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十九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

旅行   2024-07-23 15:54   浙江  








六月十八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7月23日18:00至7月24日6:00,招宝山旅游风景区山上寺院将于佛诞夜开放。



观世音菩萨有三个生日,分别是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


有种说法认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来源于妙善公主的故事。在传说中,菩萨是妙庄王的第三公主,名叫妙善,性喜清净,不愿婚嫁,被逼往汝州龙树县白雀寺为尼。妙庄王授意该寺故意为难妙善,欲令其回心转意。熟料妙善公主于厨中当苦役,虽备受挫折,却求道志坚,毫无悔意。妙庄王大怒,因遣人率兵焚寺,可是吉人天相,公主终免劫难。王闻而更怒,差兵拿缚妙善押解法场,凌迟示众。当时,佛放毫光,刀断剑折,忽来一猛虎将公主救往森林,公主因祸得福,卒遂潜修所愿。九年后,妙庄王恶疾缠身,医药罔效,妙善化作道人,慨赠手眼,合药治之。王痊愈后,放弃富贵荣华,皈依佛门,率领宫眷同往香山修行。因妙善牺牲自己以尽孝道,佛陀遂以千手千眼观世音的名号赠之。


这个故事十分感人,在佛教立场而言也是极有可能的事:观世音菩萨为度妙庄王而现童女身,或许便是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伟大圣迹之一。但此事出自《观音香山卷》,并非佛教经论,且无历史记载。



观音菩萨心咒:

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菩萨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第一:广发弘誓愿: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第二:常居南海愿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第三:寻声救苦愿 :为人诸病卧高床,诚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险愿: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洒心愿:观音慈把甘露洒,烦恼于是化成莲。

第六:常行平等愿:弥陀加持常有念,随似观音平等心。

第七:誓灭三涂愿:观音菩萨救苦声,愿度三涂除诸障。

第八:枷锁解脱愿:志心持念观自在,枷锁苦痛得解脱。

第九:度尽众生愿:有情众生誓愿度,旷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愿:虚空之中引净土,至心诚念观世音。

第十一:弥陀受记愿:观音精勤宏愿力,弥陀受记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愿:十二大愿弘誓深,有情共证无上道。












“海外传补陀,此间复有寺;海外僧延宾,此间僧种莳;一佛分荣枯,两同各争翠。”海天圣境、梵钟声声,招宝山山顶上建有宝陀寺、观音阁两座巍峨古刹,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观音道场。



宝陀禅寺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因沿海地区倭患严重,总制胡宗宪迁梅岑山不肯去观音院至招宝山,而后两次毁于战火,并四度修建。到了1985年大修圆通宝殿,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大殿供奉“不肯去观音”,连同莲花台座,高达8米,“善财”、“龙女”侍塑两傍,32尊化身观音塑像分列左右。



关于不肯去观音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多次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不肯去观音迁来招宝山之后,山上观音阁、潮音洞、紫竹林、上天竺、中天竺等景点,也与普陀山景点相一致建设。所以老百姓也称招宝山的观音为“活观音”,自此想客如云,尤其在“三大香期”之时,善男信女上招宝山朝拜者骆绎不绝。



祈愿平安健康

一切安好





           


镇海圈战略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7.ZBS. All Rights Reserved.

招宝山旅游风景区
招宝山旅游风景区官方微信,及时获取景区优惠信息,参加微信互动有机会抽中景区现金抵用券以及免费赠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