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学生的,春节手抄报肯定少不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春节手抄报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一、手抄报的总体构思
当你在绘制手抄报时,应当从总体上考虑,首先要确立主题思想。主题是春节,那么我们就得找一些关于春节主题的元素,关于元素我们后面再详谈。
二、手抄报的编排设计
制作手抄报的编排设计,总的要求就是: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
技巧1.版面划分
先把版面划分成两块,每块中还可以再分成片。划分文章块面时,要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变化和有对称的美。报头要放在显著位置。
技巧2.块面编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划分,就要将版面块面安排作必要的调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转版的形式等,并用字号、颜色、花边与邻近的文章块面相区别。
技巧3.装饰设计
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按文章主次确定每篇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横、竖排位置。文章内容以横排为主,行距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适应用些题花、插图、花边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装饰、活泼片面的作用。
那么我们做春节主题的有那些元素可以画,如:鞭炮、灯笼、气球、彩纸、舞龙、舞狮、对联、福字、饺子、一家人等等。
国庆节手抄报题目推荐:
《欢度新春》、《我爱我家过春节》、《欢度春节》、《新年快乐》、《喜迎新春,过大年》、《我们的节日-春节》、《我眼中的春节》、《迎新春》
现在小编与大家分享一些在网络上版式不错的手抄报,如想不到如何编排可以去参考一下以下版式。
以下图片搜自网络,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
小编找来一些不错的版式给大家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请勿商用)
标题设计样式也分享几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请勿商用)
关于装饰
文章内容以横排为主,篇与篇之间适应用些题花、插图、花边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装饰、活泼画面的作用,大家可以画:蛇、灯笼、鞭炮、中国结、祥云、对联、挥春、年兽、饺子
找了一些素材,都是简笔画,孩子也能画
卡通蛇
灯笼
鞭炮
中国结
花
关于个人信息
报办信息要详细。要注明办报人,办报人班级和学校,指导老师。
关于内容
内容填充要仔细。把挑选出来的文章分主次填入不同的“块”中,填写内容的时候要根据版块的大小,在不改变原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删减,使用的字数刚好占够版块。
奉上文字。大家可以把以下文字抄进报里。
春节的由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关于春节古诗
拜年
文征明 〔明代〕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雪
陆游 〔宋代〕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
文天祥 〔宋代〕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新年作
刘长卿 〔唐代〕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守岁
苏轼 〔宋代〕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客中除夕
袁凯 〔明代〕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