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六:驱赶穷困 迎接富足

职场   2025-02-03 20:23   江苏  

在中国传统年俗中,大年初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日子,既有辞旧迎新的寓意,也有为新年事业生活祈福的习俗。以下是几个主要习俗:

1. 送穷日

主题:驱赶穷困,迎接富足。

形式:大扫除、倒垃圾(称为“送穷鬼”)。送穷”习俗反映了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人们会将初一到初五积攒的垃圾彻底清理,象征送走贫穷晦气。

典故:源自唐代“送穷节”,传说“穷神”是颛顼之子,喜欢破衣烂衫,送走他寓意摆脱贫困。

2. 开市大吉

商家习俗:许多店铺选择初六正式营业,因“六”谐音“路”,寓意“六六大顺”。老板会大扫除、放鞭炮、祭拜财神、贴红纸,祈求新年生意兴隆。

3. 祭拜厕神

特殊信仰:部分地区(如安徽)会祭拜厕神紫姑(司厕之神),祈求家宅平安、祛除污秽。

方式:简单供奉香烛或食品于厕所旁。

4. 外出踏青

寓意:初六被称为“马日”(“一鸡二狗…六马”的顺位),古人认为此日宜出行。人们会到郊外走动,称为“踏马头”,象征新年“路路畅通”。

5.吃吉祥食物

驴打滚:北京等地有吃驴打滚的习俗,寓意“滚走穷气”。

煎饼:部分地区摊煎饼,象征“熏天”(用煎饼的烟气熏走晦气)。

趣味延伸:

初六的“送穷”与初五“迎财神”形成呼应,构成“先送穷,后纳财”的完整逻辑。一些地方还会用纸扎“穷船”,放入垃圾一起烧掉,更具仪式感。

这些习俗体现了古人通过象征性行为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至今仍为年味增添了一份文化意趣。


精彩海门
弘扬社会新风 宣传江海新貌 传播实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