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比亚迪“强逼”供应商降价10%的新闻火了。老实说,降价几乎是必然的事。何况车企根据市场竞争需要,例行年度议价实在是家常便饭。
但就是这么一条常态的行业消息突然在网上发酵开来,一时间舆论导向了“口诛笔伐”比亚迪压榨供应商。
但慢慢我发现,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比亚迪联系的这家供应商叫Sensata(森萨塔),这是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阿特波罗的美国公司。可以说正因为“甲方”是比亚迪,“乙方”是森萨塔,这件事才会这么邪性。
扒了扒前因后果,个人的一些见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1)比亚迪与森萨塔的顶级拉扯
首先,如果森萨塔真的是一家可以随意“揉捏”的小供应商,这件事绝对不会爆出来。毕竟对于小供应商来说,比亚迪这样的巨头绝对是“衣食父母”。这种主机厂发给供应商的降价需求邮件,也绝对属于“机密文件”。一旦被爆出来,轻则影响后续合作,重则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很可能会吃官司。
森萨塔敢爆出来给比亚迪施压,绝对是因为“有恃无恐”。
说起森萨塔大家可能有点陌生,这家公司的前身是德州仪器旗下的传感器和控制器业务,后面被贝恩投资收购,成为一家独立的高科技公司,算得上是全球传感器巨头。
最近几年汽车往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森萨塔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利润常年稳定在30%以上,去年的利润更是做到了38%。对于这样一家巨头,别的车企哄着还来不及,更别说敢和它“硬刚”了。
那比亚迪为什么敢要求它降价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已经有更具性价比的国产供应商和替代方案。
这也是比亚迪一贯的做法,作为一家科技驱动型的企业,比亚迪当年让博世降价也是这个套路。哪怕你博世几乎垄断了ABS系统市场,但比亚迪有了100%自主知识产权的ABS系统,你要是不降价,我就自己干。最后博世直接把2000元一套的ABS 降到800元,后续整个国产车群体都从中受益。
所以这件事的本质,压根不是什么比亚迪“欺负”小供应商,而是国内企业从国际巨头口中抢利润。
当然了,比亚迪的目的肯定是降低成本,然后降价,然后抢占更多的市场。尤其是在别的企业“搞不定”森萨塔的情况下,比亚迪能够搞定,更是占据了先机。
能让那些躺着赚大钱的国际巨头把利润吐出来,让消费者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车,分给本土供应商和工人更多的机会,个人觉得是好事一件。
(2)颠倒的舆论,国内企业的原罪?
既然是好事一件,为什么这件事炒得这么厉害,最后甚至连比亚迪公关总经理李云飞都不得不出来回应呢?个人觉得,这就是国内企业要承担的“原罪”。
我们的舆论,往往很容易被人引导,最终成为抨击国内企业的武器,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如同李云飞所说,与供应商进行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比亚迪的动作是基于规模化的大量采购,价格并非强制要求,而是与供应商协商推进。简言之,一年一议,愿意做就做,大家协商。
不可能今年供货1万套是这个价,明年供货10万套还是一样的价。不仅比亚迪是这样做,换了其他车企也是一样。
而且比亚迪也不是一味压价,今年4月份,比亚迪就给负极头部厂商涨价了约10%,原因是年前招标价格过低,不能让供应商亏本生产。当然也是比亚迪本身的利益所在,供应商真垮了,车企也受影响。作为极少数“赚到钱”了的国内企业,比亚迪其实一直还算厚道。
但很显然,这样的新闻几乎没人关注。
再比如,前阵子传出消息,宁德时代为特斯拉降价10%。这个动作让特斯拉中国的平均毛利率提升了2个百分点,甚至极大地影响了特斯拉的第三季度财报。这样的表现,媒体全是夸赞,大家的解读也是双方“合作愉快”,大幅表扬了特斯拉对中国汽车产业链的贡献。
还有更过分的,苹果在2016年,直接要求下游零部件供应商降价20%,当时直接弄死了好几家与苹果深度绑定的零部件企业,同样也没有太大的反响。
唯独比亚迪,要求一家超高利润的外资供应商降价10%,结果被全网抨击。很多人骂起来更是疯狂,直言比亚迪要毁掉中国汽车行业,毁掉几代汽车人的努力云云,很多还是非常资深的评论员。老实说看到这些言论,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
最近与比亚迪一样被“喷”的国内企业,还有河南的胖东来。理由是老总于东来提出“买房买车不允许靠父母”,婚礼不能铺张浪费,酒席不能超过五桌,胖东来人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付彩礼等等。
很多人说胖东来漂了,这些要求“爹味”太重,甚至上升到限制员工自由。但一家企业的一些规定,而且这些要求不论可实施性有多强,也都是国家提倡的。提出这些要求真的有那么“罪大恶极”,值得全网声讨吗?
个人看来,比亚迪也好,胖东来也好,都属于对国民生活水平提升有贡献的企业。哪怕一些动作有争议,相比它们所受的苛责,实在是太冤枉了。相反特斯拉、苹果让供应商大降价,自己却一直卖高价,个人并不觉得有多高尚。
(3)前行总是很难,翻过那座山
因为身处广州,与比亚迪,以及比亚迪相关的人,接触算是比较多的。不管别人怎么看,个人觉得比亚迪肯定不算高利润高待遇的企业,但总体而言还算厚道。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亚迪这两年都有向员工发放一笔额外的“利润奖”。从A-I 九个职级,发放的比例从0.85份到21份不等,基本做到了“人人有份”,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这笔钱至少相当于2~3个月的工资。
这个钱是额外的,不包含在每个月的工资奖金内。理论上讲,比亚迪也完全可以不发这个钱,毕竟没有任何offer里写了会发利润奖,90万员工发下去这笔钱还真不少。但比亚迪还是发了,理由是大家都辛苦了。
再比如去年年末,比亚迪拿出20亿元给经销商“发红包”。按照每辆车666元的标准进行发放,也算是给了合作伙伴一个额外的惊喜。要知道这还不属于比亚迪体系的员工,只是第三方的合作方。在公司效益好的情况下,也给了奖励。
胖东来也差不多,虽然这家企业被人喷“爹味”重,包括老板于东来也是典型的老思想。但胖东来的待遇也是实打实的,在三线城市,连生鲜杀鱼的员工,都能拿到月薪八九千。这样的企业,个人觉得算是很厚道了。
总体而言,国内企业能够取得竞争优势赚到利润的,一如比亚迪之于合资汽车,胖东来之于国际品牌的超市,也一样在努力回馈社会,并没有特别出格。
写在最后
最近几年,车价确实降了非常多。以前买一辆合资SUV要20万,如今差不多已经到15万左右,背后就有不断下降的成本。处于比亚迪的位置,它所做的事再正常不过了,不正常的反倒是这一次舆论闹得这么大,这么多人被带节奏。
比亚迪不是那个逼得小供应商“无路可走”的恶霸,也不是那个最终成为恶龙的少年,它只是一家品质中上,并且以垂直产业链闻名,以成本控制作为手段的车企。它谈不上特别慷慨,但对员工,对消费者,对合作伙伴,也都算厚道,如此而已。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错,那就错在比亚迪、胖东来、华为这样的企业,确实从外资手中抢走了蛋糕,当然也对本土的很多企业有很大冲击。这大概是遭遇争议的最大原因吧,大家觉得呢?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合车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