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不懂规矩要吃亏,一定要这样做,为家人收藏!

文摘   2024-11-07 06:03   浙江  


立冬,正是进补养身、蓄积能量的黄金时期。

2024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初七,06:19:49,星期四,喜迎立冬!
《立冬》中提到:“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立冬之日,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按下了暂停键。
此时,正是进补养身,蓄积能量的黄金时期。
我们不妨顺应自然界的闭藏之规,秋收冬藏,以敛阴护阳为核心,养护好身体。
为大家献上最全的立冬养生秘诀,愿大家在这个寒风渐起的时节,也能无病无痛,安稳度过寒冬。
立冬养生,“三藏”原则
一、藏阳:早睡晚起,养精蓄锐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讲:“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睡,是以冬眠的状态,养精蓄锐,养护阳气;
晚起,则是为了凝固阴精,避免扰动阳气。
立冬之时,夜幕降临,万物归宁,我们需顺应自然,早睡晚起,以饱满姿态去迎接新的一天。
当然,许多老年朋友有早起晨练的习惯,最好在太阳升起后再起床,避寒就温,谨防寒气侵袭,以免损耗阳气。
二、藏水:补水有道,滋养身心
民间有谚语说:“立冬之时,饮水也有补。”
立冬时节,燥气仍未完全散去,空气湿度小,使得人体更容易缺水。
此时,藏好水分,保持水润变得尤为重要。
营养学家建议,一般每日补水应在2000~3000毫升之间。
当然,这个数量也不是绝对的,因人而异,根据身体选择合适的量最为适宜。
喝水时,可以适量加入一些蜂蜜,既能增加口感,又能起到滋润的作用。
三、藏神:调节情志,怡神养性
《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日常的生活,应当含而不露,遇事冷静,宠辱不惊,从而让阳气得以潜藏。
闲暇之时,与家人、朋友相聚,分享温暖与笑声。
每一顿晚餐,每一杯热茶,都是和亲朋叙旧、放松身心的好时机。
我们不必急于忙碌,沉醉在宁静的时光,也是一种养性之道。
立冬养生,三注意
一、吃一冬
冬瓜:清火解燥
步入冬日,天气干燥,加之大量的进补,使得人体心火旺盛,胸中烦闷难舒。
此时,冬瓜便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清火良伴。
它能够清热利尿,消肿去火,拂去我们体内的燥热。
不仅如此,冬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让身体更加轻盈。
当冬日里的内火困扰着你时,不妨来一碗清淡的冬瓜汤。
二、喝二样
1.姜枣茶:暖身祛寒
冬季寒风凛冽,人体易受寒气侵袭,体内阳气相对空虚。
而姜枣茶,正是清除这些陈寒、浊气的得力助手。
早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便出现了姜枣配对的方子。
生姜的辛温之性,能散寒入暖;而大枣的甘缓之性,能健脾补益气血。
二者一散一收,相得益彰,不仅能调和气血阴阳,还能暖身暖胃。
2.糯米粥:健脾温胃
糯米粥,又被称为“神仙粥”。
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讲:“糯米煮成汤,伤风感冒保安康。”
糯米性温色白入肺,能够补肺气,味甘入脾,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使气血充盈。
每天早晚各饮一次,连喝两天,气虚之症便能有效缓解。
二、防三寒
1.防鼻寒
秋冬之交,寒风瑟瑟,空气干冷,常感鼻塞,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不如采用“以寒制寒”的智慧,晨起或外出前,以冷水轻拂鼻翼,激活鼻黏膜的防御力。
同时,轻按鼻梁,从鼻翼至鼻根,由上而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鼻塞之苦。
此外,也佩戴口罩,甚至可以尝试融入中草药元素,自制特色口罩。
2.防肺寒
《医学源流论》说:“肺为娇脏,寒热皆所不宜。”
天气寒冷,凉风肆虐身体,使之发热怕冷、手足冰凉,让人苦不堪言。
我们不妨尝试食补,比如山药的滋补,白萝卜的通气,银耳的润燥,鸭肉的滋养……
这些食物,不仅鲜美,还能及时补充气血津液,为身体筑起一道抵御寒冷的坚固防线。
3.防腰寒
冬季冷风直吹,腰部易受寒,发凉发紧,疼痛袭来;加之身体劳累,许多人久坐久站,血脉郁结,难以畅通。
我们可以尝试搓腰法:
将双手对搓至温热,轻轻按压腰眼,随后沿着脊椎缓缓向下搓至尾椎,一遍50至100次,早晚各一次。
此外,上午9点或下午5点,阳光温柔,是晒背佳时,能助腰背部阳气升腾。
每次晒背约30分钟,暖而不燥,恰到好处。
立冬养生,三秘诀
一、补阳气,适当炼体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立冬至,人体代谢渐趋徐缓,御疾之力亦随之削弱。
此时,适时适量的锻炼,能够温煦身心,畅达气血。
选择日出后或下午时段进行锻炼,既能避免清晨的严寒,又能防止出汗后受寒邪侵袭。
而运动之道,在于微汗而不淋漓,避免气血耗损,伤及根本。
以静态为主,如太极拳、散步、瑜伽、慢跑等,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会让人感到过于疲惫。
二、补肾气,御寒滋补
肾,五行为水,偏爱咸味,而心,则钟情于苦味。
若我们贪恋咸食,肾水会压制心火,让心阳变得虚弱。
冬天饮食需遵循“温补” 的原则,少吃咸,多吃苦。
阳气偏虚者,可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温热食材;气血双亏者,则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滋补佳品。
同时,也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热性食物,以免引发体内的“火气”,导致阴虚。
三、放松身体,按揉三穴
1.大椎穴:益气养血
大椎穴,位于后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是督脉的重要穴位。
按摩方式:平稳呼吸,深吸气时用食指重按穴位,呼气时缓缓放松,重复十次,每次约一分钟。
按摩作用:益气养血,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舒缓身心,减轻焦虑情绪。
2.肾俞穴:培补肾元
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式:将双手手心搓热,迅速贴在肾俞穴上,沿脊椎两旁向臀部方向快速擦动,一分钟80~100次,持续3~5分钟。
按摩作用:刺激肾脏血流量,改善肾脏血液循环,达到强肾护肾的效果,增强肾脏功能。
3.肩井穴:解毒止痛
肩井穴,位于颈肩之间,肌肉最为发达之处。
按摩方式:端坐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以揉动的方式继续按摩约2分钟,直到局部感到酸胀。
按摩作用:祛风清热,通经理气,缓解外感风邪引起的发热、无汗、身体酸痛等症状。
一夜寒风掠过大地,恰逢立冬。
今夜更添几分清寒,正是大自然的无声宣告:冬天,真的来了。
愿你在这个冬季,也能健康如春,心情如夏。
点亮“在看”,将这一份冬养生转发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为自己取暖,也为他人送上关怀与祝福。
请大家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国学生活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国学生活
【国学生活】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