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聚焦汉服设计、汉服培训、汉服文化产业论坛、汉服展演、汉服推广五个模块,汇聚全国专业院校汉服设计团队合力,旨在推动汉服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激发汉服创新设计能力,培育汉服设计人才,搭建汉服文商旅和地校企合作产业矩阵,促进陕西乃至全国纺织服装及文旅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赛共收到包括清华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国内外120余所高校以及独立设计师的1100余份作品。经过初赛、训练营等环节,共有60件作品进入决赛,最终,清华大学王梓竹设计的作品《罗衣曳紫烟》获得金奖,西安工程大学霍清波、江西服装学院朱金标设计的作品《釉澜印》《大梦归离》获得银奖。大赛同时评选出铜奖3个、优秀奖10个,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
陈小军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旅游作为当下极具活力的产业形态,正推动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碰撞。汉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为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内涵和广阔空间。越来越多的景区已经意识到汉服文化的独特魅力,纷纷将汉服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汉服产业文旅融合创新基地一定能够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西安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马万清表示,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独特而深厚的中国气质、中国气派、中国气象,“汉服+”产业大有前景、大有可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汉服,对于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意义重大。西安工程大学将积极探索汉服的表达方式和实践路径,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汉服历史和创新之美的迫切需求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陕旅集团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的“陕西省汉服产业文旅融合创新基地”在典礼现场揭牌,聚力推动文化旅游与汉服产业的深度融合。集团旗下华清宫公司、丝路商管公司、泽润传媒公司与西安工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校地企多方合作,多元赋能推动汉服产业链建设,推广“汉服+”产业新模式。
大赛当天还举办了汉服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传统服饰的美学特色与商业路径、汉服设计创新方向与实践、汉服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等主题,深入探讨交流“传统文化+时尚产业”模式的创新发展之路。活动不仅为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平台,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要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未来,陕旅集团将推动文化旅游与汉服产业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汉服这一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在守正创新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旅潜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