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7日,石破茂首相将访美,在华盛顿与特朗普总统举行会谈。石破主张,要将日美同盟提高到新高度,就中国和朝鲜加强日美安全合作,重点是与特朗普总统再度确认所谓“尖阁诸岛”(钓鱼岛列岛)适用于《日美安全条约》第五条。同时,日美还可能就日美钢铁并购案、应对中国Deep seek(深度探索)等协调立场。
今年1月31日,日美防长已就钓鱼岛问题通电话并取得一致,为石破访美及届时发表首脑联合声明做好准备,日本再度给美国带节奏。此举将进一步就钓鱼岛形成日美联手对抗中国的战略格局,对中日、中美关系产生长远消极影响。
石破茂在表示希望尽早访华的同时,又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似乎已认定中方会吞下苦果。其基本判断是,中国面临特朗普政府今年2月1日起对华征收10%的出口税,国内经济面临困难,无论从政治、外交还是经济方面均有求于日本,需要保持中日关系稳定而不会介意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日美合作。
今年以来,日方相关动作不断,一再试探中方反应,步步为营。今年1月I3、14日,就在日本执政党干事长访华期间,日本又在石垣岛大搞所谓“尖阁诸岛开拓日”活动,纪念所谓日本占有钓鱼岛130周年。石破首相还请人代读了致辞。这种制造和炒作虚假信息的倒行逆施,再度严重误导日本民众对钓鱼岛归属认知。
实际上,1895年1月I4日是日本伊藤博文内阁在甲午战争中秘密起草决议窃占中国领土钓魚岛、黄尾屿的日期,而做出内阁决定则是同年1月21日,而且当时并无所谓“尖阁诸岛”的统称,所以这个所谓日本“1月14日尖阁诸岛开拓日”事实上并不存在。早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便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战败投降,包括钓魚岛内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已从法理上归还中国。
日方这种自欺欺人做法的主要目是为侵占钓鱼岛造舆论,进而加紧在石垣岛、与那国岛等靠近台湾的岛屿部署军力。今年1月21 日,即130年前日本决定窃占钓魚岛这一天,中谷元防卫大臣便专程到访距离钓鱼岛最近的石垣岛视察自卫队基地,并针对中国强调反对以实力改变现状。
目前,石破茂内阁仍在继续贯砌岸田内阁制定的为期十年的国家安全战略和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新年伊始,石破首相出访马来西亚、印尼,向印尼提供两艘高速巡逻艇;岩屋毅外相访菲。日本加强同东盟国家海洋安全合作旨在从南海牵制中国,减轻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面临的压力。
今年1月,中国Deep seek问世后不久,自民党政调会长小野寺五典立即对Deep seek关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检索结果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一场认知战,主张日本不得下载使用Deep seek。石破茂也只能随声附和。小野还对石破茂关于“快乐日本”的国家目标颇有微词,主张首先要建设“强大日本。”他曾是安倍内阁防卫大臣和岸田内阁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对华抱有敌意,其政策主张也会对石破内阁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事实反复证明,若中方只坚持在钓鱼岛领海执法巡航而在外宣方面继续所谓“搁置争议”,钓鱼岛归属的真相在日本便得不到可持续的彻底澄清,日本民众对华感情也难以根本改善。
即便是曾自认为对华友好人士,若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不了解真相并持有权力政治现实主义的思维逻辑,执政后同样会与中方严重对立。例如,1984年曾作为3000日本青年访华团成员访华的菅直人、野田佳彦都曾自认为对华友好,但他们担任首相时却都因钓鱼岛决策失误而与中国形成尖锐对立,严重损害了两国关系。发展下去,石破茂最终可能也不例外。
迄今,石破茂从未就钓鱼岛归属与中方进行过深入交流,而只能重复所谓“无论在国际法还是历史上,尖阁诸岛(钓鱼岛列岛)都无疑是日本固有领土”的错误主张,并提出一整套对付中国的措施。
他主张“日本为不造成可乘之隙,要做好各种准备。”当海上保安厅力不能任,可出动海上自卫队。为此要完善相关法律,密切协同,自卫队应引进鱼鹰战机或日美共同使用,建立“海军陆战队”,保卫尖阁诸岛(钓鱼岛列岛)。
他认为,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也涉及尖阁诸岛(钓鱼岛列岛)。假设发生“武力攻击”,日美安全条约第五条将启动,而对付中国“渔民”等登岛则是日本应该首先应对的事态。由此可见,罔顾钓鱼岛归属真相和证据而侧重从军事与地缘战略考虑问题是十分危险的,中日双方就日本的心结问题加强沟通,坦诚对话又是何等重要。
日本政府为了能将历史上窃占中国的钓鱼岛“正当化”,只能靠不断地对国内外撒谎,而谎言和不实信息必然又会导致战略误判和错误决策错误。例如,早在1894年甲午战争前20年日本官方文献便认定钓鱼岛属于中国台湾,而日本政府则一再回避这些证据而谎称钓鱼岛是所谓“无主地”。
又如,2012年野田佳彦首相决定从所谓“私人岛主”栗原国起家族手中“购岛”,也是毫无根据的非法之举。因为栗原家族是从古贺辰四郎家族获得钓鱼岛的开发权,而日本流传甚广的一大谎言是古贺辰四郎1885年便派人登岛开发,与甲午战争无关。
事实上,古贺辰四郎是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后的1895年6月才提出殖民开发申请的。伴随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战败投降,其对台殖民统治结束,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必须归还中国,古贺家族的所谓“岛主身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上述虚假信息则严重误导了日本决策,损害了中日关系大局。
现阶段,钓鱼岛问题不可能解决,也难以单方面搁置。为防止中日关系陷入新的对抗周期,就须就钓鱼岛领土归属认知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地摆事实讲道理,澄清争议,揭穿谎言,开展“知的外交”。
只有从历史事实细节入手纠偏证伪,正本清源,让日本广大民众真正了解钓鱼岛归属真相,才能争取大多数日本民众,使日本政府对华政策减少对抗性,增加建设性,确保中日关系改善的可持续性。
关于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全条约》第五条是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在麻生太郎配合下,促使奥巴马总统首次作出承诺的,一直延续到岸田内阁和拜登政府。石破茂内阁的价值是改变“安麻体制”的错误路线,而不是在错误的领土认知基础上,重蹈安倍路线的覆辙。
中方会坚决反对把钓鱼岛列岛列入《日美安全条约》第五条适用范围。因为中方认为钓鱼岛是中国神圣领土,而不是日本有效管辖下的领域(疆域),不符合第五条适用要件,日美安全条约不得成为损害别国领土主权的工具。
中国从明朝起便把钓鱼岛纳入海防范围,从清朝开始授权台湾府管辖,使其成为中国台湾附属岛屿。
对此,日方有不同立场和看法,但不应以日美同盟军事力量解决问题,影响中美日关系大局。这是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应根据《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解决彼此之间的一切争端。
今后,中日两国可就钓鱼岛归属认知争议等悬案进行深入对话,成为真正的好邻居。若在钓鱼岛问题上形成日美联合对华军事威慑态势,不仅将加剧中日围绕钓鱼島的对抗性,而且将使石破茂内阁全面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大打折扣,自我设限,不符合日本的国益。
因为此举不仅不可能增进日美关系,反而可能因有求于美国而进一步使日本在日美关系中处于劣势。面对“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而感到困惑的日本,靠牺牲中国利益而维护日美关系定会失去中国的信赖而得不偿失。
这可能成为石破外交失败的最大陷阱和影响政权稳定的负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