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文化   2024-03-07 23:38   埃及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作者:[英]齐格蒙特·鲍曼


鲍曼的《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是一本卓越的社会学批判性著作。
本书试图厘清,在生产者社会和消费者社会,“穷人”是如何产生的,社会如何对待穷人,出路究竟在哪。
生产者社会和生产者社会的价值观—工作伦理
什么是生产者社会,这种社会是如何对待穷人的?
生产者社会是一个社会经济学的概念,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第一阶段,即工业化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在英国发动,之后向整个欧洲大陆及北美传播。到了19世纪初,整个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生产都已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到机器工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生产者社会有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厂,而每个健全的人都应该参与工业生产。为了解决工业化所需的劳动力问题,将尽可能多的人纳入工厂体系,工业化社会的顶层设计者们开始在社会上推广一种工作伦理,一种生产者社会的价值观这种工作伦理的核心思想是工作即正义。人活着就应该工作,不工作是一种罪,也就是说,工作伦理是工业化社会为了最大程度的推动生产而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它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让劳动者能被动的完成由他人设置和控制的任务,更加机械的训练工人,让他们渐渐习惯于不假思索的盲从,将自己化身为复杂机器中的一个,没有灵魂的小齿轮。其次是让人们把自己做的事和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分开。他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人们再关心尊严或荣誉,也不再关心感受或目的,只要全力工作就好,日复一日,争分夺秒,即使完全看不到努力的意义。这个过程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
宗教也推动了这种伦理的扩大,例如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阐述的,新教徒将努力工作追求财富视作天职,将职业视作荣耀上帝的体现。由此宗教伦理和世俗伦理(工作伦理)有了某种亲和性,并且由此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这种工作伦理为主导的社会中,社会如何看待穷人,如何对待穷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生产者社会将穷人基本等同于失业者,暗示贫穷是懒惰不努力的结果。
在这样的社会,应对贫穷的方式是诱导穷人去工厂工作。在必要时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命运。工人虽然赚的不多,但总比失业者好些,所以不算穷人之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社会提出,向无收入者提供的援助应当符合最小化原则。说白了就是援助贫困人口的机构仅限福利院,而且福利院对穷人的救助只能保持在社会最低水平。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将真正的穷人和那些为了逃避工作而伪装成穷人的劳动力去给他,让人们但凡有一点劳动力就会去工厂干活。而在做出这个无奈选择的同时,这些工人还能获得一点心理安慰。因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告诉他们,无论生活多么悲惨,只要它是由劳动报酬制成的,就具有一种道德优越性。
当然,工人们走进工厂工作,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挣大钱。对于走进工厂出卖劳动力的穷人,资本家们还创立了一个仅供生存的薪酬。就是把薪水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工人们只能靠它活到第二天的黎明,除了继续辛苦工作,他们别无选择。这个残酷的原则还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那就是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穷人往往安于现状,不会为了更多利益而拼命工作。因此,他们的工资能维持生存就可以了,如果给他们高工资,他们就会迷失于无所事事和聚众闹事。
消费者社会和消费者社会的价值观—消费美学
什么是消费者社会,这种社会是如何对待穷人的?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陆续进入现代化社会的第二阶段。从生产者社会转变为消费者社会。由于科技与全球化的发展,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资本家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但是人还是有用的,有用在哪呢?
人不再是用来生产,而是用来消费。今天的发达经济体几乎很少再面临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反而是产能过剩让人头疼。如果不能刺激消费,就没办法继续生产,那经济就无法继续增长。因此,每当经济出现状况,不管是产出下降,还是缺少订单,都会被归咎于消费意愿不足,仿佛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的途径就是消费者不断的购买,和连绵不断的消费意愿。
然而一个人为什么要不断的消费?当然消费可以满足欲望,但是这种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于是消费市场想出了一招,就是不断刺激人们的欲望,在人们旧的欲望被安抚之前,激发出他们新的欲望。
鲍曼指出,当今的全球趋势就是通过大幅减少产品和服务的寿命,以及提供不稳定的工作,将经济导向短周期和不确定的生产,以不断的增加消费。这就是消费者社会。
生产者社会为了最大程度的推动生产力,创造出了工作伦理消费者社会为了最大程度的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也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消费美学。一种哪些是值得消费的,应该消费的的价值观。
并且把消费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联系起来。情人节应该为爱人消费鲜花礼物,浪漫大餐,不然如何表达爱意呢?女神节应该奖赏自己,购买新的装备。露营流行起来,自己也应该体验体验,不然自己的生活是否就是一潭死水,缺乏新意和惬意?春节到了,阖家团聚,周围许多人都向长辈和晚辈们派送红包,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加入,不发或者发得少了,是不是就是不够孝顺,或者丢掉面子?如此等等,消费美学已经侵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地被它影响,难以逃脱。
这也是许多社会学家,如马尔库塞等人所说的消费异化
那么,受过高等教育、外表光鲜亮丽、追求着中产的品味和生活方式,虽然已经工作了几年,但几乎没有任何积蓄可言的许多新都市人,算新穷人吗?工资低,工作不稳定,经常买买买,几乎月光,甚至负债的人算新穷人吗?
这些都不算,非但不算,这些反而是消费者社会最喜欢的成员,因为一直在消费,促进了消费者社会的活力。
那什么是消费者社会的新穷人呢,失业者不再是消费者社会的穷人,而是不消费的人,或者缺乏消费能力的人。
消费美学将美好生活建构成有各种消费串联起来的丰富多彩的消费选择,出国旅行、热气球、潜水,宝马,奔驰,大房子,各具特色的服装,千变万化的美食,各种流行的消遣,露营、滑雪、医美、健身等等等等。
于是缺乏消费能力的人是无法享受到这一切的,注定与消费美学所倡导的美好生活无缘,进而体会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压力。而不断的消费,收入长时间赶不上支出,也会很快沦入新穷人的行列。消费者社会的普通大众时时刻刻都面临变成新穷人的威胁。
而消费者社会的新穷人处在更危险的境地。在生产者社会,穷人被定义为劳动力的后备军,穷人依然是有用的。富人们把他们赶进工厂,用道德的、经济的或者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们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剥削和榨取他们身上的劳动力。而只要穷人有一份工作,他们就能有一种尊严感。
而在消费者社会,穷人成了不消费的人,今天的经济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穷人不管愿不愿意参加生产,都丝毫不会影响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家的利润。在资本家眼里,生产者是临时的、可替换的、用完即弃的,重要的是消费者。一个人如果不消费,就没有了价值,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穷人成了完全没有用的人。
消费者社会的穷人是多余的、不被需要的,他们不能增加社会的财富,而只能增加社会的负担,那么他们会受到怎样的对待?鲍曼表示,现代化的一个本质属性,那就是对秩序和规范的奉行。秩序和规范看上去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会鞭策人们去改善现实,获取进步,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规范的甚至有害的事物,就应该驱逐和排斥,就好像园丁会毫不犹豫的消除掉杂草和害虫。既然消费者社会已经将穷人设定为无用的人,那穷人就会遭到排斥和消除。
穷人被排斥于主流群体之外,经过工作伦理和消费美学价值观的接连洗礼,人们不再追问穷人背后的故事,直接把穷人视作没有能力的人,并将通过各种报刊文学影视作品暗暗地将底层阶级同暴力、犯罪、懒惰、贪婪、愚笨等负面描绘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刻板印象。
甚至有学者可以毫不讳言的表示,人们为穷人提供了许多机会,但穷人们拒绝接受。因此,社会政策必须公正而坚定的抵制消极的穷人,直到理性被重新唤醒,直到他们自身土崩瓦解。
鲍曼指出,这些说穷人们咎由自取、无可救药的言论,让社会大众逐渐卸下了对于穷人的负担,让人们觉得自己不对穷人的困境负有任何责任,不再因为背弃了自己的道德义务而内疚。
于是,在社会公众的概念中,穷人不再只是无用的,还成了有害的。鲍曼在书中这样写道,依赖救济的人和毒贩、强盗、杀人犯之间,只有一条能够轻易跨越的界限。帮助穷人不再是道德义务,警惕、防范、消除他们的威胁,反而成了一种道德责任。
由此可见,穷人的产生的根源其实是其所处的社会,穷人所面临的处境则取决于其所处社会形成的价值观。
而如何解决穷人所处的困境,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
也许解决之道就存在于社会上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吧。

文荒拯救者
每日推荐完结好文 ❀有喵君,不文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