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全国人民都知道武进这个镇多好玩了》
CCTV1晚间新闻频道播出报道
将镜头对准武进区湟里镇
湟里创新乡村消费打造
“一村一特色”新图景的文旅实践
被全国人民知晓。
“新潮”的咖啡遇到带着“泥土气”的乡村,瞬间激活了乡村消费力。相比城市咖啡馆,湟里镇的村咖环境更具“反差感”,大树下、小河畔、稻田旁,在树屋里、石凳上喝一杯咖啡,是仅有这“里”能享受的独特体验。
除了各式各样的村咖
获得过常州市非遗认证的湟里牛肉
也是本地美食文化的实力担当
《央视关注!武进旅游热出圈!》
武进凭借太湖再度“出圈”
太湖湖心区首达Ⅲ类水标准
《央视报道,嘉泽花市实力出圈!》
CCTV2财经频道播出了
《“龙”年上新了!甲辰龙年将至 “龙”年货热度大增》
开篇精彩报道作为年货大热的
“年宵花”热销盛况
2024年1月中旬
嘉泽夏溪花木市场“年宵花市”火热开市
20日—28日
嘉泽镇党委政府与花木市场
联合打造“花木澜”出圈计划
成功引来各方强势关注
2月8日晚
央视《新闻联播》
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
凭借着“介宜阳之邑,通南北之衢”的交通优势
商贸业兴起
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杨桥庙会应运而生
如今
依托这场跨越千年的庙会
不仅众多非遗文化得以传承
让更多古村古镇借助非遗“火”起来
让更多非遗文化在乡村“火”下去
年年岁岁中
民俗与乡愁双向奔赴
记录着来时的印记
也聆听着时代的足音
《武高新跑进央视首秀!》
作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板块
武进积极把握时代风口
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
“武进制造”跑进央视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特别节目《2023新科技》播出了《槽式光热发电站》节目,介绍了国家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100兆瓦/10小时储能槽式光热发电站背后的先进技术。
3月10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
《能源浪潮》迎来收官之作
——第五集《鼎新未来》
由武进国家高新区新能源代表企业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研发制造,掌握智能控制、物联网、大功率定制等核心研发能力的企业,作为“亚洲数字能源独角兽”,打造了用户充电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形成了“硬件+软件+服务”的业务模型,并在移动能源领域提出了“云管端”业务形态,现已发展为我国主流的民营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星星充电”为其核心品牌之一。
《武进这所学校,登上央视荧幕!》
4月10日
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新闻栏目
报道了江苏各地学校特色春日课
武进区实验小学“拓春”课程
登上央视荧幕!
《武进这名烧烤小伙被央视点赞!》
4月27日
央视新闻频道完整播出了
武进马杭的烧烤小伙
斯依提艾孜孜·努尔麦提
斯依提艾孜孜·努尔麦提见义勇为、常州市民双向奔赴等相关视频在今日武进抖音号、视频号平台播出后,目前浏览量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克西视角、新华社快看、江苏新闻、浙江新闻姐、新疆日报、兵团日报、喀什融媒等全国各大官方媒体也纷纷转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感动了众多网友,网友们纷纷点赞。
《太湖湾音乐节又又又上央视了》
《武进黄金周!央视重磅!》
今年5月、10月,太湖湾音乐节举办得如火如荼,来自天南海北的乐迷前来赴约,各大媒体也将目光转向这座“青春乐都”,可谓是赚足了眼球。
自从太湖湾音乐节创办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每届都能吸引超十万名乐迷,核心吸引力就是超强的参演阵容和多样的音乐风格。
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关乎实力,更关乎诚意。早在2023年,太湖湾音乐节就实现了乐迷口中的“铁头湾”到“暖心湾”的华丽转身,今年从场地环境设施、安全监控系统、后勤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再次升级。
为了给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停车等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湾镇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做足预案,每天有超过1000名志愿者与500名警力在现场护航,只为交出让游客满意的“答卷”。
《武进防洪,上了央视!》
受连续降雨影响
《刚刚!武进又上央视!》
武进节水企业登上央视
创响新时代
共享新机遇
8月13日至15日
2024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在武进举办
《武进,上央视了!》
《全球最大!武进又上央视!》
10月16日
CCTV13午夜新闻报道了
我国自主研发的
全球最大打桩船油缸在武进下线
实现了超大超长油缸国产化替代
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油缸是大型打桩船的核心部件,在大型桥梁、海上风电建设施工中,要先把多根钢管打入水底,形成桩基,而承担这个任务的就是打桩船。打桩船由船体、桩架、油缸三部分组成,船体是平台,桩架是支撑,油缸是动力。油缸运行带动桩架角度变换,在打桩船中起着关键作用。
《武进新闻上央视了!》
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卢彦名从日本征集获得了2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相册,其中有部分照片首次曝光。
这是一张军官合影,背景是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照片中的人都是当时碇泊场司令部的职员。
卢彦名告诉记者,关于南京碇泊场的史料很少,这处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的侵华日军机构,不仅负责日军部队的后勤保障,还参与了一项重要的隐秘任务,那就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毁尸灭迹”。这张照片的首次曝光,不仅印证了南京大屠杀后侵华日军“毁尸灭迹”的史实,也成为这段历史的又一铁证。
这本拍摄于1938年南京沦陷时期的相册,一共有73张历史照片。除了展现南京碇泊场全景外,还记录了日本甲级战犯、1938年2月接替松井石根出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的畑俊六视察南京港的情景。另一本相册里则是150多张南京沦陷期间侵华日军拍摄的中国守军在南京建设的防空设施的相关照片,照片中的不少防空设施,如珠山弹药库、青龙山监视哨等属于当时南京的绝密工程。
记者:宋祎凡
编辑:蒋欣彤
审核:陈伟强 鞠燎原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武进
(微信号:wjrb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