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深刻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逻辑

文摘   2024-09-11 18:13   河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新征程上,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理解党的领导与人民立场、守正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等重要关系,深刻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逻辑。
党的领导与人民立场的关系
《决定》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同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正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和党的全面领导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论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始终占据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就在于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要求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政治保障。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举好旗帜、把稳方向,才能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有机统一的,这根源于党的性质和宗旨。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理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的有机统一。
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决定》指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彰显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魂脉”。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旗帜和灵魂,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正,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文化的优秀元素,才能赓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有守正的正气,更要有创新的锐气。唯有将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才能在赓续文脉中谱写文化繁荣发展的当代华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更有条件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这突出体现在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强调上:马克思主义虽来源于西方,但它与东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原则方法,体现了守正和创新的辩证逻辑,为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世界历史理论时指出,伴随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正确把握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此,《决定》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不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以文化上的自信自立、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保障和支撑现代化建设。
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和主体性不能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相反,需要具有胸怀天下的世界格局。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中国智慧解决世界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以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文化资源。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一主张,鲜明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刘军,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来源:光明日报

最美黄华
传播方针政策,聚焦民生热点,搭建沟通平台,展现最美黄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