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吃了一口而已,没想到上吐下泻,再不敢碰没煮熟的菜了!”近日,患者陈女士从苍南县人民医院出院。撂倒她的,是一道半生不熟的菜——口水鸡。
陈女士告诉医生,发病前她吃了一口口水鸡,感觉鸡肉有点生,就不吃了。几天后,化验结果出来,确认陈女士感染了沙门氏菌群。
据了解,沙门氏菌是国内近年来常见的细菌性食源性致病菌,喜欢寄居于家禽、家畜的肠道中,如果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在处理时杀菌不彻底,比如未充分煮熟,食用后就可能导致人发病。通常被沙门氏菌感染的食物表面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气味的改变,普通人很难察觉。
沙门氏菌感染发病后的主要症状为腹泻及不同程度的发热,可伴随腹痛、呕吐,每日排便数次到10余次不等,严重者20余次以上。部分抵抗力低下人群,如老人、小孩、孕妇等甚至会并发败血症、脑炎、休克,危及生命。
苍南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上柱告诉记者,预防沙门氏菌,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肉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肉,不生吃鸡蛋,不喝未经灭菌处理或已过保质期的奶。冰箱里的隔夜饭菜如果再次食用要充分加热煮熟。同时,厨房的砧板要生熟分开。尤其是加工生鲜海产品和生肉类食品后,务必将砧板洗净晾干,以免污染其他食物。新鲜肉应该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以免渗出血水污染别的食物。蛋壳粘有鸡屎的土鸡蛋,一定要装进单独的容器里再放进冰箱。
来源:温州都市报
编辑:张湉
审核:潘涌燚、叶双莲
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