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支笔“写”就传奇人生!浙江日报老总编郑梦熊同志逝世

时事   2024-11-12 22:39   浙江  


据新华社11月12日消息: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郑梦熊同志,因病于2024年10月16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岁。


2000年11月8日,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过上了第一个记者节。这正是郑梦熊担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时,在广泛征求新闻界的意见后,建议把每年11月8日定为记者节,并经国务院批复同意。



郑梦熊,1933年6月生,浙江江山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8月至1961年2月先后任共青团建德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青年报社编委。1961年2月至1990年2月先后任浙江日报社农村组组长,编辑部办公室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辑,总编辑等。1990年2月至1996年10月先后任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究会会长。1996年10月至2001年3月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2001年3月至10月任中国记协副主席。


郑梦熊是中共十五大代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用一支笔“写”就传奇人生


郑老干了一辈子新闻工作,从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到中国记协,从农村特约通讯员、记者到总编辑,五十年的写作经历,“写”就了他的传奇人生。


1933年,郑梦熊出生在江山县城关镇一个教师家庭。在江山中学读书期间,他思想进步,是江山第一位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学生,也是江山中学第一任团支部书记、城关镇文教界第一任团总支书记,还以学生的身份参加了江山县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

1951年,他随衢州地委农村工作组下乡,在开化县龙山底山甸村驻村蹲点。1957年,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7年的农村工作,郑梦熊养成了“爬格子”的习惯,常常利用晚上写稿子,向报社投稿。一篇篇真实记录农村新风、农家新貌、农民新事的新闻报道,在《浙江日报》、《浙江青年报》等媒体频频刊出,不久郑梦熊便被报社聘为农村特约通讯员。

1958年,郑梦熊被《浙江青年报》“相中”,从此走上了新闻岗位,当上了记者。

1961年2月至1990年2月,郑梦熊先后任浙江日报社农村组组长,编辑部办公室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辑,总编辑等。

郑梦熊 资料图。图源:江山新闻网


每次下乡,都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劳动中进行采访。有一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他却到绍兴一水利工地采访。在工地上,看到大家都忙着挑泥,便提出一起劳动,劳动完休息时再采访。当地一名干部叫农民把活停下,让郑梦熊先采访,好早点回家过年,郑梦熊婉言谢绝了。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郑梦熊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报道。1990年2月,中央调他到《人民日报》社任副社长,他经常以普通记者的身份去采访。有一次,郑梦熊到绍兴出席一个会议。散会后,他没有去观赏绍兴的风景,而是往农村基层跑。他与报社驻浙记者袁亚平采访了多位乡村干部、普通农民,很快写出了《可敬的“傻书记”》通讯稿,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后来,他到山东省菏泽地区出差,听说当地乡镇干部作风好,便“微服私访”,采写出《菏泽乡镇干部新风》的报道,并配发短评《“五不”得民心》。

笔耕路上不停步。郑梦熊除了采写新闻报道外,还为《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报刊撰写新闻工作论文。2000年6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郑梦熊专著《报海求真》,收录了他多年来撰写的做好新闻工作经验的55篇论文,这是他办报心血的结晶。


1996年10月,郑梦熊从人民日报社调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主持中国记协的全面工作。

2000年11月8日,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天,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过上了第一个记者节。这正是郑梦熊担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时,在广泛征求新闻界的意见后,建议把每年11月8日定为记者节,并经国务院批复同意。

2016年,在接受家乡媒体专访时,郑老说,自己的座右铭是——认认真真学习,兢兢业业工作,俭俭朴朴生活,老老实实做人。他还送给新闻界同仁四句话:舆论导向要把正,改革创新争先进,深入实际写精品,清白做人受人敬!




更多新闻


来源:新华社、浙江日报资料、长安街知事


编辑:吴桑
关注!

浙江新闻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