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留子的拖延症晚癌没救了:是病症,还是只是跟不上节奏?

2024-10-09 23:50   英国  






拖延症

是病症,还是只是跟不上节奏?

OVERVIEW

新学期伊始,相信大家都会满怀希望地制定新计划,安排满满的日程,试图让每一天都充实而高效。然而,现实往往是,许多人因为拖延而未能实现预定目标,并由此陷入焦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拖延症早已不是某个地方的独特现象,它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尤其对留学生而言,文化冲击、语言障碍、社交孤立等客观因素无形中加重了拖延的倾向。而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完美主义、情绪调节障碍和自我效能感不足等因素则进一步对目标的实现形成了制约。


尽管我们能在网络上找到许多应对拖延症的有效策略,但今天我们并不打算讨论这些工具性方法,而是想从自我探索的角度,探讨拖延症是否真的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一种“需要被根治的病症”?我们真的需要去“治愈”拖延症吗?


拖延症与慢节奏

在讨论拖延症时,我们通常将它与将任务推迟到最后一刻等同。然而,拖延症与“慢节奏”的工作方式其实存在本质差异。拖延症往往伴随着焦虑感和紧迫感,是一种应对压力的回避行为,而“慢节奏”则是更有意图地以自己的节奏处理事务,不带有强烈的时间压力。这种节奏可能看起来较慢,但却更加符合个体的认知和心理节奏。


许多留学生在适应新文化和语言时,面临着比国内学生更大的压力。根据一位留学生朋友分享的经历,她在DDL上总是显得“慢半拍”。面对4000字的论文ddl,却在截止12个小时才开始写,由于时间不足,匆忙完成任务,工作质量也不尽人意。



但有的同学,虽然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迅速完成作业,但依旧有着自己的工作节奏。一位学习艺术设计的留学生朋友在创作过程中也常常显得“慢半拍”,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更晚开始动笔。然而,这种看似拖延的行为其实是她独特的创作流程。有时候他需要更多时间沉浸在创意过程中,灵感的积累对他至关重要。因此,虽然她的作业常常晚于其他同学完成,但最终的成果往往更具深度和个性。


所以,慢节奏并不等同于拖延,而是一种符合个人节奏和创作方式的策略。对于许多国际学生来说,适应新环境、新语言的压力已经让他们倍感焦虑。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这种慢节奏等同于拖延,并强迫他们加速赶上外部节奏,可能会忽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和自我表达。


社会规训与拖延愧疚感

当你发现周围的朋友成绩更高、实习经验更丰富时,焦虑感会悄然产生。完美主义常常是导致拖延的主要原因。完美主义让我们对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而当我们的产出无法达到这些标准时,拖延便成为应对焦虑的一种方式。最终,任务往往在截止日期前仓促完成,质量不如预期,还进一步加深自我怀疑。



此时,大多数人会选择与拖延症“作斗争”,视它为一种需要被根治的疾病。然而,拖延症并不应被简单地等同于病症。我们害怕疾病,因为它通常意味着生理上的损伤和死亡。但拖延症背后的问题更多是社会价值导向对个体责任的制约与个体羞耻感

羞耻感是社会文化控制个人的重要的心理机制,而利用拖延这种羞耻感。人们将来自外在的社会规范的限制。转变为内在的自我压迫,自我限制,这会强烈地抑制人的元认知和反思功能。使人无法思考和解释自己的情绪,而是直接认同了某种规范。


在当今的“996”内卷时代,高效的时间管理和自律被视为必备技能,特别是那些想要在学术或职场上脱颖而出的人。换句话说,要想在这个游戏中胜出,自我剥削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维持这种分工体系的正常运作,社会规范和工作伦理要求个体延迟享乐,投入到不间断的生产中去。


因此,一旦我们开始拖延,内心的工作伦理便让我们感到羞愧,甚至觉得自己在拖累集体,害怕被淘汰。拖延症背后的羞愧感,实际上源自于社会建构的压力


拖延:失败的信号还是自我探索的契机?

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如何应对拖延症的帖子和建议,诸如监督、规划等手段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它们也助长了“拖延=失败”的社会化观念。这种对拖延症的规训,使得个体不得不严苛自律,以求最大化个人价值,融入资本逻辑。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令人焦虑的往往不是拖延本身,而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拖延的背后,隐藏着人们对自我的否定和对责任的逃避。在不确定的现实面前,更多的人会选择妥协,接受现成的身份来缓解焦虑,但这样做也意味着丧失了探索自我的机会。


因此,不拖延并不一定比拖延更好。严格的计划、外部监督虽然能够帮助我们完成任务,但也剥夺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有时,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并不意味着我们活得更自由,反而可能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自我。而当我们未能完成社会所设定的目标时,拖延症背后反映的自我冲突,恰恰是探索自我认同的重要信号。


面对拖延

找到真正的自我?

许多人怀念中学时期的单纯生活,那时,只要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就能轻易获得满足感。然而,这种满足感往往是以严格的社会规训为前提的,忽略了个体的真实兴趣和内心激情。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反而可能使自我认同变得狭隘,将成功与失败简单地限定在某些固定的标准与价值观中。这样做的结果是,自我概念变得僵化且脆弱,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一旦外界的认可减少,个体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便会随之动摇。这种高度依赖外界评价的自我认同,其实极其脆弱。


然而,自由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在追求自由、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个体同样会遭遇挫折。自我发现的道路并不比拖延带来的焦虑轻松,甚至可能带来更深层的内耗、焦虑和自我质疑。这条路上所面对的风险与矛盾,或许并不亚于拖延所造成的后果,有时甚至更为复杂和剧烈。


在英国留学的几年里,许多同学在学术和自我探索中都有着不同表现。有些人虽然论文写作或学术成绩不够理想,但在体育上却展现了极大的天赋——无论是球类运动还是马术,他们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样,有些同学虽然在数学等科目上遇到了巨大困难,但他们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却表现相当出色,尤其是在平面设计、摄影等方面,获得了导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尽管他们的学术表现未必突出,但这些体育与艺术上的成就,同样是一种自我表达和能力的体现



这让许多人深思,是否应当仅从学术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能力与价值?学术评价往往重视内容的深度和规范性,却可能忽略了其他形式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而即便学术上的标准未能充分认可某个作品,而引入多元的标准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其中的独特价值。通过这种方式,个体能够在面对外界评价时,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内在自尊,不轻易接受他人的评判,将权威视为唯一的真理,而是从一个更为开放和弹性的视角去审视自己。



多元的自我概念不仅能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学术压力,还能让我们更健康地面对外界的评价。它为我们剥离自我认同与外界标准提供了空间,从而为个人的自尊与成长留出了足够的余地。


所以,当我们真正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时,我们还会有拖延吗?不排除一些畏难情绪,当一个人充满热情地追寻自己内心的目标时,焦虑与不安往往会减少更多吧。但畏难情绪的背后不也是自我认同的焦虑,在自我认同和外界期望之间找不到平衡?


因此,真正的解决之道不在于通过外在的强制去克服拖延,而是在面对内心冲突和不确定时,认真思考自己的真实感受,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拖延症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并非一种需要“治愈”的病症,而是一种信号,提示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索自我认同,并处理好内在的冲突。



在与拖延症斗争的过程中,慢一点并不意味着输掉了比赛。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才能真正获得内在的满足与幸福,从而不再轻易怀疑自我


END

排版|李凡康

文案|王明昱

校稿|王震豪&Loopy

审核|毛盛艺



记得点点关注哦!更多资讯都在云计划~


全英华联
全英华人学生联盟 (UCSUK) 官方公众号。全英华联公益板块及总部信息平台发布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