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期文化大数据政策及新闻简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数字广州建设总体规划》审议通过,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市政府常务会议新闻发布
总体架构:提出“13535”总体架构,突出“实”与“数”、“数”与“碳”相结合,围绕全流程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全方位增强数字广州基础设施、全领域推动“五位一体”数字化转型、全要素激活数字广州创新发展动能、全过程保障数字广州高质量发展。
工作目标:到2030年,广州将力争建成数字中国标杆城市;到2035年,广州数字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力争成为全球数字科技及产业创新高地。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广州建设,对于广州更好地打造城市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昨日,16届83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数字广州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为加快打造更高水平数字广州制定了明确的“施工图”。
形成公共数据“一本账”
《总体规划》以数据赋能为主线,提出进一步发挥数据关键生产要素作用,在数据“采存算管用”方面,聚焦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提出诸多创新举措。例如,在数据要素供给方面,《总体规划》明确扩大数据供给规模,依托城市大数据平台,形成公共数据“一本账”,引导社会数据按需汇聚。提升政府首席数据官综合履职能力,全面推广企业首席数据官。
未来,广州计划将公共数据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推动商事、卫生、交通等领域高价值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用数成本。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设立国际交易板块,积极参与全球数据流通。
夯实数智赋能底座
充分发挥数据的赋能作用,要进一步夯实城市数智赋能底座。《总体规划》要求,深入实施城市云网强基行动,增强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算力供给体系,优化应用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实现城市“数联、物联、智联”。例如,持续开展信号升格行动。高水平建设5G-A网络,前瞻布局6G网络,逐步推动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从千兆向万兆演进升级。有序推进万兆宽带接入能力布局。
同时,《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完善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运维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优化一体联动、高效协同的城市共性支撑平台,深化“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建设,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维全过程各环节数据融通,加强城市生命体征监测,构建以数据、算法为基础的智能分析研判平台,提升城市事件处置能力。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总体规划》聚焦数字技术与经济、政务、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例如,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深化人工智能在汽车、电子、能源、医药等领域应用。支持企业发展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制造模式,大力推进“灯塔工厂”“5G全连接工厂”“数字孪生工厂”建设;支持软件、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等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北斗导航、商业航天等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密集型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在适数化制度建设方面,《总体规划》坚持制度创新与方法变革相结合,建立更开放灵活、高效规范的数字广州建设运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数字广州场景开放机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与数字应用生态领域政企合作、联合开发。
(摘自:“广州数据交易所”公众号)
淄博市发布《淄博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
(《办法》详见附件)
(摘自:“淄博市司法局”公众号)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社会各界对数据领域术语形成统一认识,现就《数据领域名词解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是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0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请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gjsjjzcs@126.com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附件:数据领域名词解释
数据领域名词解释起草专家组
2024年10月21日
附件
数据领域名词解释
1.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在不同视角下表现为原始数据、衍生数据、数据资源、数据产品、数据资产、数据要素等形式。
2.原始数据。是指初次或源头收集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数据。
3.数据资源。是指具有使用价值的数据,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新型资源。
4.数据要素。是指能直接投入到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数据,是用于创造经济或社会价值的新型生产要素。
5.数据产品。是指基于数据加工形成的,可满足特定需求的数据加工品和数据服务。
6.数据资产。是指特定主体合法拥有或者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的,且能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
7.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安全和高效的数据流通环境,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8.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活动。
9.数据处理者。是指在数据处理活动中自主决定处理目的和处理方式的个人或者组织。
10.受托数据处理者。是指接受他人委托处理数据的个人或者组织。
11.数据流通。是指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的过程,包括数据开放、共享、交易、交换等。
12.数据交易。是指数据供方和需方之间进行的,以数据或者数据各类形态为标的的交易行为。
13.数据交互。是指主体之间以数据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协作的过程。
14.数据治理。是指提升数据的质量、安全、合规性,推动数据有效利用的过程,包含组织数据治理、行业数据治理、社会数据治理等。
15.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16.公共数据。是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17.数字产业化。是指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向数字产品、数字服务转化,数据向资源、要素转化,形成数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
18.产业数字化。是指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采集融合数据、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提升业务运行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进而重构思维认知,整体性重塑组织管理模式,系统性变革生产运营流程,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
19.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协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和国际合作水平,实现数字技术革命性突破、数据要素创新性配置、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适数化改革,通过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数字消费。是指数字新技术、新应用支撑形成的消费活动和消费方式,既包括对数智化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包括消费内容、消费渠道、消费环境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还包括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新模式。
21.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推动全产业链数据融通,赋能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生产方式等重组变革,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产业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
22.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指城市以全面深化数据融通和开发利用为主线,综合利用数字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工具,实现技术架构重塑、城市管理流程变革和产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转型全领域增效、支撑能力全方位增强、转型生态全过程优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23.“东数西算”工程。是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对数据中心在布局、网络、电力、能耗、算力、数据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的重大工程,比如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机器学习等高时延业务场景,可以通过“东数西算”的方式让东部业务向西部风光水电丰富的区域迁移,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加快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24.高速数据网。是指面向数据流通利用场景,依托网络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技术,提供弹性带宽、安全可靠、传输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具有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扩展性、灵活性等特点。
25.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资源高比例、大规模一体化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2.0版本,具有集约化、一体化、协同化、价值化四个典型特征。
26.元数据。关于数据或数据元素的数据(可能包括其数据描述),以及关于数据拥有权、存取路径、访问权和数据易变性的数据。
27.结构化数据。一种数据表示形式,按此种形式,由数据元素汇集而成的每个记录的结构都是一致的并且可以使用关系模型予以有效描述。
28.半结构化数据。不符合关系型数据库或其他数据表的形式关联起来的数据模型结构,但包含相关标记,用来分隔语义元素以及对记录和字段进行分层的一种数据化结构形式。
29.非结构化数据。是指不具有预定义模型或未以预定义方式组织的数据。
30.数据分析。是指利用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发挥数据作用、释放数据价值的过程。
31.数据挖掘。是数据分析的一种手段,是从大量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
32.数据可视化。是指将数据以图表、图形、地图等可视化形式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33.数据仓库。是指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通常用于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处理。
34.数据湖。是指一种高度可扩展的数据存储架构,它专门用于存储大量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来源并以不同的格式存在,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35.湖仓一体。是指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存储架构,打通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湖,将数据仓库的高性能及管理能力与数据湖的灵活性融合起来,底层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并存,能实现数据间的相互共享,上层可以通过统一封装的接口进行访问,可同时支持实时查询和分析,为企业进行数据治理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性。
36.隐私计算。是指在保证数据提供方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一类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在产生、存储、计算、应用、销毁等数据流转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可用不可见”。隐私计算的常用技术方案有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可信执行环境、密态计算等;常用的底层技术有混淆电路、不经意传输、秘密分享、同态加密等。
37.多方安全计算。是指在无可信第三方的条件下,通过特殊设计的密码学算法和协议,允许多个参与方在不泄露各自隐私数据的前提下,协同完成计算任务。
38.联邦学习。是指多个参与方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协作完成机器学习任务的方法。
39.可信执行环境。是指提供基于硬件级的系统隔离和可信根,支持基于技术信任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保证在安全区域内部加载的代码和数据在保密性和完整性方面得到保护。
40.密态计算。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密码学、可信硬件和系统安全的可信隐私计算技术,其计算过程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计算结果能够保持密态化,以支持构建复杂组合计算,实现计算全链路保障,防止数据泄漏和滥用。
41.区块链。是指使用密码链接将共识确认的区块按顺序追加形成的分布式账本。
(摘自:“数据资产前沿”公众号)
构建有效融合协调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利用新格局——浅谈《广东省数据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亮点
10月8日,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公布《广东省数据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7日。其中,《征求意见稿》以较大篇幅对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利用等问题作了规范指引,部分举措相比其他省份具有一定创新,且在很大程度上贯彻落实了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作为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把方向、定规则的重大制度安排,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系统性政策框架,特别是强调“鼓励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场内交易模式”这种市场化模式,无疑对《征求意见稿》及其他省份相关数据法规出台与完善将产生影响。未来需要对市场化模式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制度保障,并与公共数据开放普惠性模式以及非公共数据开发的制度保障相协同,进而构建有效融合协调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利用新格局。
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利用的模式及立法应对
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利用制度是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举措,包括公共(政务)数据共享、公共数据开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及公共数据交易等。其中,公共(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更多带有普惠性;授权运营与交易则是目前重点鼓励探索的市场化方式,从而形成公共数据价值实现的二元模式。
不管是普惠性模式,还是市场化模式,实际上都是指向于公共数据流通中的供给问题。普惠性模式是政府部门向社会公众供给公共数据的传统渠道,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的困境,特别是“供数不足”,公开数量和质量难以有效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且严重制约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模式由此应运而生。事实上,从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利用历史发展看,我国大致经历了“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数据开放——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这一迭代历程,其主线也是越来越注重公共数据(政府信息)开发利用。这是落实国家层面提出的“数字中国建设”及“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必然要求。
《征求意见稿》对市场化模式作了较系统的规定。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省和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授权符合条件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运营公共数据,并与被授权运营主体签订授权运营协议”,还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县(区)、乡(镇)按照规定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这种多元化主体参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做法可以进一步加速公共数据社会化、市场化利用。同时,数据交易及相应定价机制也明确覆盖公共数据,例如《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四条规定,“本省支持探索多样化、符合数据要素特性的定价模式和价格形成机制,用于数字化发展的公共数据按政府指导定价有偿使用,企业数据与个人信息市场自主定价”;第三十五条规定,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在数据收集、加工、流通、应用等不同环节相关主体之间进行合理收益分配,保护市场主体的投入产出收益,促进数据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以融合协调理念推动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利用
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利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涉及公共数据流通的普惠性模式与市场化模式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涉及公共数据与非公共数据如何更好融合开发的问题。
《征求意见稿》初步形成融合协调、一体化发展理念,并在具体制度中已有体现。例如,《征求意见稿》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数据资源体系,加强公共数据资源供给,引导企业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自有数据,在保护个人合法权益前提下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第二十八条规定:“本省鼓励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法共享、开放其合法收集的自有数据,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省数据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多元化的数据合作机制,加强公共数据和非公共数据融合。鼓励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依法收集、整合企业数据和行业数据,开发数据产品和服务”。
《征求意见稿》的完善,需要进一步贯彻融合协调的理念。例如,在公共数据授权经营中,数据管理部门、数据来源部门、数据运营部门与企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合理分配利益、共担风险与责任。此外,如何协调公共数据流通的普惠性模式与市场化模式,尤其是要防止过于重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市场化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公共数据共享与开放等普惠性模式的价值。笔者认为,应当以“刚柔相济”的态度与立场强化两种模式。首先,“刚柔相济”强化公益普惠模式制度保障。对于应当予以开放的公共数据,以更加“刚性”的制度规范,更加严格的执法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相关公共数据来源主体承担起公共数据开放职责,提升数据开放的“有用性”,防止数据更新不及时乃至无故“断供”等问题出现。当然,这种“刚性”的推行必须先解决概念明确、权责明晰、制度可行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展现制度“柔性”一面,在明确需要开放的公共数据范畴与目录基础上,通过制度保障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氛围,建立容错机制,减轻数据供给顾虑。其次,“刚柔相济”对市场营利模式进行规范。现有的政策、立法基本上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市场交易秉持高度包容、鼓励态度,呈现制度“柔性”色彩。在此状况下,立法还要展现制度“刚性”,着重强调严厉打击在市场化运营和市场交易过程中,打着激发“动力”名义以商业收益“偷换”公共利益进行的“私相授予”“垄断运营”“坐地起价”等垄断行为或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这一方面,《征求意见稿》在第七章“法律责任”部分规定了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考虑进一步增加将公共数据运营中的垄断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责任追究范畴。
(摘自:“镭码科技”公众号)
国家数据局成功举办数据产权与流通交易基础制度专题培训班
10月13-17日,由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组织的数据产权与流通交易基础制度专题培训班在大连成功举办。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竹林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开班讲话,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冷雪峰出席开班仪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明确部署,要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本次培训班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我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交流工作经验、研判发展形势,凝聚各方共识,提升数据系统干部队伍在数据基础制度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开班仪式上,沈竹林强调了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对培育一体化数据市场、激活数据价值、推进数据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指出要适应数据特征,构建遵循规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构建符合实践、切实管用的制度体系,要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多方联动、相互协调的制度体系,并要求学员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实践。
授课环节,中国社科院大学江小涓教授,清华大学申卫星教授、王建民教授,北京互联网法院姜颖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熊丙万教授,蓝象智联、广州数据交易所负责同志等围绕数据市场建设、数据产权制度、数据流通场景等主题进行专题授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和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参加培训。
(摘自:“国家数据局”公众号)
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10月15日上午,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举行揭牌仪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营商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大数据发展中心党委书记陈际阳出席并讲话。省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孙少科主持揭牌仪式。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部署和安排,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正式更名为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当前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攻坚之年,是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时期。
此次调整是适应新一轮机构改革发展形势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省大数据工作体制机制在支撑数字政府建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管建分离”“统分结合”工作体系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陈际阳指出,改革后的省大数据发展中心“三变五不变”。三变为单位名称变、部分职能变、管理体制变;五不变即法定机构性质不变、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大数据发展工作的核心职能不变、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变、社会各界的支持不变、全体党员职工上下完成省委省政府的任务的决心和信心不变。通过“三变五不变”,我们希望达到发展目标更加精准、资源更加积聚、统筹更加有力、运转更加顺畅、成果更加丰硕五个效果。能够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提升发展效能,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摘自:“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公众号)
长三角数据资源中心正式揭牌!
10月18日上午,长三角(无锡)数据资源中心在无锡揭牌。中心按照“打造立足无锡、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数据资源中心”定位,为国内企业提供数据汇聚、存储、加工、流通、交易、赋能等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继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和钱码头之后,新时代背景下,无锡积极打造体现无锡特色,具有市场化配置高、安全权益高、流通成本低“两高一低”显著优势的“数码头”。此次揭牌的长三角(无锡)数据资源中心,是江苏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创新实践,是无锡借力打造“中国数码头”的创新载体,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改变传统生产函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途径。中心按照“打造立足无锡、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数据资源中心”定位,为国内企业提供数据汇聚、存储、加工、流通、交易、赋能等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并配套数据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全国各地企业到无锡开展数据流通交易活动,支持培育壮大数据企业,助力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苏南模式”的创新地和策源地。
与中心一同现场揭牌的,还有长三角(无锡)数据创新研究院。该研究院围绕解决当前数据创新中面对的制度设计与关键技术等重大难题,以数据为驱动,以创新为抓手,以应用为导向,按照“长三角数据创新平台”定位,汇聚国内顶尖专家、第三方智库等数据领域领军人物,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数据基础制度、数据标准规范、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发展指数、数据产业等前瞻性与创新性研究,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优路径,打造长三角数据创新理论高地和“数字中国”高水平智库,为全国各地数据工作提供规划设计、政策研究、评估检测、培训研讨等智库服务。
当天,以数据要素赋能汽车零配件行业,无锡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联合中汽信科、行同伦数科共建全省首个“汽车零配件行业数据空间”。依托核心的“汽车零配件适配性数据集”及“汽车零配件产品描述展示数据集”,强化数据高质量供给,推动数据在汽车零配件研发、生产、销售等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创造多样化的价值增量。将共建我国自主可控的汽车售后市场目录交换标准(ACES)和产品信息交换标准(PIES),助力汽车零部件全产业链与供应链转型升级。
(摘自:“数据要素X工作坊”公众号)
打造“中国数码头”!全国首个汽车零配件行业数据空间发布
10月18日,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江苏省分赛颁奖仪式暨供需对接活动上,无锡数据集团发布全国首个汽车零配件行业数据空间。
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无锡市制造业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实力。以数据要素赋能汽车零配件行业,今年,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指导下,江苏无锡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联合中汽信科、行同伦数科共建全国首个“汽车零配件行业数据空间”。依托核心的“汽车零配件适配性数据集”及“汽车零配件产品描述展示数据集”,强化数据高质量供给,推动数据在汽车零配件研发、生产、销售等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创造多样化的价值增量,共建我国自主可控的汽车售后市场目录交换标准(ACES)和产品信息交换标准(PIES),助力汽车零部件全产业链与供应链转型升级。
目前该数据空间作为链接供应链上下游的核心节点,注册入驻的零部件制造厂商655家,汽车配件经销商220余家,汽车修理厂1400余家。汽车零配件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主要包含汽车零配件适配性数据集和汽车零配件产品描述展示数据集。其中,车型适配性数据集收录193个品牌,112万6千余条厂家产品SKU,产品描述展示数据集收录17万6千余条车型数据,1270万余条原厂配件型号,已形成领先的汽车配件产业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归类和数据标注等智能化处理能力,并有条件开展汽车配件数据标注基地,催生细分领域行业模型应用的基础。
(摘自:“江苏无锡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公众号)
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创新基地正式揭牌
10月18日,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创新基地揭牌仪式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隆重举行,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三方代表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主任汪海洋致辞。市领导王焕清出席。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和数据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及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创新基地的建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的具体举措,也是广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的又一里程碑。
揭牌仪式上,“穗企环责通”“探碳政策通”“碳足迹数据报告”“云景环境智脑”等多款生态环境数据产品惊艳亮相。这些产品依托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生态环境数据,分别在环境风险评估、政策查询、碳足迹追踪及环境监测监管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标志着广州市在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市场化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彰显了广州市在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开发利用领域的深厚基础与前瞻布局,为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注入了新活力。
下一步,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创新基地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数据要素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深化生态环境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环保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模式和产品方面积极探索“广州路径”,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广州力量。
(摘自:“广州生态环境”公众号)
花乡花木集团参与研发的全国花木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在国际花木发展主题会议发布
在聚焦生物多样性的花园城市背景下,为更好探讨花卉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北京市种业之都建设,利用生态产业数字化助力花木产业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10月17日下午,由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国际花木发展主题会议在丰台区召开。
会上,各国专家教授及国内行业领导、教授先后进行“现代化花卉产业发展”“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等主旨报告,后进行全国首个花木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的发布仪式。
平台由花乡花木集团和武汉东湖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并由中国花卉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丰台区政协、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东湖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
全国花木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包括花木大数据分析中心、花木数据资产登记服务系统、花木数据资产评价系统、花木数据资产管理系统、花木产业链辅助决策系统、花木产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中心6个子平台,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起一套从数据盘点、数据资产登记、评价到场景化应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种植户及企业、经销商、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提供线下和线上结合的全产业链数据产品场景化服务,以企业价值数据集产品为核心,促进花木行业标准化、数据资产化、决策智能化、交易透明化的数据共享,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科研创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随后,北京花乡花木集团董事长林巧玲、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栾明月进行合作签约,正式建立战略关系,有效拓展延伸花卉产业空间,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精准对接。
会上,丰台区政府与各地城市、企业签约还进行了“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签约仪式。
科技赋能让花卉产业提质增效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此次国际花木发展主题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丰台区花卉产业正在利用新质生产力阔步迈向数字化征程,以开放、共赢的花木产业生态,为花木行业的转型提质提供有力支撑和借鉴意义。
据悉,花乡花木集团致力于数字化赋能打造丰富的花卉苗木行业企业应用场景,深入挖掘花卉苗木产业中的数据价值,为产业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科学的依据。未来,花乡花木集团仍将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树立数字化浪潮下的花卉产业典范,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花卉产业融合发展。
(摘自:“花乡花木”公众号)
山东黄金集团开启数据资产赋能矿山发展新篇章
近日,集团数据资产入表工作先行单位三山岛金矿成功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开启了数据资产赋能矿山发展新篇章。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制度,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为生产要素,并积极构建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2024年3月以来,集团积极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选定数据基础良好的三山岛金矿作为先行单位,将其作为数据资产入表工作的突破口。
在此期间,集团从三山岛金矿数据应用场景中提炼出“智能选矿质效提升”“安全隐患闭环管理”两项数据资产,通过数据治理、合规确权、质量评价、成本归集和分摊及资产登记,两项数据资产成功完成入表。
数据资产入表能够科学量化数据资产价值,促进数据资产高效利用。集团将以三山岛金矿数据资产入表实践为基础,在集团范围全面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积极拓展数据资产的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潜力,不断提升数据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集团实现进入世界500强、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十四五”战略目标。
(摘自:“山东黄金集团”公众号)
全国首个!光谷建设完成地下信息管网数据资产入表
近日,光谷建设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光谷信息管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网公司”)成功完成“管网跟踪维护数据集”的数据资产入表,获批信息管网领域数据资产登记证书。根据省内从事数据资产入表业务的单位——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的消息,此次的入表工作系国内城市地下信息管网领域的首单数据资产入表案例。
目前,上述数据资产入表后已获得湖北省数据资产登记证书、湖北省数据产权登记证书、湖北省数据交易标的登记证书、湖北省数商入驻证书等登记凭证,并顺利完成首单交易。
数据资产吸引多方投入
数据资产入表,即将企业所拥有的各种数据资源,视为企业的资产之一,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管理和利用的过程。通过入表可以提升企业对数据资产的价值认知,体现数据资产的经济价值,在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数据的获取、存储、处理、共享和使用,实现数据资产的交易定价和市场融合。
目前,数据资产入表工作在全国正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仅2024年上半年就有41家上市企业开展了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涉及金额共计13.64亿元,涉及电力设备、国防军工、交通运输、商贸零售等14个领域。
持续深耕管网建设领域
管网公司作为光谷建设公司布局城市管网、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十余年来深耕区内信息管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累计建成了超3000管孔公里的信息管网,各类管道建设规模达10000管孔公里,在有效提升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数据、维护数据及经营数据。
通过整理、打包、入表形成的数据产品,将对管网公司今后的经营和产品开发等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后续东湖高新区的管道建设、管道维护及市政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光谷建设公司按照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的总体部署,稳步加强子公司建设,在片区开发、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新能源、康养、规划设计咨询、园林施工、储备林投资开发、城市燃气管道改造、电梯销售和维护、新能源汽车销售等方面积极作为,不断完善壮大城市建设运营全产业链,特别是以组建武汉光谷数字新基建发展有限公司为抓手,提升城市智能化服务水平和统筹治理能力,加快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的信息管网入表还是光谷建设公司持续推进“三资”工作、探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东湖高新区信息管网领域数据资产也据此实现了零的突破,标志着光谷的建设信息数据资产化迈出了从0到1的关键一步,为东湖高新区数据要素产业优质发展夯实了基础。
后续,光谷建设公司还将深入挖掘内部数据要素,稳步实施数据价值化,着力拓展数据登记综合服务、数据资产入表专项服务、数据交易撮合等市场活动,努力打造契合市场需要的新质生产力。
(摘自:“光谷建设”公众号)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19日至22日举行——开启“乌镇时间”共话数字未来
10月24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据悉,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将于11月19日至22日在浙江乌镇举办。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推动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今年正式开启“下一个十年”的新篇章。本次峰会在往年特色基础上,谋划了一系列新议题、新亮点,将用新形式新思路再次吸引全球目光聚焦。
全面践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本次乌镇峰会聚焦人工智能,除举办开幕式、主论坛外,还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开源生态发展、数据治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青年与数字未来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互联网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术机构的代表将相聚乌镇,碰撞思想、凝聚共识,为全球网络空间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本次峰会全新设立“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在全球互联网相关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企业,峰会期间将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作为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专业化、常态化分支机构,将搭建人工智能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启动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预计约60家全球互联网领域国际高端智库共同参与;设立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并举办全球互联网人才卓越计划研修班,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管理层搭建国际化研修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乌镇峰会系列品牌活动也将在变化中打造新亮点。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及“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发布展示舞台将运用裸眼3D、数控舞台等技术;“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全新重点推出AI+创新应用特色赛,吸引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和场景应用单位参与;“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设置展示、发布、引智、合作、推介等“五大活动”板块,推动全球互联网领域创新成果首展首发首秀。
近年来,浙江借助乌镇峰会平台,累计签约项目268个,落地“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等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1个,并以此撬动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一大批惠民服务推广普及,全领域释放峰会溢出效应和数字红利,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作为永久举办地,浙江全力准备,努力将盛会办得更具魅力、更加精彩。今年峰会,浙江将策划推出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数字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展示等“永久举办地”系列特色活动,推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5条长三角数字产业调研线和数字产业地图,推动高端要素融合碰撞、集聚浙江。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数字经济是浙江的两张金名片。今年1至8月,浙江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同比增长5.5%;数字贸易出口超3800亿元、同比增长22%。浙江积极推进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等比例复制、高精度还原、原汁原味呈现,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传承和开放共享;《黑神话:悟空》游戏、横店新一代数字虚拟摄影棚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案例成果,让传统文化更显“年轻态”、文化产业更有竞争力。围绕本次峰会,将全新推出江南文化、古镇文化等主题采风线路,多维度展现浙江文化之美。
本次乌镇峰会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等国际组织担任支持单位。
(摘自:“浙江发布”公众号)
首届国际人工智能及创意大会(IAICC)将在深圳举办
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AI人工智能已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热点,它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思维边界,更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创意产业中掀起了行业风暴。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创意产业如何善用AI,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下热门议题。
首届国际人工智能及创意大会(IAICC)将于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市南山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隆重举办。大会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数谱环球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并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中心、西丽湖论坛、深圳市数字创意与多媒体行业协会等机构以及众多顶尖学术与科技合作伙伴大力支持。
IAICC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与创意,旨在通过搭建创意产业专业人士汇聚、分享和交流信息、创意作品和创新理念的论坛,展示尖端的人工智能和创意技术,重点介绍塑造未来的变革性工具和方法,从而推进建设协同合作的行业生态。
·IAICC大会介绍·
国际顶尖阵容,共话AI新篇
大会将邀请来自包括BlenderStudio、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等全球著名动画短片制作企业、顶尖高校及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围绕人工智能及创意,从AI技术的最新进展到其在影视制作、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带来前沿趋势的深刻洞察与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
实战培训,赋能未来人才
大会特别设置AI创意培训课程,由行业专家亲自授课,内容涵盖Blender4.2中的快速AI技术、StableDiffusion和FLUX.1图像生成技术、AI如何成为商业化全能助手、AI动画制作全流程教学、3D实景捕捉等技术及应用实战。不论AI技术爱好者或寻求技能升级的专业人士,将通过课程掌握如何将AI有效整合到创意项目中,提升工作效率与作品质量。
创新展示,见证未来已来
大会现场还将设立创新成果展览区,集中展示AI与创意结合的最新产品、解决方案及研究项目。观众将有机会近距离感受AI技术的魅力,亲身体验未来生活的便捷与精彩。
·IAICC大会信息·
01
大会时间
2024年11月15日-11月17日
02
大会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粤兴二道10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03
大会官网
https://iaicc.tech/zh-hans/
探索AI与创意产业融合的新边界,共谋亚洲乃至全球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蓝图。敬请关注后续更多大会详情,期待与您相聚IAICC!
(摘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公众号)
越南发布《数字基础设施战略(2025-2030)》
近日,越南常务副总理阮和平签署关于批准《数字基础设施战略(2025-2030)》政府令。
该战略提出阶段目标,到2025年,光纤接入家庭,全国各省市、高科技园区、信息技术园区、研发创新中心、各工业园区、火车站/港口/国际机场等拥有5G移动服务;至少两条国际海底电缆投入运营;形成人工智能应用支持数据中心;发展达到国际标准和绿色标准的新数据中心;力争每人平均拥有1个物联网设备,每人都有一个数字身份号码,拥有数字签名或电子签名的成年人口比例达50%以上;开发数字技术服务平台。
到2030年,全部用户以1Gb/s以上速度接入光缆;5G网络覆盖99%人口;为试验开展6G网络做好准备;投营由越南自主开发的至少1条海底光缆,部署至少1条国际陆地光缆;发展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中心;建设国内边缘数据中心,参与发展区域数据中心;物联网连接数量达到全球最高水平或人均4个物联网设备;拥有数字签名或电子签名的成年人口比例超过70%。
为实现上述目标,《战略》对各项基础设施提出重点任务。
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
普及与家庭、机构、企业和组织的低延迟高速连接,包括光缆和新一代无线网络等;加大发展国际传输系统(海底、陆地和卫星光缆)、国内跨网传输,确保备份和冗余需求,实现多样化、安全和可持续连接;电信企业投资和使用国际光缆,保证容量有效利用,投资自主开发至少2条海底光缆;扩大重点区域5G移动网络服务覆盖范围和质量;部署越南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
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云计算):
开发并吸引投资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吸引国内外投资部署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支持人工智能应用数据中心;建设边缘数据中心;发展国家数据中心和国家多功能数据中心;建设区域多功能数据中心。
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
将传感器和数字技术集成应用到交通、能源、水电、市容等重要基础设施,成为数字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间件建立和促进物联网设备和网络间互动和通信;利用4G、5G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开展物联网解决方案,利用云计算能力,融合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各产业发展;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工厂、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影响力较大领域的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提高越南经济竞争力。
数字服务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
发展数字ID、数字认证、数字支付、数字发票、数据共享、数字文本认证、数字签名等,为个人和企业进行数字交易提供核心功能完备的软基础设施;争取使用更少数据,消耗更少算力和能源。
(摘自:“数据要素X工作坊”公众号)
美国推出“开放银行”规则,促进个人金融数据流通
2024年10月22日,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发布关于个人金融数据权利的最终规则。该规则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全、可靠地访问和授权第三方访问他们的金融数据,并定义了第三方的数据访问义务。
该规则将赋予消费者对其个人金融数据更大的权利、隐私和安全保障。该规则要求金融机构、信用卡发行方及其他金融服务提供商在消费者要求下,免费解锁其个人金融数据并将其转移至另一提供商。消费者将能更轻松地转向提供更优利率和服务的提供商。通过激发竞争和增强消费者选择权,该规则将有助于降低贷款价格,并改善支付、信贷及银行市场的客户服务。希望借此为拥有4000多家贷款机构的市场注入更多竞争,并使消费者更容易将其银行账户与新的应用程序关联。以下是该监管政策的一些关键内容:摘要:该规则根据《2010年消费者金融保护法》(CFPA)实施个人金融数据权利,要求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服务提供商向消费者和授权第三方提供他们的数据,确保安全可靠地传输。第三方在访问消费者数据时必须遵循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数据使用得当,不会滥用或保留数据用于不正当目的。规则的范围:该规则涵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信用卡、交易账户等,数据提供者(如银行)需向消费者和授权第三方提供数据。其中,授权第三方必须遵守规定的授权程序,并确保只在消费者授权范围内收集、使用和保留数据。数据访问要求:规则要求数据提供者以标准化的机器可读格式向授权第三方提供数据,并确保提供的数据准确、传输可靠。规则还禁止使用屏幕抓取技术获取数据,并禁止数据提供者收取与数据访问相关的费用。第三方的义务:授权第三方必须遵循多个义务,例如确保数据安全、只收集和使用必要的数据,并提供消费者数据访问和撤销授权的渠道。
规则还规定第三方需要与其他第三方分享数据时,必须通过合同确保其他第三方遵守同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义务。市场背景:文件指出,开放银行(OpenBanking)系统的逐步发展使得消费者授权的金融数据共享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热点,但系统的安全性和竞争性仍然是挑战。该规则通过推动标准化,解决了第三方数据访问的安全、透明性和竞争问题。
法律依据:该规则基于《2010年消费者金融保护法》第1033条的授权,CFPB有权制定规则确保数据提供者向消费者和授权的第三方提供电子数据。“太多美国人被困于利率和服务糟糕的金融产品之中,”CFPB局长RohitChopra表示,“今日之举将让人们更有能力在银行账户、信用卡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利率和服务。”该规则确保消费者能够访问和分享与银行账户、信用卡、移动钱包、支付应用及其他金融产品相关的数据。该规则旨在解决限制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集中问题。消费者将能够访问,或授权第三方访问,包括交易信息、账户余额信息、发起支付所需信息、即将到账的账单信息以及基本账户验证信息在内的数据。金融服务提供商必须免费提供这些信息。该规则使美国更接近于建立一个竞争性强、安全、可靠且开放的“开放银行”系统。今日的规则是CFPB为最终激活2010年由国会颁布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法》第1033节这一沉睡法律权威所作努力的一部分。这是CFPB在美国加速推进负责任的开放银行的首项重大规则,CFPB将继续制定更多规则以涵盖更多产品、服务和应用场景。这些规则将通过赋予人们更多自由来更换银行或提供商以及货比三家,从而增强竞争。这种增加的选择将激励金融机构提供改进的产品,以吸引新客户并留住老客户。
该规则还建立了强大的隐私保护机制,要求个人金融数据仅能用于消费者请求的目的。它确保第三方不得将消费者数据用于消费者不希望的其他目的,即使这些目的对第三方有利。该规则还有助于推动行业摆脱“屏幕抓取”这一仍然普遍但存在风险的做法,该做法通常涉及消费者向第三方提供其账户密码,由第三方通过网上银行门户无差别地访问数据。通过赋予消费者对其金融数据的更多控制权,《个人金融数据权利》最终规则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更多选择和增强竞争:退出提供糟糕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消费者将能够将其银行数据转移至另一家银行,确保消费者在转换金融机构时能够保留大部分银行历史记录。人们无需支付费用或克服公司设置的转换障碍。寻求更优的产品和信贷利率:消费者将能够进行比较购物,并转向提供更好利率(如更高的存款利息或更低的贷款利息)的竞争对手。它还可以帮助包括信用记录较短的年轻人在内的消费者获得信贷或以更优条件获得信贷,因为贷款机构可以使用其他机构持有的数据(如收入和支出信息)来发放贷款。实现安全支付,包括“银行支付”:该规则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全地共享支付信息,这有助于实现通常所称的“银行支付”。此类产品使消费者能够向商家、同行及其他人付款,以及在其自己的账户之间转账。该规则将有助于为长期以来存在反竞争行为的支付市场带来更大的竞争。最终规则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了消费者数据的保护:禁止“诱饵与转换”数据收集:第三方仅能为提供消费者所请求的产品而收集、使用或保留数据。他们不能秘密地为自身无关的商业目的(例如,通过使用消费者数据提供贷款,同时也用于定向广告)收集、使用或保留消费者的数据。该规则并不禁止任何特定用途的数据使用,但要求所有使用都必须以提供消费者所求产品所必需为依据。
设立撤销和删除权利:当个人撤销访问权限时,该规则要求立即终止数据访问,且默认做法为删除数据。除非明确重新授权,否则访问权限的保持不得超过一年。为防止出现“暗模式”,撤销访问的过程必须简单明了。该规则的遵守将分阶段实施,大型提供商将比小型提供商更早受到规则约束。金融机构将根据其规模被要求遵守规则;最大机构须于2026年4月1日前遵守,而最小覆盖机构则须于2030年4月1日前遵守。某些小型银行和信用社不受此规则约束。评论指出,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本次宣布的这些规则使美国更符合英国和欧洲的情况,英国和欧洲此前已经将金融数据共享规则编纂成法。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八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所谓的第1033条改革,这些改革源于2010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金融监管《多德-弗兰克法案》中的一项条款。
自该法律通过以来,与个人银行账户相关联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大量涌现,但对于如何最好地共享信息却没有明确的规则。信息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进行共享,该接口允许两个网站轻松相互通信。但是,“屏幕抓取”——消费者分享其银行登录详细信息以便机器人复制其金融信息,这种做法受到监管机构的诟病——在美国仍在使用。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规则将迫使银行建立系统,方便消费者获取其金融数据,如交易历史、账户余额和支付细节。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表示,要求免费提供这些数据,并希望这些规则能阻止屏幕抓取的使用。银行是否可以向第三方收取数据共享费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银行游说者认为,鉴于建立促进数据共享的系统成本,银行应该有权选择收取费用。这些规则的一个目的是使消费者更容易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并刺激银行之间更多的竞争。美国大约有4000家银行,从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1.8万亿欧元)存款的摩根大通等巨头到拥有数千万美元存款的地方贷款机构不等。资产超过8.5亿美元的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将受这些新的数据共享规则约束。
(摘自:“数据要素社”公众号)
银川市举行“百日攻坚战”项目签约和开工推进会现场签约48个项目总投资204.9亿元
10月18日,银川市举行“百日攻坚战”项目签约和开工推进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宏科,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导李颉作专题演讲,银川市委副书记、市长陶少华出席并致辞。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商汤科技智能产业研究院、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等算力领域的上百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头部企业代表参加推进会,共话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百日攻坚战”项目签约环节上,灵武市、银川创投与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九川科技、中科宁波院、宁夏大学、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分别签约安全大模型项目、智慧农业大模型项目、空天地一体化大模型项目、智慧文旅大模型项目、红色教育大模型项目。现场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金额204.9亿元。此外,银川创投、科大讯飞、九川科技共同成立智算运营公司,联合打造银川市智算中心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共同开展算力运营、推进“人工智能+行业”的深度融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围绕“算力领域创新与探索”“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及AI安全大模型助力城市体系建设”等主题,为银川算力产业布局建设、人工智能应用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分会场上,灵武智慧算力科创谷项目同步开工。该项目将面向国内外AI产业及软件业务,提供先进的AI与通用算力服务,为银川市乃至全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等提供普惠算力和定制化模型服务。市领导王向豫、刘智峰、朱利军、李峰、卫鹏鹏等参加。
(摘自“银川日报”公众号)
“艺术+科技”构建数字时代“深圳范”系列主题活动将持续至年底
当艺术与科技在深圳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策划举办的“艺术+科技”主题系列活动,自今年9月底开始席卷全城。一个月以来,这些活动不仅掀起观看热潮,深受观众和业内人士好评,而且呈现出深圳秉持艺术科技的理念,在深圳艺术领域打造艺术科技新高地的同时,也为深圳“创新之都”写下生动的艺术注脚。
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诗与思”展览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多个艺术场馆联动带来前沿艺术盛宴
9月底,“再造灵境——当代艺术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以此次活动为代表的“艺术+科技”主题系列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记者了解到,该系列活动囊括城市文化地标,集结了深圳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以及深圳市雅昌艺术中心等重要文化场馆,呈现出深圳艺术的多维探索成果。
关山月美术馆“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诗与思”便是其中一个展览,其结合深圳人工智能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域特点,涵盖数字艺术、人工智能艺术、互动艺术、交互影像装置等形式,营造出一个与深圳这座先锋城市紧密结合的展览空间。
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以下简称“两馆”)展出的“敦煌美学与世界的连接·敦煌壁画数字艺术大型公益展”,通过数字化复刻经典洞窟,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敦煌石窟的宏伟。
科技的进步也助力经典艺术作品“重生”。正在“两馆”展出的“寻梦复源·艺科融汇——作品重生的历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从“2024深圳人工智能媒体艺术双年展”,到以“艺术与科技:无界”为2024年度主题的关山月美术馆公益讲座“四方沙龙”,再到即将在“两馆”户外西广场展出的“目光深圳”——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映计划,可以发现,数字艺术正积极探索科技、艺术与城市多维关系的互动互融。
这些展览和活动,不仅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更将促进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与交流,展示深圳作为创新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数字艺术“圈粉”无数
“艺术+科技”主题系列活动举办以来,在鹏城掀起“打卡”热。上周五,“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诗与思”展览开幕,吸引大批观众走进美术馆,感受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作品。与作品的互动与凝视、对望之中,他们沉浸式体验科技为艺术带来的无限可能。
“太震撼了!真的很科幻!”不少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具有科技范儿的展览展现出深圳的城市气质”,观众陈女士表示,非常高兴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多数字艺术展览,大饱眼福。
观众对数字艺术展览的接受度比较高,以“敦煌壁画数字艺术大型公益展”为代表的热门展,每天的观众数量都相当可观。展览还吸引了一大批粤港澳大湾区的观众慕名而来。他们成群结伴,在数字化的敦煌艺术中感受中国文脉。到了周末,由于参展人数过多,馆方采取现场派号的临时措施,可见火爆程度。
此外,业内人士也对这一活动给予很高评价。数字艺术家田晓磊告诉记者,深圳在发展数字艺术方面优势得天独厚。“深圳是年轻城市,创新氛围浓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知名科技企业云集,城市文化多元包容,年轻的数字艺术家也很活跃。尤其是深圳的数字产业链条完整,为数字艺术提供了硬件支持。”
观众与“再造灵境——当代艺术展”作品互动
构建面向未来的文化高地
作为中国的科创高地,深圳孕育出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其成果与发展前景令世界瞩目,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
在深圳,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现代科技的快速迭代让艺术的创作观念、表现形式都发生巨大变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更是百花齐放、枝繁叶茂,这也构成此次“艺术+科技”主题活动的立意与策划根基。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表示,艺术与科技的研究,是未来关山月美术馆发展的重点学术方向。在他看来,深圳作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城市,始终积极推动科技与艺术的互动与碰撞。关山月美术馆在这一进程中,不仅致力于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更通过“艺术与科技”这一学术品牌,构建面向未来的文化高地。
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新妮表示,在深圳,发展科技艺术,构筑国际科技艺术交流的前沿领域,与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创新精神最为契合。
(摘自:百度)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