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源化动物模型”到“小分子抑制剂”再到“免疫细胞技术”,今年以来,吉大一院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喜获丰收,3项创新成果落户本地企业,成功实现转化。
截至目前,吉大一院创新成果累计价值近亿元,吸引投资累计近亿元。
随着推进成果转化的专职运营机构——吉大一院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建立,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成果得以快速高效转化,让更多医学创新之种“落地开花”,为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立足临床
投身医学创新项目研发
41岁的吉大一院胃肠内科(内镜中心)医生夏研从事临床一线工作15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医学创新项目研发中。
在吉大一院技术转移办公室,夏研向记者展示手中的第三代“一次性腔镜下定位系统”。这款产品是集声、光、力为一体的探测器,如同赋予外科医生一个腹腔镜机械手,可以更加精准地切除病变。作为国际首款原发原研产品,“一次性腔镜下定位系统”将亮相第三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暨2024年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更好地展示我国医学领域创新成果。
“为了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麻醉风险,提高手术整体效率和手术精准度,我希望设计一款腹腔镜机械手,旨在配合医生快速、精准确定病变位置。”谈及研发初衷,夏研表示,基于临床实际,根据不同病变手术部位,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科室团队共同努力,最终设计出原创器械手产品。
这是医院最早一批医学创新成果之一。从萌生研发想法,到最新产品诞生,夏研走过了近7个年头。“此前,国际国内均无类似产品,这是我国自主研发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项目。”夏研说。
构建平台
畅通医学创新转化新路径
进行手工建模、完成初始样机、探索动物实验应用、探讨临床效果……经过二十几轮反复改进,并对材质、涂层、安全性、有效性等进行反复实验论证,目前,“一次性腔镜下定位系统”已经完成了第三代产品更新。
“‘一次性腔镜下定位系统’独立申请专利1项,协同申请专利5项。期待这一创新成果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让更多患者受益。”夏研说,吉大一院技术转移办公室成立后,作为医院成果转化部门,在对接企业、项目审核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近年来,在吉大一院的鼓励和支持下,夏研研发的“内镜下取血凝块网篮”“新型腹腔镜吸引器”“消化道巨大创面封闭系统”等多项创新成果相继落地。
如今,在吉大一院,很多像夏研一样的医生,在完成好临床一线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医学创新项目研发中,一批批创新研发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医学创新成果转化速度的加快,得益于医学创新转化的新路径、新机制、新平台发挥的巨大作用。”吉大一院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杨靖说,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他们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医院和医护人员主体作用,全面激活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强化“医研企”协同创新,构建了“临床需求-技术研发-工程化-临床应用”全链条医疗产品创新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为吉大一院高质量发展添智赋能。
多方合力
打造医学创新转化新生态
目前,吉大一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吉林大学等70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在医疗设备、医用材料、药物研发、数字医疗等领域,开展“医研企”深度合作,建立吉林大学医工协同创新研究院,下设医疗器械、药品食品、数字化医疗三大研发平台。每个平台根据具体研发领域,下设11个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院集聚院士6名及医疗、技术专家400多名。
“医院设立了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专门支持具有转化前景的项目。同时,技术转移办公室从专业角度高效推动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杨靖说。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吉大一院在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3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综合排名全国第16位;截至目前,实施成果转化项目77项,孵化项目企业8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药品临床批件14个,成果应用临床15项;人源化动物模型、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低温热缩板、肛瘘镜探装置、软硬小儿支气管镜等项目属国内首创。
未来,吉大一院将继续深化医疗技术转化体制机制建设,探索打造以科技为核心、以临床为导向,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医药健康创新成果新生态。
来 源:长春日报
编 辑:刘素娜
初 审:陈思秀
复 审:袁 博
终 审:谢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