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讨厌父母?三点原因,令人深思
文化
2024-12-11 11:40
浙江
高尔基曾说:“亲情,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情感,无论何时都会相伴于身。”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比父母与自己的血缘更近,也再没有哪个亲人比父母更亲。家人之中,父母是儿女最坚实的后盾,也是儿女永远的避风港湾,始终如一践行着关爱。能够在此生成为至亲,是前世修来的莫大缘分,更是上天赐予的绝佳好运。然而本该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现实之中却矛盾重重,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许多父母对子女尽心尽力,最后却换来对方的憎恨,仔细想来,其实无非是这3点原因。清代学者吴楚材曾说:“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在过度溺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没有几个不骄横跋扈的,而这些子女没有不败坏的。在当今社会,许多孩子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父母眼里的心肝宝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了给儿女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父母会将全部的精力与资源都投入给他们,以保障孩子的幸福。这样的做法,确实会给孩子提供相对优渥的背景,但过分的娇生惯养,可能会导致孩子太过自私与任性。因为在家中,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他们会认为一切的所得皆是理所应当,凡事只以自己为中心。一旦他们发现父母无法满足自己,就会对父母心生怨恨,将所有的不满归咎于父母的无能。去年湖南长沙的一个“啃老儿”,年仅20岁便在家中躺平摆烂,还怨恨父母没本事。因为从小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毕业以后他无法适应外界生活,便蹲在家中啃老。每天不是在家中睡觉,就是去网吧打游戏,父母每次劝告他都怨声载道,说父母没给他想要的生活。越是宠溺孩子,就越容易培养出纨绔子弟,越是放纵孩子,就越容易教育出忤逆子孙。唯有让他们学会独立,子女才有稳固的未来,也更会懂得感恩,也有能力孝顺父母。在知乎上,曾经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厌烦父母和自己说的话是什么?”其中获得最高点赞的答案,是这样的:“我是为了你好。”生活之中,有相当多的父母,喜欢打着“以爱之名”的旗号,将孩子牢牢掌控在手中。他们总是希望孩子听话,每时每刻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全然不顾子女的想法。一旦对方有厌烦或是反抗的情绪,他们就立刻对其道德绑架,指责对方不知好歹,一意孤行。殊不知,正是这样高压的剥削与统治,让儿女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也让彼此的隔阂更加严重。在韩剧《天空之城》中,李明珠对儿子英才有着近乎偏执的控制欲,每天都逼着对方学习。从7岁开始,英才就需要每天学习,从没有过可以休息的时候。哪怕生病或受伤,也要学习到凌晨2点,才能学校回家。没有考第一,就不配吃饭;没有考满分,就不配睡觉,甚至成绩出现下滑,还要被骂“去死”。在如此窒息的操控下,英才恨透了母亲,发誓一定报复对方。在考上名牌大学以后,他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家出走,与母亲彻底划清界限。教育家蒙森曾说:“一切草木,皆有选择各自生存状态的自由。”这世上,没有谁天生是谁的附属品,需要接受对方的操控。父母与儿女之间,只有保持相对的自由与独立,才能让这份亲情有活动的空间。相比较前两种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的父母,则是另一种极端的代表。前者是过分重视孩子,而后者则是对其不管不顾,甚至连基本的抚养责任与义务,也完全抛之脑后。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若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父母却不合时宜的缺位,那必然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研究表明,童年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容易缺乏安全感,性格也更加自卑和内向。即便长大成人,这种负面影响依旧很难完全消除,跟父母的关系也会更加冷淡漠视。就像电影《新警察故事》中的阿祖,他虽然生在一个富裕之家,却很少得到父母的关心。他的父亲贵为香港警察署总警司,对儿子只会打骂责罚,导致阿祖对警察恨之入骨。而他的母亲则是商界大老板,从来不问儿子过得如何,只会给儿子身上撒钱。在这种毫无亲情的环境下成长,阿祖自然也变得冷酷无情,甚至走上犯罪之路报复父母。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没有亲情的呵护,孩子势必会在极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无法拥有完整的人格。既然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请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关心与怜爱,感受到亲情的温馨。“我宁愿用一小杯的真爱,织成一个美满的家庭,也不愿用几大船的家具,组成一个索然无趣的家庭。”但这份真爱,既不能太浓,让孩子只顾享受;也不能太热,让孩子烫伤嘴巴;更不能太淡,让孩子无法感受。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方式,都不能自以为是,不仅要适度,更要让彼此都舒适。亲子教育,就是一场修行,不仅仅孩子要学习,父母也要与时俱进。如此,家庭关系才能保持长久的和谐有爱,父母与子女也能更加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