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六,民谚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今天起,要开始置办过年的肉食啦!
为什么要割年肉?年肉是什么呢?这一天的习俗大家知多少?快来一起探寻腊月二十六的奥秘吧!
年俗的起源
《说文解字》中记载:“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意思就是火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春天抓猪仔,到了冬天正是吃猪肉的时候,过年把家里养的猪杀了吃肉,也是为了慰劳一年的辛苦。所以过年杀猪就成为了一个习俗。
年肉的由来
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节日习俗
“炖大肉”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过去,由于经济不发达,人们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到了今天,日子都越过越好,但是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已经成为传统。
洗浴
洗浴也是年前这几天的一项重要活动。传统民俗中在腊月底这几天全家人都要集中地开展一次洗澡、洗衣活动,目的是除去筹备节日的劳苦,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来新春的福气。所以民间有“二十六洗福禄”的谚语。实际上,在此以前,大家已经将劈柴、拉垫牲口圈土、刷洗家具、打扫房屋、磨面碾米、宰猪杀羊等脏累重体力活基本做完,从这一天开始洗浴、洗衣,是准备以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民俗意义
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丰盛的年夜饭就要陆续“出锅”了。人们上街置办着过年的货物,干鲜果品、大鱼大肉,都是人们集中采购的目标。炖锅肉,对于旧时的穷苦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奢侈的愿望,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实现。炖大肉,昔日香飘一条胡同,如今香飘整栋楼房。
闻着诱人的香味,就算是肚里不缺油水的人,也准能掉下一串哈喇子,挑块儿瘦的就酒,拣块儿肥的解馋,一锅炖肉便是人们心中最朴实的年夜饭,与山珍海味比起来更过瘾、更实惠,吃来吃去也没有腻的感觉。
翠柳欲要抽新枝
肉味飘香又一年
新的一年愿大家
所求皆如愿
所行化坦途
多喜乐,长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