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这是一场万人同享的美食盛会!这场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活动,幸运地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1月22日,正值农历小年,西宁唐道·637锅庄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热闹开场。这场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宁市人民政府、黄南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暖锅慢炖·冬藏养生——西宁‘小年’万人暖锅宴”,让冬日的西宁热气腾腾。
活动现场,袅袅烟气仿若灵动的轻纱,缓缓升腾而起,丝丝缕缕的清香在空气中悠然萦绕,温柔地包裹着每一个角落。一口口暖锅稳稳当当地架在桌上,锅内的汤汁如欢快的舞者,在炉火的热情簇拥下,欢快地咕噜咕噜翻滚跳跃着,浓郁醇厚的香气肆意飘散开来,像一只无形却充满诱惑的手,轻轻勾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味蕾,引得众人垂涎欲滴。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这场极具特色的“万人暖锅宴”,还通过央视的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青海美食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西宁的烟火气息与民俗风情。
在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若问谁才是当之无愧的“顶流明星”,那必定是黄南州河南县的“蒙旗第一锅”暖锅。这口体型庞大的暖锅,承载着青海源远流长、独具魅力的美食文化,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它的诞生过程更是堪称一场精彩绝伦的美食技艺大秀。专业厨师们在食材挑选上一丝不苟,只选用河南县本地散养的优质牛羊。这些牛羊在天然牧场中自由生长,肉质鲜嫩多汁,营养丰富。厨师们仔细甄别每一块肉,严格筛选出纹理清晰、色泽红润的上乘部位。紧接着,切肉环节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只见厨师们手持锋利的刀具,手起刀落间,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肉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精湛的刀工让人目不暇接,围观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备菜环节同样不马虎,新鲜的蔬菜、菌菇、粉条等食材一应俱全,它们将在暖锅中与肉相互交融,碰撞出奇妙的味道。
人们自发三五成群、亲密无间地围坐一处。大家手中的筷子不停挥动,纷纷夹起锅中鲜嫩可口的食材,迫不及待地送入嘴中,大快朵颐。与此同时,人们还兴致勃勃地畅快交谈,分享着美食带来的愉悦,也交流着生活中的趣事,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欢快的乐章,在广场上空此起彼伏,将现场的热闹氛围推向了高潮,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烟火人情。
这场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活动,幸运地登上了央视的舞台,借助央视的镜头,将青海美食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毫无保留、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全国观众的眼前。即使屏幕前无数观众未曾亲临现场,也能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真切地感受到西宁街头巷尾那扑面而来的浓郁烟火气息,以及历经岁月沉淀、传承千年的深厚民俗风情,让这份来自西宁的独特美好,跨越万水千山,走进了千家万户。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主办方特意邀请了环卫工人、农民工朋友们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将他们奉为上宾,以最诚挚的热情款待。“一直听说青海的暖锅很有名,在‘小年’这天终于品尝了这道青海味道,太诱人了!”来自外地的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道。
在品尝暖锅宴的同时,由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美团、大众点评共同推出的“沐暖阳”西宁暖锅TOP20品牌推荐店和河南县“蒙旗十味”特色美食正式发布,为广大美食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美食指南。
现场还设立了14个特色商品展位,其中河南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及文博文创产品展位4个,展示了河南县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西宁市“青海老八盘”年夜饭套餐、手工银铜暖锅、玉拉草莓、非遗剪纸等精品年货展位10个,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选购到心仪的年货。尤其是春联展位,市美术馆的专业老师现场挥毫泼墨,为市民朋友书写并赠送春联。
此外,湟中高跷顶流“三小只”的精彩亮相,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他们身着鲜艳的服装,踩着高跷,做出各种精彩的动作,引得广大市民游客纷纷拍照打卡。孩子们兴奋地尖叫着,大人们也被这热闹的氛围所感染,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年味十足。
这场万人暖锅宴,不仅仅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它在“小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冬日里,暖胃暖身的同时,也传递着社会的暖情关爱正能量。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青海的美食文化,感受到了西宁的热情与温暖。
—END—
监制:张海霞 | 责任编辑:马萍 | 图文编辑:张润娟
稿件来源:夏都西宁
投稿邮箱:1172864425@QQ.com
【免责声明】 西宁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未标有来源“西宁文旅之声”或“西宁文旅之声标识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为转载。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西宁文旅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