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雷达兵心中,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完美航线”

政务   2025-01-07 23:50   湖北  


山楂树与雷达兵


■解放军报记者 戚辰飞


小雪时节,记者来到中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


“这里过去是一个小瀑布,挺好看的,可惜后来被山洪冲坏了”“这山里的石头放在以前都是做砚台的好材料,只是现在的人很少用砚台了”……车子顺着盘旋的山路一路向上,指导员李纪港向记者介绍着这座山。


快到山顶时,李纪港讲起营区的一棵山楂树。


每当官兵的亲属来到站里,官兵第一个向他们介绍的,就是这棵山楂树。在李纪港的安排下,记者抵达营区的第一站,也是这棵山楂树。


“营区的变化太大,都快认不出了,可这棵山楂树,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当年我们常常在这棵树旁的水窖里打水。”去年,一位老兵回到连队,站在山楂树前,红了眼眶。


“这是我们的‘站树’,寄托着一茬茬雷达兵的希望与祝福。在这里你要承诺,当一个好兵,当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好兵。”新兵入营,第一件事儿是在山楂树下进行军人宣誓,聆听老一辈雷达兵的故事。


对雷达站官兵而言,这棵山楂树仿佛是一位“老班长”。几十年来,它陪伴着一茬茬官兵工作、训练、学习。发展党员,新党员要在山楂树下进行入党宣誓、上第一堂党课;执行重大任务,官兵会在山楂树前誓师;老兵离营,会在山楂树下照一张全家福,带走一包山楂籽……


时间拨回到当年,连队由城市移防至高山。


山间生长着许多山楂树,入驻的第一批官兵就地取材,在挖好的水窖旁,种了一排山楂树。当时的他们也许不会想到,自己种下的不仅仅是山楂树,更是一个雷达站奋斗精神的种子。


夏天多雨潮湿,雾气萦绕;冬季寒冷干燥,狂风肆虐。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许多山楂树都枯萎凋零,唯有眼前这一棵,傲立山巅,陪伴着一茬又一茬的官兵。这棵山楂树,见证着官兵的成长,融入了他们的青春记忆。这个雷达站由此形成了独有的“山楂树精神”——“扎根高山、扎实工作”。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位雷达站官兵心中,都挺立着一棵山楂树。即使离开了,这些官兵仍然践行着“山楂树精神”。



追寻心中那道“完美航线”


■解放军报记者 戚辰飞


中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新兵学习优良传统。邵晨阳摄


一道“完美航线”的诞生


在中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的执勤记录中,有一道被官兵们津津乐道的“完美航线”。


这道航线出自雷达操纵班班长、二级上士周璇之手。


周璇在执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保障任务时,上级下发了一道基本航线,作为任务当天追踪目标的参照。总结阅兵前的几次预演,周璇发现:“训练飞行中的实际航线比计划中下发的基本航线向上偏移。”2019年9月30日夜,周璇对基本航线进行了最后的修正。走出雷达方舱,走在营区的坡道上,山脚下的灯火映入眼帘,周璇心中的期待与紧张变得空前强烈。


“重任落到自己肩上感觉很光荣,但压力也随之而来。”2019年5月,周璇接到执行保障任务的命令。阅兵保障与日常值班不同,架次多,既要分得开,又要保证连续性;架次时间间隔短,自动跟踪出错的概率高,需要全程手动跟踪;退场时,飞机迅速散开,对操纵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模拟训练、分练、合练、预演,阅兵前的那段日子,周璇一遍遍重温专业知识,在一次次训练中提高操作技巧。


周璇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凌晨,自己从被窝里爬起来参加训练。时间过得很快,他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越是临近阅兵,训练节奏越快,休息时间越少。


终于,在紧张而充实的训练中,周璇迎来了国庆节这一天。


北京上空,空中分队准备进场;雷达方舱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回波形成,立即跟进;飞机散开,手速加快;批次轮换,迅速找到“批头”……周璇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屏幕,小心翼翼地操纵着雷达,不敢有一丝松懈。


每次任务结束,官兵们都会复盘总结,根据实际航线对雷达上录制的航线进行比对修正。阅兵结束后的复盘会上,大家发现,周璇录制的航线与实际航线几乎完全重合。


“他当时的表现堪称完美。”指导员李纪港回忆说。


阅兵保障任务的出色表现,让周璇一战成名。时至今日,周璇录制的“完美航线”仍时不时被官兵们提起。


其实,这道“完美航线”的诞生,岂止数月之功。


2015年,雷达站奉命执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保障任务。一次偶然,周璇幸运地成为任务参与者。


时任雷达操纵班副班长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参与保障任务。“你来当我副手。”时任班长对周璇说。


“接到任务时我很惊讶,感觉自己能力素质不够过硬,怕辜负班长对自己的信任。”周璇说。其实,自下连开始,周璇就抱着做事就要做到最好的心态,每天加班练习。2015年,作为上等兵的周璇,训练成绩在雷达操纵员中已经排在了前面。


虽然任务中自己只是打打下手,但班长的肯定给了周璇很大动力。随后的几年,周璇继续打磨着自己的专业技能。不仅是雷达操纵员的知识,遇到其他专业岗位的难题,他也刨根问底,向各个专业的技师、老班长请教,不断钻研练习。


正是周璇在业务上的极致追求,催生出了这道“完美航线”。


每一位雷达兵心中,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完美航线”


同为雷达操纵员的一级上士黄建建,也在追寻“完美航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多年以来,黄建建查阅专业书籍,会同本专业的战友们研究回波特征,总结出多种目标的回波特征图为战友们提供参考,使大家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所谓‘完美航线’,其实是一种超越自我、达到极致的追求。”不仅是雷达操纵员,每一位雷达兵心中,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完美航线”。


“以前觉得报务员是最轻松的,就坐在那里动动手指,直到自己真正坐到报务员的值班席上,才明白每个岗位都不容易。”中士茹伟迪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感慨道。


每个人习惯不同,茹伟迪习惯用食指发报。看茹伟迪的双手,两根食指略显粗大,摸起来硬硬的,那是在多年的发报训练中形成的。磨破、起茧、再磨破、再起茧……长年累月,茹伟迪食指的皮肤开始变厚、变硬,直到茧子也被磨平。


与其他报务员惯用单侧手不同,茹伟迪双手都可以发报。让人惊奇的是,茹伟迪左手的发报速度已经超过了右手。


说起茹伟迪的经历,既励志又有趣。


2020年7月,刚下连的茹伟迪,发报成绩很不理想,只能勉强及格,与同期报务员有着不小的差距。


那段日子,茹伟迪不是在值班室,就是在训练室。仅半年时间,茹伟迪的水平就达到了优秀标准。


2021年,茹伟迪报名参加旅里组织的报务员比武,以第7名的成绩与三等奖失之交臂。有一丝欣喜,又有一丝不甘,比武结束后,茹伟迪再次投入到刻苦训练中。


接下来的一年,茹伟迪闯过了3道关。


第一关是发力关。彼时的茹伟迪,还在用手指发力。从手指发力到手腕发力,是报务员的必经过程。力量都集中在手指,肌肉很容易酸,改为手腕发力后,耐力会有很大提升。但是从手指转换到手腕,改变的不仅仅是发力方式,还有发报的节奏、速度,这些都要重新适应。


第二关是速度关。键程越短,速度越快,但随着速度的提升,每快一点,难度都会陡增,需要更多的练习去突破。适应了手腕发力后,茹伟迪开始逐步降低发报时电键的高度。


第三关是专注关。除了耐力和速度,准确度也是报务员重要的评价标准。“当时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茹伟迪回忆道。为了练习专注度,他专挑训练室人多的时候训练。一名班长也时常在他旁边做别的事儿,刻意为茹伟迪制造干扰。


一年的刻苦训练,在2022年的比武中得到了回报,茹伟迪夺得了冠军。


拿到冠军的茹伟迪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他还想挑战更高的速度。


这一关,茹伟迪过得并不顺利——每次尝试加速,准确度上总是会出问题。一次训练间隙,右手有些酸痛的茹伟迪抱着尝试的心态,开始用左手敲电键,他发现用左手居然比右手更轻松。


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保证右手训练的同时,茹伟迪逐渐加入了左手训练。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左手速度很快超过了右手。2023年的报务员比武中,茹伟迪用左手夺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2023年7月,茹伟迪的“特殊本领”发挥了作用。雷达站接到任务,配合兄弟部队展开协同训练。茹伟迪作为报务员,连续发报2个小时。每隔20分钟,他便换一次手缓解疲惫,整个训练过程,茹伟迪的速度、准确度都未受到丝毫影响。


很多人说雷达站里通信技师的工作还算轻松,对一级上士刘济豪来说,却不是这样。


雷达站内每一台通信设备,每一条线路,他都烂熟于胸。每一次巡线,他都做好总结,对潜藏的风险进行预判;每一次特情,他都做好记录,形成经验进行预防。


那年夏天,驻地暴雨。市电断了,手机没信号,仅存的通信手段就是短波电台,雷达站几乎成了山中“孤岛”。


为了及时把情报送出去,旅里派人送来了卫星设备。由于受灾严重,车辆无法进入,刘济豪带领战友徒步下山,将卫星设备背回了山顶。


无人指导,刘济豪凭着自己平时钻研的专业知识,边摸索边架设装备。很快,卫星设备架设完毕,雷达站恢复了通信。


平滑、准确、无波动,是雷达操纵员心中的“完美航线”;速度、准确、耐力,是报务员心中的“完美航线”;安全、稳定、畅通,是通信技师心中的“完美航线”……雷达站的每一名官兵,都在为了心中那道“完美航线”不懈奋斗着。


一道道“完美航线”背后,是一茬茬官兵的坚守


与别的连队不同,走进该雷达站的营房大门,映入眼帘的不是标语,也不是军容镜,而是一张巨幅照片,名叫“驻地之夜”。从雷达站拍摄的众多驻地夜景中,这是官兵们选出的最喜欢的一幅。


偶有闲暇,又恰逢天气晴好,雷达站官兵会在山顶眺望自己守护的这座城市。


“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耸立的高楼,流光溢彩的街道。”望着繁华的夜景,雷达站官兵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很少有机会进城,很多老兵退伍时才有机会去市区看看。


伴着官兵们的不仅是寂寞,还有一些“危险”。


“2024年夏天,一道闪电劈中旗杆,地滚雷自旗杆底部一直延伸到营房墙根处。这种情况,整面墙壁都是带电的。”李纪港告诉记者。每年夏天,雷雨季节,防雷装置并不能完全起作用。


除了雷雨,让官兵们烦恼的还有每年夏季的湿气。即使是晴天,山间也总是雾气缭绕,湿度很大,大家的衣服总也晾不干。


浓重的湿气侵蚀着营房的墙皮,导致其经常起皮、脱落。


一级上士刘永军入伍前做过泥瓦匠,每年到了这时候,刘永军会用报纸把起皮的地方糊上。等雨季过了,他和战友们就采购涂料,把墙皮补好。


刘永军来自云南,从小生在山里、长在山里,与大多数战友不同,来到这座高山雷达站,他很适应。


“雷达站就是家。看见有啥不合适的,自己能做的尽量做。”不仅是补墙皮,刘永军的眼里永远装着“活儿”,营区里很多地方,都有他投入的心血。


2022年,他在营房旁边平整了一小块荒地,和战友一起搭建了战术训练场地。


2023年夏天,营区新建了阳光晾衣房,到晾衣房要经过一段土路,雨天不好走,刘永军就用小砖头、石块,铺了一条小路。


2024年,刘永军发现水窖旁的小房子墙体倾斜,十分危险,便把地基挖开补好,又重新砌了一面墙……


在山顶,难熬的不仅仅是夏天。每年冬天,山顶的风都很大,几乎贯穿着整个冬季。


冬夜里,查完岗哨从大门口返回营房的路,是一道40米有余的缓坡。大风时,看似一段普通的路,李纪港却要将身体压在山体上,手指死死地扒着夯土墙上凸起的棱线,手脚并用往上爬。


回到值班室,李纪港瞥了一眼气象数据,风速已经达到了狂风级别。


狂风威胁着装备安全,雷达防风更是重中之重。说起雷达防风,李纪港也有一项“特殊本领”。


“这是从大门口上来的坡道旁的那个摄像头。”在指挥室里,李纪港指着屏幕上的一块监控介绍道,“我现在不需要查气象数据,只看这个画面的晃动程度,就知道雷达需不需要防风。”


之所以选这个画面,是因为这个摄像头位于营区边缘,再往外就是斜向下的山坡,没有建筑物或者夯土墙作为依托,是营区内唯一一个装在铁杆上的摄像头。起风时,摄像头会随风摇摆,监控画面摆动的幅度、频率就是“参数”。随着值班次数的增多,李纪港摸清了其中的规律,这个摄像头也就成了他眼中的“风速仪”。


在营房左前方,草地中央的一个水泥“地基”上,有一个直径约1米的“小锅”,是雷达站的卫星天线,它被一圈拇指粗细的螺钉铆在“地基”上。“厂家提供的装置固定不住卫星天线,和他们沟通,他们不相信我们这里的风有那么大。”刘济豪回忆起冬季架设卫星天线时的情景。


每年冬季,即便全力防风,但由于保障任务重、战备值班频繁,诸如装备焊点开裂等“插曲”还是时有发生。


肆虐的狂风,吹不灭官兵们心中燃烧的信念;浓重的湿气,侵蚀不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


正如刘永军那样,雷达站的官兵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缝缝补补”,继续坚守,就像他们钟爱的那棵山楂树,历经风霜、依然挺立,扎根高山、扎实工作,守护着祖国的天空。


本文刊于1月7日解放军报05


来    源:解放军报

编    辑:王新元


主管 | 空军预警学院政治工作处

主办 | 空军预警学院教研保障中心新闻文化室

刊期 | 总第2962期

投稿 | yujingkongtian@163.com




预警空天


信息战的排头兵

信息化的最前沿

信息网的千里眼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 喜欢本文请点在看~


预警空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