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尺巷”精神为指引,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建设!

民生   2024-11-03 19:27   河北  


近期,定州各乡镇(街道)以“六尺巷”精神为指引,着力为群众办实事,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助力乡村建设。




庞村镇

庞村镇西南宋村对村北入村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努力解决好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全力畅通交通“毛细血管”,铺就村民家门口的“幸福路”。


据了解,西南宋村村北入村道路,道路狭窄,路肩两侧泥土堆积,仅能满足电动车、三轮车的通行需求,给村民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道路拓宽涉及到东南宋村村民的耕地,该镇党委书记召集西南宋、东南宋村党支部书记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经过协商,东南宋村“两委”干部积极对涉及村民做思想工作,以“六尺巷”精神耐心解释,经过沟通与协商,村民同意让出地边,使道路拓宽至5.5米。


目前,西南宋村村北入村路路肩硬化工程正在施工,道路拓宽将有效改善村民们的出行条件,两村以“六尺巷”精神化解矛盾、携手共进。


下一步,庞村镇将继续深挖“六尺巷”典型案例,加大对“六尺巷”精神的弘扬力度,将这种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庞村镇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长安路街道

长安路街道西甘德村11户村民让出宅基地,助推村内文化广场建设,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西甘德村计划在村内新建一处文化广场,但集体土地较为分散,若购买宅基地建设文化广场,成本过高,使得计划一直难以推进。得知此消息,该村11户村民(其中包括2户脱贫户)自愿无偿让出近1700平方米宅基地,用于文化广场的建设。


该村在11户村民宅基地原址经过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建成草木葱茏、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化广场,让宅基地“活”了起来,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让环境变好了、村子变美了,村民幸福指数也提升了。


这11户村民的无私奉献是对新时代的“六尺巷”精神的诠释,也是新时代村民文明素质提升的生动演绎。在他们的影响下,西甘德村又陆续涌现出一批无私奉献的村民,他们主动让出自家闲置宅基地,让村集体利用边角地建成小公园,使全村整体“旧貌”焕发“新颜”。
号头庄回族乡

号头庄回族乡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落实到基层治理实践中,妥善处理2处破旧房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据了解,号头庄回族乡吴定庄村胡同道有2处破旧房屋,年久失修、结构不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有损道路美观,还导致村民出行不便。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拆除。


吴定庄村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与户主面对面沟通,解释拆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耐心倾听户主诉求。在党员干部的耐心劝导下,户主转变思想观念,发扬礼让精神,主动配合拆除了老旧房屋。原本狭窄拥挤的胡同道路也因此得到了拓宽和整治,解决了村民们长期以来的出行难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下一步,号头庄回族乡将继续推深做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聚焦党建引领、源头治理、德治教化,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杨家庄乡

近日,杨家庄乡小陈村广场正式投入使用,为村民增添了1处惬意的休闲好去处。



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培育文明乡风,小陈村决定改善村庄面貌,建设文化广场,但用地难题未能解决。村民蔡赶年、许二邦、蔡春怀、许红伟听说这个消息后,就主动提出无偿让出自家空闲宅基地,支持村里基础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六尺巷”精神。同时,村里其他村民也纷纷积极捐款出力,大家齐上阵,最终建成了这处干净宽敞的文化广场。


接下来,杨家庄乡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六尺巷”故事蕴含的谦和、包容、礼让、和谐的精神注入到和美乡村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中,创新打造“幸福杨家庄·共治乐享”模式,让“户户守公德遵法纪、人人爱家乡作贡献”蔚然成风。



[文| 韩梓晔 李丹丹]

[编辑| 李梦涵]

[审核| 贾旭鸿]

定州政府微网
发布政务资讯,服务高质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