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成立了“奋进青春,绘梦乡村”实践团,在天津市北辰区青光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团来到青光村,青光村党委副书记、团总支书记李祖鑫与我们的师生代表共同开展了座谈,李书记详细介绍了青光村的人口结构、乡村产业形态、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尤其对青光镇一起观看了青光村宣传片,让师生们对该村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李祖鑫书记向实践团讲解青光村
青光村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经济,青光村在原有集体厂房基础上建立清光工业园。同时,依托地理位置优势,青光村积极发展文旅产业,规划打造农业旅游综合体不仅提升了农业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渠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参观农业大棚
实践团来到当地的工业园区和农业大棚,同学们感受到乡村振兴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村容村貌上,更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位村民的生活。整合村集体土地,开放文旅产业,打造农业休闲游项目,成为青光村的新名片,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乡村宁静与美丽的场所,更为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途径。
青光村专业的种植人员向实践团
科普无花果的种植
“以前我们只懂得种地,现在开发农业休闲产业,经营采摘园,一面可以为游客提供采摘,一面也可以统一供应市场,生活真是大变样了。” 实践团与村民进行深度交流,倾听乡村故事,切身感受基层人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辛勤与坚持,也从村民们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和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状态中感受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给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业旅游综合体——青盛河畔农业产业园
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源,青光村村民在农村文化这片沃土上,创作了许多反应乡村生产生活的农民画,这些画作所描绘的都是村民们体验到和看到的民俗生活场景,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有着明晰的中国民间特色。实践团欣赏了青光村农民画艺术家的作品,深切体会到了与生活相关的作品是富有灵魂与热忱的,我们作为美院的学生也要将生活与实践融入到创造中。
通过一天的走访体验,实践团更加坚定了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他们将把农民的心声和期待传递出去,努力为他们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为青光村设计了乡村形象标识,及“青光·印象”农产品包装”。同时,我们还用画笔记录了在青光村的乡村景象。
艺术服务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此次实践为师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长才干提供重要机会,后续实践团会继续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于最传统、最质朴的魅力乡村文化的认同感,用艺术赋予乡村文化新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文案:郭炫佑
排版:李歆阳
初审:马林榕
复审:胡永友
终审:史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