基因组特征
油茶与茶同为山茶属植物,两者之间亲缘关系很近,油茶为什么主要用来榨油,而不能像茶一样用于制茶饮?针对这个有趣的科学问题,研究者对四倍体油茶叶片的代谢物质进行了分析,发现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原花青素。原花青素是清除人体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但是味涩。原花青素没食子酰基化后,苦涩味加重,相比于茶,四倍体油茶叶片中检测到没食子酰原花青素 B4,且占总原花青素的10%左右。进一步研究发现,四倍体油茶含有更多合成这些物质的关键基因
LAR
,
ANS
及
SCPL
,特别是没食子酰基化有关的
SCPL
基因在油茶幼嫩叶片中高表达。原花青素及其它没食子酰基化衍生物在幼叶中的特异性积累可能是影响油茶制茶的重要原因,这些为后续培育既可榨油又可制茶的油茶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为进一步厘清油茶不同物种间的关系,团队收集了山茶属从二倍体到十倍体不同倍性的材料,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山茶属SNP、InDel等不同变异类型的基因组多态性特征,阐明了物种间的群体遗传结构,发现四、六倍体普通油茶之间,海南油茶
(
C. hainanica
)
和越南油茶
(
C. vietnamensis
)
之间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树和基因组原位杂交均支持四倍体普通油茶可能起源于二倍体短柱茶
(
C. brevistyla
)
的基因组加倍。
油茶花期一般为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秋冬季阴雨及低温,严重影响授粉昆虫活动、授粉受精以及坐果,而攸县油茶
(
C. yuhsienensis
)
在春季开花
(3-4月)
,具有果实皮薄、出籽率高、抗病性强等优良性状。通过比较攸县油茶与其它油茶间的高度分化区域,共鉴定到1,412个共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周期与春化作用途径中,包括
FT
、
CRY2
、
SOC1
、
FLC
和
SVP
等。基因型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编码区在攸县油茶与其他五个多倍体油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导致油茶物种花期性状差异的重要因素。
图2 油茶组不同倍性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最后,首次发现油茶组不同物种间存在强烈的基因流,发生了广泛的基因组渐渗。
D
检验和ƒ4检验表明,四倍体普通油茶和茶梅
(
C. sasanqua
)
之间以及越南油茶和六倍体普通油茶之间的渗入信号最为强烈,渗入区域包含与油脂生物合成、花发育和抗寒有关的关键基因,这为理解油茶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以及环境适应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油茶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图3 油茶组不同倍性物种间的渐渗分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张琳
教授、
龚文芳
教授及广西大学
石岩
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袁德义
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张兴坦
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广西大学
王海峰
教授、海南大学
夏志强
教授、美国农业部新奥尔良研究中心
Heping Cao
研究员等也参与了本项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联合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4.11490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Y3MDM0NA==&mid=2247540755&idx=2&sn=ace756e19f019f1eae597046651cf7cf
BioArt植物
关注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专业解读,提供专家点评,推广科研经验。
最新文章
Plant Cell | 陈雪梅/刘琳揭示siRNA生物发生的调控新机制
JGG|中国农业大学袁力行团队综述玉米氮吸收、分配和利用研究进展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揭示碳纳米溶胶通过重塑根际微生物组促进植物生长
Science Advances | 钟雪花/宋吉奎/蒋建军合作揭示DNA甲基化酶功能分化机制
PLOS Biology | 赵忠/朱国萍/罗林杰合作揭示多蛋白互作调控拟南芥茎尖干细胞稳态的新机制
Plant Physiol | 尹伟伦/夏新莉团队揭示WRKY33调控杨树生长和免疫应答的新机制
Nature Plants | 华中农业大学徐曙彤/密歇根大学单立波合作揭示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介导植物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Plant Physiol. | 福建农林大学吴建国团队解码水稻黄萎病植原体基因组,揭示病原致病机制的关键因子
Nature Commun | 浙江大学张明方/喻景权团队联合解锁空气植物生存策略黑匣子
Science背靠背 |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万里团队、何祖华团队揭示植物免疫激活新机制
Nature Plants | 柴继杰团队和河南师范大学等多家研究团队合作揭示了N-糖基化修饰促进植物免疫受体激酶激活的新机制
Dev. Cell | 武汉大学植物干细胞生物学团队揭示可移动miRNA介导的植物干细胞巢维持和再生的新机制
Plant Cell | 湖南大学朱思睿课题组揭示响应植物激素茉莉酸信号的翻译新机制
Plant Cell | 南京林业大学叶亚进课题组揭示膜蛋白介导的植物脂肪酸从头合成全新调控机制
Plant Journal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徐兆师课题组揭示小麦茎基腐病抗性调控新机制
Nature Genetics | 刘胜毅/杨庆勇团队合作揭示基因组结构变异重塑油菜基因表达和性状变异机制
Nature Commun | 浙江大学丁忠杰/郑绍建团队首次发现类受体激酶WAKL4介导的植物主动降低镉累积的新机制
Plant Journal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郑鄢燕团队揭示RNA的m1A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番茄果实成熟衰老新机制
Nature Genetics | 基因组所周永锋团队建立葡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体系
Nature Genetics | 中国农业大学徐明良团队揭示玉米广谱数量抗性的分子机制
Molecular Cell 观点 | RNA功能研究面临的挑战
第八届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二轮)
Nature Commun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团队揭示核盘菌抑制植物早期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Nature Plants | 整合细胞壁完整性感知和免疫应答的关键分子模块:SCOOP18-MIK2
Advanced Science | 武汉大学李绍清团队揭示水稻高产与抗病协同调控机制
Cell Reports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破译四倍体油茶复杂基因组
Plant Journal | 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发现种脐调控种子营养物质累积的新机制
专家点评 Science | 郭红卫团队发现新的渗透感受器,揭示蛋白相分离介导渗透胁迫感知与适应的新途径
Molecular Cell | 种康院士团队发现新的低温感受器第二信使2’,3’-cAMP调控水稻耐寒性
mBio | 华中农业大学稻曲病研究团队揭示蛋白质S-棕榈酰化在稻曲菌致病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扬州大学王莉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院士揭示LncRNA-MYB通过调控黄酮醇合成增强银杏耐盐性的分子机制
贵州大学方中明课题组揭示水稻生长和耐盐平衡的新机制
Nature Cell Biol | 蛋白相态转换调控新机制:张秀任团队揭示相分离驱动RNA修饰与miRNA生成的双向调控
Nature Commun | 洛阳师范学院赵旭升/郭明欣课题组在枣驯化的遗传机理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华中农大李林团队联合西北农林和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人员综述生物大数据与AI助力作物育种
浙江大学徐娟课题组对MPK4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免疫过程中的功能提出了新见解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吴健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EMBO J. | 浙江大学师恺课题组发现新型受体激酶BRAK与多肽受体PSKR1相互磷酸化协同提高番茄生长和抗性
Trends Plant Sci | 武汉大学胥国勇课题组综述利用uORF改良作物农艺性状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
Nature Genetics | 华中农业大学破解二倍体和四倍体棉花纤维品质形成的遗传调控共性和分歧
上海交通大学姜博晨课题组发表隐花色素相分离调控RNA修饰的观点文章
aBIOTECH | 黄三文课题组综述表观遗传助力番茄和马铃薯育种
Plant Journal | 石河子大学李鸿彬/孟状团队发现甘草多倍体演化新途径
Plant Physiol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学军团队揭示干旱响应转录因子TaFDL2-1A调控小麦地上部生长的分子机制
第七届全国植物青年科学家论坛通知(第二轮)
Nature Commun | 南京农业大学徐国华团队揭示糖转运蛋白调控氮素依赖的水稻分蘖和产量建成的新机制
Dev. Cell | 上海交大刘路研究组揭示生长素响应的关键开关因子
Plant Physiol | 扬州大学张韬课题组基于uORF编辑,有效创制水稻籽粒重要农艺性状改良新种质
Plant Physiol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陈进明团队揭示隐花色素在被子植物适应水生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山东农业大学李传友研究组招聘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