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展厅里,有一件布满弹孔的毛衣。
这件色泽灰暗的羊毛背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国家一级文物。背心上有7处弹孔、斑驳的血迹触目惊心,参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它的主人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冯铿。1931年的一个寒夜,她穿着这件本是为爱人许峨亲手编织的背心英勇就义,倒在了黎明前。
冯铿,原名冯岭梅,1907年生于广东潮州。
眼见封建压迫民不聊生,爱好文学的她以笔为枪,投身革命洪流,为此还舍弃了自己原本诗情画意的名字,改名为冯铿。
她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学习,随身总是带着一只放着书、稿的小藤篮,写文章、印传单、出刊物填满了她的课余时间。手中的笔成了冯铿对抗黑暗的武器,一篇篇充满战斗激情的作品跃然纸上。
冯铿手稿
在学校排演话剧的时候,冯铿遇上了同样有着爱国热忱的许峨,两人结为夫妻。
1927年,高中毕业后,冯铿跟爱人许峨(《岭南民国日报》记者)到潮安县一所小学当教员。她积极学习与写作,立志要成为作家。但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时代的血风腥雨击破了她的美梦,不得不离校弃家逃亡。
不久,南昌起义后南下的贺龙、叶挺部队分别占领了潮州和汕头。虽然仅仅七天时间,但冯铿感到十分兴奋,她亲眼看到了工农革命武装的力量。
为了追寻时代的步伐,1929年春,冯铿和许峨来到上海。同年5月,冯铿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她与50多名进步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1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正在秘密开会的冯铿等人被突然冲进来的上海租界巡捕带走,后被押至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
2月7日这天深夜,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身穿深色羊毛背心的冯铿和战友们被押往刑场。面对敌人的枪口,他们高唱《国际歌》,喊起“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枪声响起,冯铿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
为纪念冯铿及一同牺牲的烈士,鲁迅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1950年清明节,人们在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附近挖掘出烈士遗骸遗物。其中,有一件尚未腐烂且留有弹孔的羊毛背心。一旁的许峨一眼认出,声音颤抖地说:“这就是她,这就是他们。”
因为这件羊毛背心是冯铿一针一线为他编织的。尽管许峨十分喜欢,但他执意要冯铿自己穿上御寒。原本寄托爱意的毛衣,成了夫妻二人生死相认的见证。
7个弹孔饱含着生离死别的哀痛
也诉说着
共产党员矢志不渝、
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勇毅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