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市委“六个春城”建设任务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持续推动立法、监督、代表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昆明托管磨憨后,市人大常委会对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发展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监督,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加快出台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为高质量建设国际口岸城市注入人大智慧和力量。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牵头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首次围绕同一主题对“一府两院”同时开展监督,就优化营商环境听取审议“一府两院”3个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全方位、多角度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盯群众所思所盼,创新实施惠民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并对十件惠民项目全程督办,让实惠真正落入百姓口袋。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昆明路径,坚持立法为民,设立19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立法实践基地,广泛征集民众意见,深化群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每一条法规都贴近民心。制定全链条闭环式监督工作办法,加强审议意见的跟踪督办,做好人大监督“后半篇文章”。
立法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关键所在。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着眼“小切口、小快灵”,突出“有特色、真管用”,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从制定《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修订《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条例》《昆明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再到修正《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市人大常委会精准对接发展需求开展立法,有力保障民生福祉。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法律巡视利剑的作用,对食品安全法、种子法、国防教育法、滇池及阳宗海的保护条例、昆明市殡葬管理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构筑起守护百姓美好生活的法治防线……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民生改善,已制定、修订、修正地方性法规4件,废止1件,交出一份高质量立法成绩单。
值得一提的是,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制作的《立法守护石寨山大遗址》系列动漫入选学习强国“普法课堂”,法治宣传形式不断创新,影响力日益扩大。
法律体系是一个衔接配套、协调一致、和谐统一的整体,备案审查制度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运用基层立法联系点,研究讨论《昆明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负面清单》,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备案审查制度提出意见、表达诉求、参与监督。充分发挥备案审查制度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作用,对本级“一府一委两院”和下级人大作出的规范性文件,认真开展备案审查工作,实现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上一年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全覆盖”。针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还着眼探索与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工作站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目前,市人大常委会已将市政府办公室《昆明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负面清单》交由部分基层立法联系点研究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建议,让民意成为高质量备案审查的源头活水。
人民关切所系,人大监督所至。
“作为享誉世界的‘春城’,加快昆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职责和优势所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问卷征询问题等方式,发现昆明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为助力昆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再亮刚性监督“利剑”,探索“同题共答”,市县联动就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共同推动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滇中新区经济运行、“四区”联动发展、财政支持产业发展开展监督,对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开展质询;为助力管好人民的“钱袋子”,审议决算、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强化政府债务监督,监督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着力推动绿美春城建设,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城市道路开挖、城市围挡管理情况等开展监督;为增进人民福祉,对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脱贫人口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工作开展监督……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审议27个专项工作报告,开展5次专题询问、1次质询、10次满意度测评,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精准发力,打好监督“组合拳”,成功破解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使监督工作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发展同频率。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依托。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搭建活动载体,畅通民主民意表达渠道,多渠道拓展“双联系”方式,健全完善五级代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78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作用,让代表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目前,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联盟街道代表工作站、月牙塘社区代表联络室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实践创新联系点。
代表建议传递着人民呼声、凝聚着人民期盼。市人大常委会以省市联合督办、跟踪督办等方式,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效,一年来,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交办的8件议案全部审议完毕,410件建议全部办结,4件重点建议得到有效落实,解决了一批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
启航新征程,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在履行法定职责中彰显代表力量,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作出人大贡献。
信息来源:“昆明人大”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 滔
一审:张思宇
二审:李玥其
终审:陈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