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历史长河中,曾在青岛留下过足迹的文人骚客不在少数,青岛也成为他们生命中或长或短的驿站。他们留下的文化承载着历史的风景和文化的意境,使得城市记忆有了纵深开阔的驰骋空间。
多少故居,烟锁小楼。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统照、赵太侔故居,听一听他们与青岛的故事。
📍观海二路49号
王统照(1897—1957)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和教育家,新文化运动先驱。
1927年,王统照举家迁居青岛,先后任教于铁路中学和市立中学。王统照故居位于观海二路,观海山西麓,王统照将其命名为“观海楼”。
砖木结构,因应地势、高低错落。卵石墙基,水刷墙面,红瓦坡顶,有木柱挑廊。故居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他主导创办了岛上最早的现代文学期刊《青潮》月刊,为青岛新文学开辟了一方新天地。这是青岛本地作家在现代文坛上的第一次群体亮相,标志着新文学在青岛的第一个历史高度。
王统照与青岛渊源颇深,视青岛为第二故乡。1927-1937年、1945-1950年,他都在青岛居住。自1927年移家来青,其寓所观海楼就成为青岛新文学力量的聚集处。他有着很强的本土意识,为青岛倾注了大量笔墨,极大地丰富了青岛城市记忆。
作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王统照主导开拓了青岛本埠文学,并屡屡创获杰作。与此同时,他热情扶植文坛新秀,为青岛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之中,臧克家、吴伯箫、王亚平、杜宇、孟超等人均深得其惠。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就是在王统照和闻一多的帮助下出版的。
20世纪30年代,王统照虽未入国立山东大学,但与老舍、洪深、赵少侯、黄公渚等知名教授甚为投契,聚合了大学内外的文化人物,深刻见证了彼时青岛文化高峰的形成与演变。
1935年夏,他与老舍、洪深、杜宇等形成十二同人团体,创办文学副刊《避暑录话》,提供了多篇作品,书写了具有历史性的同人文学之光,呈现出青岛文化史上极具魅力的一章。
📍龙江路7号乙
赵太侔(1889—1968)中国戏剧家,现代教育学家。
砖木结构的赵太侔故居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约7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0平方米。花岗石砌基,黄色水刷墙,经典的红色瓦顶上开方形老虎窗,是一座典型的欧洲田园风格别墅。现为市南区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赵太侔和太太俞珊喜欢招呼学者们到家中做客,这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知名文人学者“坐而论道”的身影。
因而,其龙江路7号的住所既是一处“会客厅”,也是一个激起后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老舍先生在创作《骆驼祥子》时,是否曾在这间房中“灵光乍现”?梁实秋先生创作出版《文艺批评集》时,是否也在这间房内有过思想的碰撞……
1930年至1932年,赵太任国立青岛大学教授、教务长;1932年至1936年、1946年至1949年两度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教授
© |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
他主持创立了中国海洋水产教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大学本科院系奠立了青岛海洋科学城的未来发展之基。作为中国戏剧史和教育史上一位坐标式的人物,赵太侔倡导国剧运动,培养艺术才俊治校理教;其办学理念、经验和成果,是中国戏剧、高等教育领域珍贵的财富。
名人故居似繁星般散落在青岛老街
串联起来
如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文学史
绿树四合,红瓦映空
名人故居留驻的岁月屐痕
在微风中穿梭于巷弄
在树叶的沙沙声中蔓延生长
往期回顾
—END—
丨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青岛市文旅局新媒体矩阵
快来关注呀!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