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川籍中国著名林学家、林学教育家干铎纪念馆略记

文摘   2025-01-23 22:14   湖北  


前言
干铎(1903-1961),又名干宣镛,字震篁,谱名干章铎(章子派),湖北省武穴市干仕垸人,精通德、日、英、俄四种外语;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林学教育家,中国当代森林经理学的开拓者;他是第四纪冰川留下来的活化石——水杉的最早发现者,《辞海·林学篇》主编。


干铎祖父干映荣,国学生、州同五品衔、例授奉直大夫;父亲干建书,曾任山东高级法院民庭长、民国政府最高法院推事,为政清廉,崇尚俭朴。干铎自幼受家庭影响,从小立志,勤勉好学。191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北省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攻读德语;1923年毕业后,转读于北京大学外语系;两年后考取湖北省官费留学生,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实科,1928年修业期满,在日本农林省目黑林业试验场从事研究工作。1931年回国,继续在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攻读。1932年去湖北省,历任省建设厅技正、襄阳林场场长等职;1938年后,在湖北农业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湖北省立农学院)任教务主任。从此,干铎开始了高校执教生涯。


1941年后,历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中央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秘书长、南京林学院林学系主任、副院长等职。襄阳沦陷前夕,干铎到鄂西恩施,湖北农业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1941年后,历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秘书长、南京林学院林学系主任、副院长等职。1956年赴苏联考察高等林业教育和林业科学研究工作;1959—1960年从事编著工作和负责《辞海》林学类修订工作。


1961年暑假,干铎从上海修订《辞海》回院,院领导鉴于他历年来工作繁重,身心交疲,特意安排他去黄山休养。行前他查阅了许多有关黄山的资料,准备对黄山森林进行实地勘察。在登山路上,他一边观察森林垂直分布状况,一边观赏绚丽山色,行至“蓬莱三岛”景点时,面对祖国大好山河,连声称赞“好!好!”,话音未绝,因心力衰竭,踣身在地,经抢救无效,溘然长逝。时在1961年8月7日下午3时,终年仅58岁。


干铎去世后,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举行隆重的追悼会,省市领导亲临公祭,灵堂正中摆放着周恩来总理及全国政协、“九三”中央等单位敬献的花圈,表达对这位勤于奉献的林学家的哀悼。安徽省委、省政府发来唁电,并提出把干铎骨灰安葬于黄山;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经江苏省委决定,干铎先生的遗体安葬在南京雨花台望江叽。干铎家属按照其生前遗愿,将所遗藏书1500余册捐赠给南京林学院,将书法、字画、碑拓等文物187件捐赠给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作为他的最后一次奉献。



干铎先生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吸收和引进国外森林经理学说、探索中国式的森林经理方法方面做了一定奠基性工作,是中国当代森林经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干铎先生不仅是优秀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忠诚的社会活动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曾担任过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江苏省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常委;江苏省人大第二届代表;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常委;九三学社南京分社第四届主任委员等职。


干铎主要论著:
1、干锋,赵宗哲,《长江流域杉木市价计算法之研究》,林学,1943(10)。
2、干铎,郝文荣、华敬灿,《水杉之树干解析。国立中央大学森林学研究报告》,1948(5)。
3、干铎,陆兆苏、汪日荣等,《森林经营规划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9。
4、干铎主编,陈植修订,马大浦审校,《中国林业技术史料初步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


千年古村,红色干仕,是干铎的故乡,为弘扬武穴人文文化,纪念这位为我国林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林学家、林学教育家,在武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建此馆。
2024年10月



第一部分:世宦门弟 干铎求学
干铎家庭,是干氏家族中的一户名门。干铎高祖父干嘉淮,国学生(是指在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肄业的学生,一般为官员子弟)加县丞衔;曾祖父干士杞,国学生,候选州同五品衔,例授奉直大夫(一种散官名,从五品);祖父干映荣(谱名日煦)国学生,州同五品衔,例授奉直大夫;父亲干建书,曾任山东高级法院民厅长、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推事。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勤奋好学的干铎,铺就了一条去实现人生价值的求学之路。


一、干氏名门,书香门第


干铎家族(六代)世袭演示图

干铎家人大合影 (1939年摄于陪都重庆)

四排第二人起:叔母王如屏,叔父干宣力,父亲干铎,继母左培真,干南英; 三排姑母干锦,祖母夏懿仪,祖父干建书,姑父王立民。二排:四表妹王重庆,堂妹干晓英,太祖母遗像,堂弟干岱英,表弟王重海。左起前排:三表妹正重光,弟干东英,二表妹王重华。
注:该照片人物说明,为干铎长子干南英生前所写的称谓

干铎父亲:大检察官干建书


干建书,字麟缄,干仕垸人,生于光绪九年9月17日。宣统三年湖北官立政法学堂毕业,1912年5月任职湖北司法司,8月任汉口地方审判厅推事,第2年3月升民庭长,6月调署沙市地方审判厅刑庭长,8月司法部派奉天营口地方检察官,1916年4月调署陕西长安地方检察厅检察官,1917年5月大总统任命署缺,10月兼代检察长;1918年10月调任河南高等法院检察官;1919年大总统任命检察官、部派首席检察官,大总统准给五等嘉禾勋章,6月调署河南第一高等审判厅民厅推事,1923年5月调任陕西高等审判厅推事;1929年调任山东高等法院民厅推事,6月升民庭庭长。1932年2月,铨叙部命发荐任六级文甄别合格证书,1936年任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推事,1944年退休回乡,1947年去世,葬于干仕垸后背山。



干建书任命令(司法公报,第71号部令)


著名林学家 林学教育家干铎



干铎(1903-1961),又名干宣镛,字震篁,谱名干章铎(章子派),湖北省武穴市干仕垸人,熟悉德、日、英、俄四种外语;我国著名的著名林学家、林学教育家,他是第四纪冰川留下来的活化石-水杉的最早发现者,《辞海·林学篇》主编。
干铎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吸收和引进国外森林经理学说、探索中国式的森林经理方法方面做了一定奠基性工作,是中国当代森林经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干铎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忠诚的社会活动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曾担任过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江苏省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常委;江苏省人大第二届代表;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常委;九三学社南京分社第四届主任委员等职。


干铎家全家福。第一排左起干泳星(干铎孙女) 、干时瑞(干铎孙女)、干群(干铎孙儿);第二排左起干时青(干铎孙女)、 左培真(干铎继配夫人)、干铎 、干时育(干铎孙女);最后一排左起张玉环(干铎次子干东英夫人)、干东英(干铎次子) 、干南英(干铎长子)、谈爱书(干铎长子干南英夫人) 。

干铎原配夫人:陈爱菊女士

干铎原配夫人陈氏,生于1901年四月初三,出生于花桥镇陈氏名门,不仅聪明贤惠,知书达理,还善于书画。干铎与夫人的结合,为父母亲包办的婚姻;1922年学校寒假,干铎与陈氏结婚,并宴请乡亲,在夫人的提议下不收贺礼。1924年3月21日,生下长子干南英;1927年6月21日,干铎次子降临,因为那时干铎正在异国东京留学,故取名东英。陈氏嫁入干家后,不但勤俭持家 、孝敬公婆,还将全部精力都用在抚育和教育孩子身上。1931年,干铎留学归国后,陈菊英去探望夫君,在回广济长江沉船事故中不幸遇难,年仅30岁,葬干仕桂家岭山。时年长子干南英7岁,次子干东英4岁。

干铎继配夫人:左培真女士
左培真,南京人,干铎继配夫人,南京林业大学图书管理员,汪国权著《水杉的发现与研究》第一作序者。她与干铎虽无子嗣,却是一位贤妻良母,不仅辅助干铎在事业上成名成家;对干铎的晚辈亲人视如己出,负责养育着干南英 、干东英 、干岱英 、干晓英 ,以及干东英的长女干泳星5人,并且干泳星一直在干铎家长大成家,直到干泳星为左陪真送终。

左培真为汪国权著《水杉的发现与研究》一书所作的序


左起:左培真 、干晓英 、干铎


干铎胞弟:高级工程师干宣力
干宣力(1912.7—1999.9),谱名干章宏,干仕垸人干建书次子,中共党员,上海大同大学物理系、电机系双科学士毕业。早年随兄干宣镛赴日留学读高中,九一八后抗议日寇侵略集体回国。1938年,在江西萍乡煤矿任少校工程师。
1942年起,在重庆鹅公岩兵工厂(原汉阳兵工厂内迁)任检验课课长;1950年1月,调太原任“华北兵工局”技术科长兼主任工程师;1952年 调山西机床厂(另称247厂)任检验科长及主任工程师;1961年,支援地方厂矿建设,调山西机器厂任总工程师。
干宣力长期工作严谨、敬业,通晓德、日、英、俄4门外语,专业知识渊博,对抗战时期的兵工生产和山西的矿山机械等民用工业有重要贡献。是最早确定的山西省十大专家之一;评审高级工程师的专家组成员。1964.4—1966.5 第四届太原市政协委员;1966.6—1982.9 第五届太原市政协委员;1982.9—1987.3 第六届太原市政协常务委员,分管科学技术。


干宣力结婚留影(1932年于济南)


左起第一排第1人干东英,第3人干南英;左起第二排第6人王如屏及丈夫干宣力;左起第三排第2人干铎,第四人干铎母亲夏懿仪,第五人干铎父亲干建书


第一排右起干岱英、干宣力(干铎之弟)、干宣力夫人 、干晓英等全家照


干铎长子:教授高级工程师干南英
干南英(1924.4-2004.3),谱名体豫,武穴市干仕垸人,干铎长子;中共党员,教授高级工程师。1942年毕业于重庆市南开中学,1947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干南英多年从事农机制造和科研工作,对农机制造有较深的研究;1981年由河南省授予高级工程师职称,1990年晋升教授高级工程师。1993年退休。


干南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京中农所农具系,由美国农机专家指导从事农机试验和研究。1954年在北京农机厂任总设计师, 1965年调开封联合收割机厂(原开封机械厂),曾先后任技术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1982年、1983年作为引进项目负责人率团赴西德、美国接受转让技术和工厂管理培训;回国后主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资料转化工作。1988年获机械部迪尔1000系列联合收割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项目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会颁发的1000系列联合收割机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牌一枚。
干南英同志是河南省企业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委,开封市工程技术系列高、中级职称评委,开封市科协一届、二届副主席、三届名誉主席,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市二届理事会理事,市农机学会一届理事会顾问、二届顾问,市职工自学成才评委,开封市七、八届人大代表。

干南英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证书


干南英国立南京大学出入证


在美国考察引进联合收割机,左起第八人为干南英


左起后排干南英 与夫人谈爱书 干东英;前排干时育 干铎抱干时青


干铎次子:机器人学研究专家干东英
干东英(1927-2023),谱名体泰,留学苏联,机械制造及机器人研究专家。湖北省黄冈武穴市干仕垸人,干铎次子。1949年6月毕业于中央大学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年,1990年6月离休,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该所研究生部任教授。


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机械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副理事长、机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863“智能机器人”主题咨询专家、机械部“七·五”科技重点攻关“工业机器人”专题咨询专家。1990年12月受美国科学基金会邀请,赴美咨询。曾赴美、日、苏、德、英、罗马尼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讲学、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从事英机构学及机器人学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重点工程“导弹制导工程”、中国科学院重点课题“资源卫星姿态控制反作用飞轮”“仿生机械在海洋中的应用”(海底步行六足机器人)、“七五”攻关项目“西德样机KLIKA型机器人机构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全方位步行机构腿部优化性能研究”“高阶组合模块机构的优化综合”等课题,均通过专家鉴定。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自然科技成果2等奖2项,1等奖1项。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吉林省颁发的“吉林英才”奖章、奖状。

干东英与妻子张玉环


干东英及妻子张玉环,他们的长女干泳星


干东英一家全家福


干铎养女:“两弹”英才干晓英
干晓英(1938.4-),干仕垸人干宣力的大女,干铎左培真养女。中共党员(1956.4入党)。1960年9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水声专业。1960年9月—1961年8月,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助教,1961 9月中国科学院电子所水声研究室工作。
1963年春—1965夏,在科学院承担的两弹一星任务中,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和两个项目的第二负责人。由于三个科研项目和系统设备的研究、研制完成,以及两次现场执行任务的成功,分别获国防科委评定的个人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2次。


干晓英(左),(右)丈夫侯自强


80年代末开始,任珠海科健实业有限公司及北京珠科健研究开发中心法人代表、总经理。参与研制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IMT/EC-863,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起,受聘为北京广通联宽带网络公司总工程师;1998年4月退休。
丈夫侯自强,195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曾担任声学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秘书长,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深圳等市政府信息化高级顾问。


一排左起,侯自强、干晓英、干东英、张玉环;后排干晓英之子女侯立民和侯立英


二、辗转求学 云程发轫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干铎,受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从小就聪明好学,3岁时就开始识字,能背诵三字经,5岁时在本垸干仕祠堂私塾里读私塾,深得老师的赏识。
1910年秋季,干铎抱着美好的希望进入县立高等小学堂,他在学校里学习刻苦,各科成绩特别优秀。进入中学后,他更加努力,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于191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5年制湖北省立外国语专门学校(1912年创办,1924年改为湖北省立文科大学,1926年10月并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攻读德语。
1923年,干铎在外国语专门学校毕业后,他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在父亲的支持下,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继续求学。
两年后考取湖北省官费留学生,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实科。三年修业期满,在日本农林省目黑林业试验场从事研究工作。

干铎5岁时起蒙干仕祠堂私塾


20世纪20年代的湖北省立外国语专门学校


干铎就读的北京大学


1925年干铎官费留学的东京帝国大学


三、成家立室 爱撒乡里
干铎在求学的同时,结婚生子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1922年学校寒假,干铎与陈氏结婚,并宴请乡亲,不收贺礼。于1924年3月21日,生下长子干南英;1927年6月21日,干铎次子降临,因为那时他正在异国东京留学,故取名东英,这时干铎已是有两个儿子的爸爸了。
他在青年求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同情农民疾苦,在假期回乡期间,将贫苦佃户所欠他家的租款,从账本上一笔勾销,深为乡亲称赞,称他是一位有爱心的好后生。

干铎两个优秀的儿子干南英 、干东英


第二部分:立志从林 报效祖国
干铎出生在四面环山的古村干仕,从小就喜欢山上的树木,他考取湖北省官费留学生后,选择的就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科。先后在日本农林省目黑林业试验场、湖北省建设厅、襄阳林场、湖北省立农学院工作,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林学家、林学教育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干铎工作第一站——日本农林省目黑林业试验场
1928年,干铎在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科三年修业期满后,为了学以致用,他选择在日本农林省目黑林业试验场从事研究工作。


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源于朴实的爱国主义思想,干铎在留学日本期间,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夏天,中国的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银座举行反侵略的示威游行,许多留学生遭东京警视厅拘留;干铎联络其他同学前往营救,亦遭拘留一月有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干铎参加留日学生全体归国运动,毅然回国。
1931年干铎回国后,考虑到中国和日本林学研究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又去北京大学农学院继续学习;在此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抗日先锋队,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31年干铎回国后,考虑到中国和日本林学研究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又去北京大学农学院继续学习。


二、干铎工作第二站——湖北省建设厅、襄阳林场
干铎在北京大学农学院深造一年后,1932年秋,满怀着去实现抱负的他,去湖北省建设厅任职(建设厅技正,在厅局中最高技术官职,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后去襄阳林场任场长,这也是第一次在家乡湖北任职。


受过专门林学教育的干铎,在此期间,他对神奇的木材计量方式——“龙泉码价”(中国旧时曾沿用三百多年的杉木木材评价方法)有所研究,后整理成《长江流域杉木市价计算法之研究》一文,发表在《林学》1943年第1卷第10期上。长江流域杉木市价采用“龙泉码价”计算,即以杉木原条的粗度、长度和缺陷的有无及大小等来评定,以“两”为单位,确定码价后,乘以“两”的时价,算出价格。论文中指出:木材价格应按木材标准,因材种而定,材积计算须以实积为单位,“龙泉码价”为篾码计算法,不能再因袭应用。随着木材商品学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改为按国定木材规格(后改称标准)计量。

龙泉码价表


三、干铎工作第四站——湖北省农业专科学校
1938年,湖北襄阳沦陷前夕,襄阳农场解散,干铎被安排到位于鄂西恩施的湖北省农业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湖北省立农学院) 任教务主任。从此,干铎开始了高校执教生涯。


湖北省立农学院(恩施),华中农业大学前生之一


第三部分:去川任教 发现水杉
1941年10月,经中央大学梁希教授推荐,干铎受聘为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在途经四川省万县磨刀溪(后称谋道溪,今属于湖北利川市)时,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浩劫下幸存下来的古老树种——水杉,为发现水杉第一人。1948年4月水杉被确定为新种发表之后,干铎提出研究其生长情况的课题,并将成果《水杉之树干解析》发表于1948年5月刊行的中央大学森林学研究报告上。

一、干铎受聘为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大学从首都南京西迁至陪都重庆。1941年,经中央大学梁希教授推荐,干铎受聘为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篇章。他在林业教育这块园地里,言传身教,辛勤耕耘,为祖国培育出了许多林业建设人才。

1941年中央大学聘用干铎为农学院森林系教授文书

二、干铎首次发现水杉
1941年10月,干铎依依不舍地告别恩施湖北省立农学院,踏着崎岖的山路,穿越在去中央大学任教的崇山峻岭之间。当途经四川省万县磨刀溪(后称谋道溪,今属于湖北利川市)时,见土地庙后面有一株从未见过的落叶针叶大乔木,便停下来作了观察,因时令已属深秋,未采到标本。但为以后进一步考察和对水杉这一新种的鉴定、定名提供了线索。


由汪国权著、左培真(干铎继配夫人)作序,1999年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水杉的发现与研究》,书中明确指出干铎是发现水杉第一人。


1948年5月8日由翁文灏主持的中国水杉保存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纪录中记载:“一、发现水杉经过……中央大学森林系干铎教授于民国三十年十月底由鄂入川路经入川境五里许之谋道溪见路旁有落叶大树一株,当地俗称水杉(应为“桫”字,当地土名——编者注),干氏极为注意,惜因当时树叶尽落未获标本,翌年转请万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杨龙兴氏采得枝叶标本,迄今未鉴定……。”这就是后来经胡先骕、郑万钧研究和鉴定,于1948年定名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
1948年4月水杉被确定为新种发表之后,干铎提出研究其生长情况的课题,遂与郝文荣、华敬灿合作,在水杉生长地水杉坝山谷20余株水杉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株,进行树干解析,并将成果《水杉之树干解析》发表于1948年5月刊行的中央大学森林学研究报告上。

1948年水杉保存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

由汪国权著、左培真(干铎继配夫人)作序,1999年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水杉的发现与研究》,书中明确指出干铎是发现水杉第一人。

此图为1948年春在利川拍摄的水杉王


三、干铎重视森林实践教学
干铎不仅敏于观察,而且勤于思考,注意研究森林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942年在中央大学执教时,他带领学生去四川缙云山实习,住在一座寺庙中,庙内的主持请干铎给众僧讲学,他慨然允诺。讲毕回来后,学生们好奇地问他给和尚讲了些什么?他答道就是讲的“寺庙与森林”。中国有许多地方的森林和古树,是靠寺庙得以保存,而寺庙也是由于有森林和古树而得以成为名刹古寺。他联系到过去在谋道溪见到的那棵新奇的大树说,当地的老百姓就是因它古老新奇而在旁修了一座庙,那棵树因庙而保存至今,而庙则以此古树而得以传名。


缙云山古寺


第四部分:追随梁希 参政议政
干铎不仅是优秀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忠诚的社会活动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追随梁希,积极参政议政。曾担任过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江苏省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常委;江苏省人大第二届代表;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常委;九三学社南京分社第四届主任委员等职。


前排左四邹钟琳(时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长)、梁希(前排左五)、左培真(前排右一,干铎继配夫人)、郑万钧(后排左五)、干铎(后排左六)、马大浦(后排左七)。


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1941年他到重庆中央大学任教,与梁希、潘菽等进步教授交往甚密,尤其是与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接触并受到周恩来亲切教导后,认清形势,焕发了爱国热情,日益同情和支持革命,进而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1939年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重庆《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的领导下,成立了“自然科学座谈会”,梁希、潘菽、涂长望、金善宝、谢立惠和干铎等一直坚持组织活动。为了团结更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组织范围较广泛,是一个公开的科学团体。
1944年底,在“自然科学座谈会”的基础上,由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华农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等科学团体,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界人士,共同拟定了一个《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缘起》得到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李四光、任鸿隽、丁燮林等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者100多人的赞成,干铎也在其中。在1945年7月1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科协)正式成立,召开第一次理事及监事会,干铎被选为干事。


二、“九三学社”
抗战胜利后,“民主与科学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学社”,以纪念抗战胜利日,进行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斗争。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成立,大会发表了《九三学社缘起》、《成立宣言》等文件。干铎曾任过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委员,1958年12月,担任第五届中央常委;九三学社南京分社第四届主任委员等职。在重庆中央大学执教期间,他与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谢立惠、李士豪等著名教授受到毛泽东接见。
1945年8月28日傍晚,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听到毛泽东飞抵重庆的消息。他们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毛泽东雄才伟略、胆识非凡,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大义凛然不辞深入虎穴,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担心的是蒋介石可能加害于毛泽东。
9月的一天,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著名教授接到毛泽东接见他们的通知,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兴奋、最难忘的事。
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教授按通知所定的时间来到嘉陵江边张治中将军的公馆,王炳南在门口迎接。在一个长条形的房间里,他们见到了毛泽东。
毛泽东一一与他们握手,寒暄落座后,像拉家常似的和大家交谈起来。先是说重庆气候恶劣,很不习惯;又说到飞抵重庆的经过和一路见闻,说重庆的科学家朋友提供的气象资料这次也派上了用场。
正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启发和关怀下,九三学社得以在“民主科学座谈会”基础上诞生,并作为一个民主党派,踏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的一些同志认为九三学社已经完成了它在民主革命中的历史使命,提议可以解散。毛主席听闻后表示不同意,并由中央领导同志传达了他的意见,指出九三学社不但不能解散,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从此,九三学社不但继续存在,还有了新的发展,作为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成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重要组成部分。


1945年9月的一天,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著名教授接到毛泽东接见他们的通知,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兴奋、最难忘的事。


1956年2月,九三学社第一届全国社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三、政协活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59.4.17-4.29)在北京召开,干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49年,干铎担任过江苏省政协第一届委员;1955年,担任过第二届常委;江苏省人大第二届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名单

1949年,干铎担任过江苏省政协第一届委员;1955年,担任过第二届常委;江苏省人大第二届代表。


第五部分:治学育才 学科奠基
一、干铎讲授过林学多种课程
干铎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讲授过森林学、森林经理学、森林计算学、林业较利学、测树学等课程,是学校里德高望重的教授。在林学教育这块园地里,培养了林昌庚、陆兆苏、缪印华等多位森林经理人才和林业建设人才,为南京林学院建校初期森林经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精通德、英、日、俄四国语言,在公务繁忙中抽出时间翻译外文资料,供青年教师参考,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他1951年起开始自学俄语,并将苏联森林经理学的教材和有关资料编译成讲义,经常备课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他翻译的民主德国W施耐德所著《测树学及生长量测定法》就是其中篇幅最多的一本专著。由于完稿后来不及整理他就去世了,未能正式出版,后来由教研组油印成册,供内部交流。


1953年干铎任林学系主任文件

1943年,中央大学森林系系友会会刊上,系友们高度评价干铎


二、重视森林实践教学
他常告诫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要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假期,他亲自带领学生去林区实习,鼓励学生练就能翻山越岭的铁脚板和掌握野外实际操作的技能。这种注重实践的精神一直延续始终,是干铎先生教学中最显著的特点。
在野外实习时,他与学生一起爬山,同吃同住。在山路行进时,学生看到他年过半百,抢着要代他背行李;他总是婉言拒绝。他不怕艰苦、热心启迪、务实求真的作风,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



三、编制紫金山第一个风景林森林经理施业案
干铎是中国当代的森林经理学的开拓者之一,在吸收和引进国外森林经理学说,探索中国式的森林经理方法方面,做出了贡献。主编有《森林经营规划学》、《中国林业技术史料初步研究》。


20世纪60年代紫金山林相图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干铎就注意到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1953年,主持编制了南京紫金山第一个风景林森林经理施业案;1957年,他又提出“南京紫金山风景林调查规划”作为教研组的科研课题,为中国风景林的经理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础。

1956年拟提升干铎为副院长的报告


干铎携夫人于1955年4月3日,南京中山陵留影


第六部分:献身林业 贡献卓著
干铎知识渊博,不仅对森林经理学有很深的造诣,对林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也有坚实的功底。1959年初,他负责主编的《森林经营规划学》,被林业部教育司确定为高等林业院校教学用书;他主持的“中国林业科技史料初步研究”课题,并由他主编写成《中国林业技术史料初步研究》一书,这是中国当代研究祖国林业遗产的较为完整的一本专著;1959年《辞海》开始修订,南京林学院负责编写林学类部分的词目,干铎担任这一分科的主编工作。

一、主编《森林经营规划学》教材
1959年初,华东、华中两大区农林院校联合编写教材,干铎负责主编《森林经营规划学》。当时,在教学中使用苏联教材,往往脱离中国实际。他提出教材内容要以中国国情为依据,要能起到指导国内生产实际的作用,要以学生能接受的语言编写,使学生易于消化理解,能在工作中应用。1959年该书出版后,被林业部教育司确定为高等林业院校教学用书。
“森林经理学”这一学科名称,本是袭用日本的。“经理”在中国有特定的含义,沿用这一名称,在中国不仅容易引起误解,也不能反映这一学科的内容。在分析学科性质和内容、并听取生产单位的意见后,干铎提出把森林经理学改名为“森林经营规划学”。这一名称因意见分歧,未被采纳,但干铎勇于探索的精神,仍值得后人学习。
1958年教育革命时,有人提出要将林学系改名为林业系,以体现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干铎认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在教学计划中来体现,“林业”这一名词有其丰富的内涵,林学这个学科名称不宜更改。


有人提出削减基础课的教学时间,以缩短学制。干铎不仅反对削减,还提出要加强基础课的教学,使学生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广泛的适应能力。这些见解,对今天的林业教育仍有现实意义。


1955年,高教部聘请干铎担任森林经理教材主编


1953年,南京农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留影。(第二排左起梁世镇、干铎、罗清生、黄其林、刘伊农、朱启銮、靳自重、郑万钧)


1959年,南京林学院召开第一届春季运动大会,干铎在大会上作报告


二、主持开展林业技术史的研究
1960年,南京林学院接受了林业部下达的关于研究和整理中国古代林业技术史的任务,院领导指定干铎主持这一工作,课题定为“中国林业科技史料初步研究”。
此项研究,除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产研究室提供基本资料外,又参考了有关书籍200余种,动员了100多人查阅摘录资料。根据“面向生产、古为今用”的原则,就祖国林业技术遗产加以分析阐述,为当今林业建设事业服务。该项研究应用现代林业科学理论,分析和鉴别我国古代传统的林业技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和整理出大量鲜为人知的林业遗产。


1960年10月,由干铎主编写成《中国林业技术史料初步研究》一书,这是中国当代研究祖国林业遗产较为完整的一本专著。可惜干铎本人未能看到该书出版。

南京林学院,1958—1960年度林工系进修教师结业留影。(二排左五郑万钧、左六杨致平、左七王心田、左八干铎)


南京林学院,1958—1960年首届林化教师进修班留影。(前排左三为干铎)


前排左起:唐振忠、叶培忠、马大浦、郑万钧、王心田、干铎、熊文念

南京林学院派林昌庚为干铎助教文件


三、参与修订《辞海》
1959年《辞海》开始修订,南京林学院负责编写林学类部分的词目,干铎担任这一分科的主编工作。他召集院内负责编写各分支学科的人员,就词目的选择、释文的撰写进行商榷和指导。
1960年初稿写就后,由干铎携去上海,按照《辞海》编写的要求,即“政治性、科学性、通俗性、知识性、正面性、稳定性”,对所选词目进行增删修改,各学科之间又进行统稿。他从上海编辑《辞海》回宁时,兴高采烈地对人说:“我深切体会到我国科学文教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突飞猛进,这是我们知识分子在解放前所梦想不到的。”
上海《辞海》编辑所,从报上获悉干铎教授逝世的消息后,发来唁电,感谢“他以谦虚踏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负责修订《辞海》林学类二稿,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干铎去世后,由马大浦等人完成他未竟的林学分科辞目的编撰任务。

南林档案馆关于参与《辞海》修订工作的文件


南京林学院9大教授的工资单


干铎教授藏书(第77号)

第七部分:革命终生 风范长存
干铎的一生,热爱祖国,忠于革命。早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干铎参加留日学生全体归国运动,毅然回国。干铎在国立中央大学积极护校,迎接解放,并被选为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

一、热爱祖国 忠于革命
1925—1931年留学日本期间,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夏天,中国的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银座举行反侵略的示威游行,许多留学生遭东京警视厅拘留。干铎联络其他同学前往营救,亦遭拘留一月有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干铎参加留日学生全体归国运动,毅然回国。
解放前,干铎先后在重庆和南京与周恩来经常接触,他向往和支持革命,得到周副主席的深信。1946年五师突围后坚守大别山的张体学所部,曾一度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干淑斌亦属广济干仕垸人,到南京后,便以乡亲关系拜访干铎,干铎亲自带路,机智地护送干淑斌进入梅园新村,并顺利地见到了周副主席,帮助中原突围来到广济的独二旅与党中央恢复了联系。
中央大学1947年发生“5·20”学生运动和1949年发生“4·1”血案事件,干铎均旗帜鲜明地同情和支持学生运动,在每次学生大游行中,总是走在教授队伍前列,事后并向学术界宣传学生运动意义,揭露国民党暴行,受到进步师生的赞扬。


1947年初,干铎的父亲干建书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大学教授宿舍去世,遵照干老先生遗嘱,死后将遗体送回故土安葬。由干铎及部分亲属,从南京扶棺回到干仕。干建书去世和回家安葬的消息不胫而走,灵柩回到干仕那天,干仕大垸面前站满了前来吊唁的人们,其中垸面前的路旁有两队荷枪实弹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中共干仕区委会书记干淑斌、副书记干鹄,为谢干铎南京之义举,特为干建书老人家送葬而来的,并打算鸣枪迎柩,被干铎阻止。为感谢家乡党组织对干家的尊重,干铎将家中的部分财产及藏在夹墙中的字画捐给干仕地方党组织变卖后作军费,区委书记干淑斌、副书记干鹄等感动万分,当时在广济县传为美谈,为干铎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敬佩之极。

干铎旧居址


1948年4月12日南京解放前,其二子干东英(时任前中央大学变应会主席团工学院代表),因全城无电,满街枪声,离校回家探视。干铎怒声斥责,坚持要其子连夜回校参加护校工作。解放后,干东英在南京无线电厂工作,当时中央号召科技人员赴东北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干铎以革命利益为重,对其子说:“男儿志在四方,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0年,干东英由鞍山返回南京养病。在此期间,南京大学工学院聘请他担任助教,南京电子管厂聘请他当技术员,但当大连工业化学研究所邀他去大连时,干铎认为东北建设人才奇缺,毅然克制私情,二次送子赴东北。
1948年冬,干铎与夫人左培真去上海外滩找吴觉农先生(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长),设法护送科学家梁希先生(解放后任农垦部长)离开南京北上参加政协作筹备工作,吴觉农同志用茶叶公司快艇送梁希上苏联船,由苏联船道香港、大连去北京。干铎先在重庆和南京期间,与周恩来经常接触,得到了周副主席的深信。



中央大学1947年发生“5·20”学生运动和1949年发生“4·1”血案事件,干铎均旗帜鲜明地同情和支持学生运动。


1948年4月12日南京解放前,其二子干东英(时任前中央大学变应会主席团工学院代表),因全城无电,满街枪声,离校回家探视;干铎怒声斥责,坚持要其子连夜回校参加护校工作。

干东英夫妇


1948年冬,干铎与夫人左培真去上海外滩找吴觉农先生(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长),设法护送科学家梁希先生(解放后任农垦部长)离开南京北上参加政协作筹备工作。



二、积极护校 迎接解放
1949年1月,国民政府长江以北尽失,便决定迁都广州。中共地下党发动国立中央大学师生组织护校,反对南迁,迎接解放。4月,干铎被选为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解放。5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刘伯承、副主任宋任穷派员接管中央大学,军管会顺利完成国立中央大学的接管工作。


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2日成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梁希、潘菽、张江树、涂长望、干铎、管致中、傅春台等7人为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梁希为校务委员会主席,潘菽为教务长,干铎为秘书长。他在此重要岗位上,坚定地服从党的领导,团结广大师生员工,为稳定学校秩序作出了贡献。此间(1949年5月1日),干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干铎任中央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的文件

中央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记录

干铎与夫人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前合影

三、巨星陨落 山川同悲
1961年暑假,干铎从上海修订《辞海》回院,院领导鉴于他历年来工作繁重,身心交疲,特意安排他去黄山休养。行前他查阅了许多有关黄山的资料,准备对黄山森林进行实地勘察。在登山路上,他一边观察森林垂直分布状况,一边观赏绚丽山色,行至“蓬莱三岛”景点时,面对祖国大好山河,连声称赞“好!好!”,话音未绝,因心力衰竭,踣身在地,经抢救无效,留下未竟事业,溘然长逝。时在1961年8月7日下午3时,终年仅58岁。


干铎去世后,8月9日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惠浴宇同志主持,江苏省和南京市各界代表为其公祭。灵堂正中摆放着周恩来总理及全国政协、“九三”中央等单位敬献的花圈,表达对这位勤于奉献的林学家、林学教育家的哀悼。
上海《辞海》编辑所发来唁电:感谢“他以谦虚踏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负责修订《辞海》林学类二稿,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安徽省委、省政府亦发来唁电,并提议把干铎骨灰安葬于黄山;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经江苏省委决定,干铎先生的遗体安葬在南京雨花台望江叽。
干铎先生的家属按照其生前意愿,把藏书1500多册全部捐献给学校图书馆,并将所藏书画、碑拓等文物187件捐献给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作为他最后一次奉献。

干铎在黄山去世时的情景

《新华日报》刊登的干铎先生逝世讣

干铎先生治丧委员会名单

干铎去世后,8月9日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惠浴宇同志主持,江苏省和南京市各界代表为其公祭。灵堂正中摆放着周恩来总理及全国政协、“九三”中央等单位敬献的花圈,表达对这位勤于奉献的林学家的哀悼。


1961年8月9日,干铎先生追悼会在南京林学院举行,省市各界人士公祭干铎先生

南京林学院的教师,每当带领学生去黄山实习路过“蓬莱三岛”时,总要向同学们介绍干铎的事迹。同学们听后无不沉默致哀,悼念这位已故的好教师。

前排左起:唐振忠、叶培忠、马大浦、郑万钧、王心田、干铎、熊文忠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经江苏省委决定,干铎先生的遗体安葬在南京雨花台望江叽。

位于南京雨花台望江矶的干铎墓地


南京林业大学新图书馆六楼特藏室内干铎捐赠的书籍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

第八部分:林学名星 英名永存
著名林学家、中国当代森林经理学的开拓者之一干铎,虽然去逝60多年了,但他为我国林学业作出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社会活动身影永存、他呕心沥血写下的著作永存、他将毕生献身林学、林学教育的精神永存、干铎的英名永存。在他献身林业的南京林业大学、在他出生的家乡干仕、在他发现水杉的利川谋道溪、在他就读的北京大学网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等网上,到处都有他的纪念文章和身影。
一、南京林业大学举办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南京林业大学举办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南林新闻中心讯】
今年是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近日,由校博物馆、档案馆牵头,党委统战部、图书馆和林学院共同举办纪念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图文展等形式,深切缅怀干铎先生的学术成就、生平事迹、爱国情怀和社会贡献,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续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干铎(1903—1961),湖北广济人,林学家、林业教育家,历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中央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秘书长、南京林学院林学系主任、南京林学院副院长等职。干铎先生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吸收和引进国外森林经理学说、探索中国式的森林经理方法方面做了一定奠基性工作,是中国当代森林经理学的开拓者之一,水杉发现的重要信息提供者。同时,干铎先生作为九三学社民主党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忠诚的社会活动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曾担任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江苏省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常委;江苏省人大第二届代表;九三学社第三届、第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常委;九三学社南京分社第四届主任委员等职。

4月10日下午,纪念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图书馆8B116报告厅举行。副校长张晓琴出席并主持会议。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林学院,林业遗产和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等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张晓琴指出,干铎先生是我校建校早期的重要建设者,森林经理学学科开拓者。值此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通过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意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以百廿南林校史滋养师生精神根脉。她希望相关职能部门继续深入挖掘、整理校史文化资源,传播、弘扬好干铎先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以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知行合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以史为鉴、开拓创新,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博物馆、档案馆馆长黄红简要回顾介绍了干铎先生生平。林学院森林经理学科教授佘光辉、校九三学社成员季孔庶、林业遗产和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相关研究室负责人杨绍陇、胡运宏等分别从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参政议政等方面阐述了干铎先生的历史贡献。
在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由校博物馆、档案馆牵头,党委统战部、图书馆和林学院共同举办纪念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
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指出,干铎先生是我校建校早期的重要建设者,森林经理学学科开拓者。值此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通过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意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以百廿南林校史滋养师生精神根脉。


南京林业大学为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举办的图文展览

二、全国各地网上纪念报道干铎事迹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里,陈列着干铎的人物像及事迹

北京大学新闻网里(首页 北大人物)里,有介绍干铎的事迹

名人简历网里有介绍干铎的事迹

中共黄冈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网站里有介绍干铎父子的《红廉故事》

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档案馆里有介绍南林名师干铎

三、怀念干铎的展馆及雕塑

南京林业大学举办干铎先生诞辰120周年图文展

2009年,家乡武穴为弘扬干仕村的人文文化,纪念干铎、干仲儒、干国政、干炎林、干淑斌、干鹄等老一辈革命先贤,在武穴市委的亲自过问下,由政协武穴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工作委员会与武穴市教育局合编了武穴市文史资料第九辑文史资料《武穴名垸—干仕》


2012年3月,干仕村建起了全省第一个村级革命纪念馆,馆内展示了干铎干仲儒等革命先贤的事迹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干仕村建起了干仕村红色文化长廊供人参观

在武穴市余川镇红色印记展览馆里,不但展示了科学家干铎的事迹,还竖立了干铎塑像供人瞻仰

在干铎发现水杉利川的中国水杉植物园内,有干铎的塑像和他的简介

立于中国水杉植物园内的干铎塑像旁的干铎简介

立于中国水杉植物园内的干铎塑像

 
干铎是一本书,是一本值得让人细细品读的书。
他是一位学无止境的求知者。‌在追求知识和学习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在求学和深造的20年里,一直刻苦奋发;在工作之余还自学俄语翻译专著,成为学富五车、精通四门外语的科学人才。
他是发现水杉第一人。1941年10月,干铎在去川途中发现水杉,1948年4月水杉被确定为新种发表之后,干铎提出研究其生长情况的课题,将研究成果《水杉之树干解析》,发表于1948年5月刊行的中央大学森林学研究报告上。
他是一位热爱祖国、忠于革命的学者。干铎早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留日学生全体归国运动;1949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大学积极护校,迎接解放,并被选为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
他是中国当代森林经理学的开拓者。干铎负责主编的《森林经营规划学》,被林业部教育司确定为高等林业院校教学用书;他主编的《中国林业技术史料初步研究》一书,这是中国当代研究祖国林业遗产的较为完整的一本专著。
他是一位忠诚的社会活动家。干铎曾担任过全国政协江苏省政协委员、常委,江苏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常委,九三学社南京分社第四届主任委员等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突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时间紧,加之本人学识浮浅,在内容设计和组织撰写材料上,难免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还请参观者提出批评与指出。为筹建本纪念馆,得到了南亰林业大学博物馆顾炜江馆长、周主任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干铎孙儿干群、孙女干时燕等为建此馆提供了大量图片和资料,以及干铎相关遗物。在此,特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鸣谢:
武穴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武穴市老区建设工作促进会
中共武穴市余川镇委员会
武穴市委档案馆(市志研究中心)
武穴市红色文化研究会

干仕村党支部
2024年10月




图文:干海波

编辑:王琅城

责编:胡鑫

审核:符当



“美丽余川”面向全镇长期征文,推出八大宣传系列:旅游系列、文化系列、故事系列、先进系列、活动系列、发展系列、献礼系列、文明系列,着力打造美丽余川、平安余川、红色余川、生态余川、古韵余川、幸福余川六大特色专栏,持续擦亮余川品牌,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为1354777806@qq.com





世界那么大

扫我带你去看看






美丽余川
了解最新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