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下关乡岸底村“十支灯会” 邂逅传统与梦幻交织的光影盛宴
文摘
2025-02-08 20:17
山西
农历正月初十晚,下关乡岸底村举行2025年“十支灯会” ,为群众送上了一场充满传统韵味与欢乐氛围的狂欢盛宴。![]()
![]()
![]()
走进岸底村文化广场,一盏盏形态各异的花灯璀璨夺目。这里有造型精致的四角宫灯、动态有趣的跑马灯、寓意美好的福字灯等,每一盏花灯都蕴含着村民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
晚上7点,伴随着阵阵激昂的锣鼓声,整个灯会现场热闹非凡。锣鼓队的成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手中的鼓槌上下飞舞,敲出了欢乐,敲出了希望,敲出了农村的新气象;舞龙舞狮队伍气势磅礴,巨龙在舞者的手中上下翻腾,时而腾飞,时而盘旋;狮子则活灵活现,跳跃、翻滚、嬉戏,为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祥瑞;跑旱船的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在“船” 中翩翩起舞,犹如在水面上轻盈滑行;扭秧歌的演员们则手持彩绸,脚步轻盈,欢快的节奏和灵动的舞姿,传递出浓浓的喜庆氛围;而济公和酒仙的表演更是别出心裁,为灯会增添了一抹诙谐幽默的色彩,济公手持破扇,摇摇晃晃。酒仙则醉酒当歌,洒脱不羁,让人忍俊不禁。他们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更展现了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下关乡岸底村“耍十支”起源于明代,由祭拜“石头神”演变而来,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二,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舞龙舞狮、扭秧歌,用独有的形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2018年1月,“岸底耍十支”被大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岸底宫灯则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包括岸底四角宫灯、跑马灯、斗鸡灯等,尤以宫灯最为有名,有"珑玲世人叹,艺绝神仙惊"的美誉。
![]()
![]()
![]()
![]()
![]()
![]()
![]()
![]()
![]()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