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中国制造取得令西方眼红的高分答卷”

时事   2025-02-06 20:56   北京  

这十年,中国制造发生了哪些变化?

按照彭博社的说法,目前中国领先的行业有无人机、太阳能、石墨烯、高铁、电动汽车。处于有全球竞争力位置的行业有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床、药品、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分领域来看,最出彩的是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这两个领域。中国的目标是成为清洁能源技术的领导者。目前,中国企业生产了全球大约90%的太阳能电池板和70%的电池。

在汽车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产能的70%。中国汽车出口成为全球第一,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在电力设备方面,在光伏板、风机、水电、火电、三代核电、四代核电方面,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中国也是唯一。

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方面,2023年中国机器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约50%,其中宇树科技的机械狗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在机器人领域中国无疑已经是全球第一梯队的国家。数控机床一直被称为工业之母,也是中国不断追求突破的重点项目。中国已经是数控机床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国,总产值达全球的32%。

▲在江苏省江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在进行焊接作业。(新华社)

在航空航天装备方面,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已经部署。中国空间站已经转入常态化运营。中国火箭能力世界一流。

歼-20、运-20、直-20、歼-35全面服役,C919交付使用。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约占全球的70%,是妥妥的第一梯队领头羊,以大疆为代表的无人机生产商,更达到全球无人机市场70%的市占率。中国在航天火箭领域的发展,技术成果较为显著,2024年中国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

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方面,中国在技术上已有显著突破。造船方面,中国已经具备生产LNG运输船、豪华邮轮、大型远洋货轮这三种最困难的造船技术。

在高铁技术方面,中国建成了4.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成为全球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高铁技术和服务还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等国。

在信息技术方面,中国建成全世界最先进的5G设备制造产业链和5G网络,5G基站超过400万个。当然,国内半导体生产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高端芯片。目前这个领域主要待突破的应该是,包括光刻机在内的关键设备和物资仍受西方出口限制的影响。

如今,中国科技崛起已形成“三螺旋”,即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和工程师红利的组合,正在改写“西方研发-中国制造”的传统分工。正如德国《明镜》周刊所言:“这不是简单的产业竞争,而是文明级的技术范式转移。”

确实,伴随着中国制造的推进,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月度和季度数据来看,中国消费者购买的电动汽车数量现已超过化石燃料汽车,最受欢迎的是比亚迪、小米等本土品牌;中国制造的C919客机已经开始服务于一些最繁忙的航线;5G技术的广泛采用使铁路乘客即使在通过隧道时也能享受高速网络;拥有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的智能工厂和自动化码头;采用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手机、计算机等产品的市场规模正在扩大。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中国还希望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方面拥有话语权。中国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则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出来的先进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也不再停留在器物层面,更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

本文由香港01网站2月4日发表,原题为《中国制造高分答卷令西方眼红》。

来源 | 参考消息智库

审核 | 陈鹏

编辑 | 许海婷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