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警惕马路“情绪杀手”

政务   2025-02-05 18:22   山西  

春节假期结束,很多朋友在假期中的饮食、作息等与日常区别较大,在节后通勤中易出现各种生理或心理不适的“路怒症”表现,进而对交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山西公安交警提示车辆驾驶人,可从提前调整作息、合理规划行程、做好车辆检查、途中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驾驶心态以及注意饮食健康等方面采取措施,共同保障节后道路出行安全畅通。

路怒症

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

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

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

来看两个案例



















































当白色小车从右侧车道超过绿色小车时,绿色小车驾驶人愤怒情绪爆发,不停加速追逐白色小车,结果驾驶不慎,直接撞上前方货车


















































▲两名小车驾驶人因变道相互别车,不仅险些剐蹭到正常行驶的车辆,而且下车后大打出手,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


路怒症成因有很多
生理因素是最主要原因
生活中除了交通堵塞外
每个人可能会遭遇职场竞争、人际关系不好
家庭不和谐、工作压力大等问题
这些因素都是诱发路怒症的潜在原因
同时与个人性格特质及修养有关系
有些路怒症患者存在冲动型人格

在驾车时会伴随攻击性驾驶行为



路怒症的表现

开车“骂人”成常态。

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


喜欢跟人“顶牛”,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车道。


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或打闪灯。


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等。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教授 赵晓华:谈到路怒症和交通事故的关系,从目前的表现来看,驾驶愤怒所诱发的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会比正常状态增加3倍到6倍之多,所以这也表明对引起交通事故的危害实际上程度是非常高的。


路怒症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损害自己与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

更容易导致驾驶人患上心理疾病

催生犯罪

对社会公共安全存在潜在危险

要知道的是——

 “行车安全关乎生命安全!”

 “驾车保持平和心态最重要!”

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驾车行为

适当考虑他人是否遇到特殊情况

要尝试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

用文明合法的方式处理问题、理性应对


























驾驶人该怎样调节情绪?
1、保持平和心态
开车时要保持平和心态,尽量营造舒适、放松的车内环境。在驾车途中心情烦躁时,可以打开窗户或放些音乐,转移一下注意力,或者咀嚼口香糖,也可提高司机的积极情绪及感觉。
2、设法缓解疲劳
在堵车时,还可以做些头部、颈部的按摩或舒展动作,缓解疲劳,松弛神经。
3、早点走,慢慢开
出行尽量提早,安排充足的行车时间,出行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别争先恐后,避免突发情况影响情绪。
4、排解不良情绪
在平时就学会为自己减压,排遣和释放紧张情绪,以避免将不良情绪带至车内。对于少数驾车时无法控制情绪,连续两周有严重的情绪失控、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的重症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帮助改善。
路怒症除了驾驶人自身心理因素原因
也会受到外部不文明交通行为刺激影响
因此预防路怒症
还需全体道路参与者共同努力
@全体道路参与者
👇👇👇


预防“路怒症”出行提醒


1、切莫分心驾驶,以免降低驾驶质量
分心驾驶不仅会使车辆行驶速度下降,减少对车辆操控的精准度,容易引发交通拥堵,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效率。同时分心驾驶时,驾驶人视线和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削弱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应变能力。

2、遵守法规安全驾驶,避免诱发冲突
不可强行变道。在变道之前确保有足够空间并且提前开启转向灯。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在当前车速较低但不具备超车条件时,应预留更长的跟车距离。驾驶过程中,应双手握好方向盘,勿做激怒其他驾驶人的手势,同时,要减少鸣笛。

3、谨慎驾驶,避免被动涉及冲突
如果遇到有路怒行为的驾驶人,要与其保持足够的距离,并尽快驶离,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如果确认被其他驾驶人跟随且具有愤怒驾驶行为,应及时报警求助,并鸣笛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不要轻易下车。

山西公安交警提示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为避免“路怒症”的发生

建议驾驶人保持平和心态

遇有不良情绪时

一定要整理好心情再开车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永远不要带着愤怒驾车上路

共同杜绝“路怒症”!

来源:山西交警权威发布

忻州交警
畅通公共沟通渠道,发布信息、互动交流沟通工作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