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闵行居民发现,今年以来,高雅艺术活动一场接一场,就像“高岭之花”绽放在家门口,高品质生活逐渐成为日常。
几天前,在闵行中部的上海城市剧院,一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如约而至,全场满座寂静无声,观众不分男女老幼听得如痴如醉。
这样的场景,新年第一天就已出现。2024年元旦之夜,在闵行南部的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大零号湾”2024年新年音乐会拉开帷幕,通过对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演绎,奏响了闵行激昂的奋进之声。闵行把开年第一场高规格文化艺术活动,放在刚建成的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有着特殊意义。闵行要把昔日“闵大荒”、如今的科创热土“大零号湾”,同时打造成一个城市文化艺术新高地。紧接着,1月15日,“永恒的爱”十九世纪欧洲经典艺术展也在位于闵行七宝的海派艺术馆开展,让闵行人在家门口欣赏几百年前欧洲经典的雕塑、绘画、家具艺术品等。而在其隔壁的闵行博物馆,《乐居长安》《万历那年》《相遇海昏侯》《汉·无极》等一系列网红展览,更是让人们念念不忘。
各类人才来到闵行,既能施展才华,又能惬意生活——这是闵行区领导反复描绘的美好愿景。
这两年,闵行引入各种顶尖优质艺术资源,闵行博物馆、海派艺术馆、宝龙美术馆等文博艺术场馆的展陈频频“跨界出圈”,让人们日益感受到了“艺术闵行·人文之城”的魅力。高端人才悄然汇聚闵行,铸就了地区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如今,在各种重要会议场合,闵行区领导总会自豪地报出一串数据:“目前,闵行区域内已汇聚70余名两院院士,1400多名国家级、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440余家研发机构、36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均位居全市前列……”这些人才的到来,需要与之匹配的教育、卫生、商业、养老等高能级配套服务。
众所周知,闵行七宝是在全市备受瞩目的教育重镇,如今,七宝中学、华师大二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已覆盖到大零号湾、浦江镇、颛桥镇等各区块。十年前,闵行还只有1所三甲医院,现在全区的三级医院已攀升到13所。商业综合体更是在闵行“开一家火一家”,崛起万象城、七宝领展广场、莘庄仲盛世界商城等九大商圈,各自繁荣……高档次配套遍地开花,优质资源均衡布局,让闵行这座城对“人”的吸引力持续攀升,也让地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后劲十足。
2
去年6月12日,海通证券第一家在大学社区设立的创新网点——上海闵行区沪闵路证券营业部正式开业。当时,地处大零号湾的这个点位,看起来还是孤零零的,周边也是冷冷清清的。
科技企业从创办到壮大,资金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两年,在一双“无形大手”推动下,银行、券商、基金、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资源快速向“大零号湾”集聚。
到今年10月,“大零号湾”金融港已成气候,入驻26家金融服务机构;“大零号湾”科创金融联盟则集聚了65个基金管理团队,基金规模超250亿元。
如此蓬勃发展的态势,让人赞叹。“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形成‘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吸引集聚更多优秀创新创业者在闵行追逐梦想、成就事业。”闵行区领导道出了这一布局的重要意义。
而这还只是闵行建设“大零号湾”创新大生态的一个维度。如今,在大零号湾T字形区域及周边,随着老厂房加快更新,已有10多个科创园区投入使用,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几年后可达10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科创综合体等融合发展的布局态势。
从“老闵行”到活力开放的全新科创社区,从一座科创大厦到“全生命周期”科创服务体系,从两张桌子到4000多家“硬科技”企业集聚……作为新质生产力“弄潮儿”,大零号湾正快速成长壮大。业内人士表示,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浪潮中,大零号湾有望成为继漕河泾、张江之后,承载全球产业变革的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地之一。洪波涌起,大零号湾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在闵行区“一南一北”战略中,大零号湾如热带雨林般生长,大虹桥也不甘落后,结出“累累硕果”。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累计完成税收收入93.81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枢纽片区63.02亿元,同比增长41.8%;新引进一批重点企业,累计落地2.65万家,其中新增总部类企业21家,累计271家。这些重要指标继续飘红,让各方信心大增。“一南一北”令人振奋,闵行其他板块也齐头并进。着眼全区,闵行正在加快构建“北部先行、中部崛起、南部振兴、东部开发”的发展格局。在中部地区,莘庄工业区要打造高品质生活配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化产业园区,梅陇镇则打造商贸繁荣、产业兴旺的闵行中部总部经济集聚区。在东部地区,比如浦江镇,则要主动承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溢出带动效应,加大开发力度。
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闵行的经济成绩单越来越有底气。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闵行区生产总值2220.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突出,实现工业总产值1325.16亿元,增长6.2%,其中增长较快的有新能源汽车增长25.7%、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22.8%、高端装备增长11.0%。
3
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马桥镇的闵行区首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情况。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一年来,到马桥这个点位参观考察的团队络绎不绝。但闵行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而是以系统思维快速推进在全区的均衡布局,积极打造“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努力把一个“盆景”变成一片“苗圃”,进而实现“繁花满园”“绿树成林”。
到今年10月,闵行已建设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一张床”床位达到5387张,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在全区14个街镇、工业区的点位全覆盖。2024年,闵行“一张床”供应量约占全市任务目标数的六分之一,在全市各区中位居第一。有了床位,有了房间,还不够。日前,闵行针对全区已涌现的520个新型居住社区,正式发布《闵行区党建引领新型居住社区治理工作手册(试行版)》,系统总结在党建引领新型居住社区治理方面探索的5种治理模式及示范案例,为全区乃至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范式。在一个个新型居住社区里,闵行正推动各方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让新居民的生活体验感得到全面改善,归属感、幸福感和价值感悄然攀升,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的温情指数。面向新市民、新居民这个群体的种种努力,是闵行推进“高效能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闵行积极探索对不同群体实施精准“关爱计划”,在每个领域都是系统谋划、大手笔投入、精细绣花,竭尽所能提升每个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比如,对于“星星的孩子”这一特殊群体,闵行几年前就开始率先构建“全生命周期”关爱体系。今年,闵行已实现孤独症援助工作点位14个街镇全覆盖,并拥有4家专业社会组织。又如,对于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闵行更是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一系列开创性探索。“倘若老无可依,失能失智,谁来关心我的日常生活?谁能替我告诉医生不做插管……”今年10月15日,闵行区在全市率先发布老年人社会监护服务“椿萱计划”,面向社会孤老、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子女在海外的家庭等,全力推动老年人监护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发展,引发关注。
在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培养上,闵行也是不遗余力。今年6月,闵行举行一年一度的居民区书记集中培训,全区近600名“小巷总理”一边学习,一边打起了“擂台赛”,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分享,比拼“解决问题的能力”。7月,闵行区又在全市率先发布“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和“能力评估报告”,并推出“1+N”赋能培训课程,全方位推动7000多名社区工作者综合胜任力的提升……可以说,闵行“繁花盛放”的社会治理画卷里,不仅有高度、有温度,还有力度、有速度,更有颗粒度……它并不是一张二维的画纸,而是一个多维立体、朝气蓬勃的美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