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云岭大地

政务   2024-09-26 18:59   云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云南省青年联合会



习近平回信勉励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

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

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点击回顾回信全文)


民族团结誓词碑。寸新元 摄

“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这是被称做“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誓词。


1950年8月,新中国成立不久,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北京欢聚一堂,参加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国庆盛典。


1950年10月3日,毛主席接见普洱区民族代表


1950年召存信(右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向毛泽东敬献金伞


1950年10月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云南省民族代表团。傣族代表召存信、刀世勋把过去象征封建领主权力的烫金百褶油布伞(金伞)献给毛泽东主席。

烫金百褶油布伞(金伞)工艺考究,高贵典雅,是傣族传统手工艺经典之作,也是建国初期滇西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拥护新生人民政权、共建伟大祖国的见证。


盛典结束返回家乡后,来自云南普洱区的26个世居民族的头人和代表参加了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会上达成了共识:要把“民族团结跟党走”的信念,用一种各民族都能接受的风俗传统固定下来、昭示出来。最终决定举行剽牛占卜,喝咒水宣誓,再用大石头镌刻誓词的方式进行盟誓,代表海枯石烂不变心。从这一刻起,云南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心向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迈出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关键一步。


云南卫视纪录片《誓词》截图

“剽牛立誓、刻石立碑”是载入新中国民族工作史册的一段佳话,是边疆各族人民一心跟党走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生动诠释。“我们26个民族同胞,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铿锵誓言,将时刻激励新时代各族儿女永远跟党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10位青年教师,以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为历史背景,创作了一幅宽8米、高3米的大型主题油画《永远跟党走——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省思普地区(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及临沧市部分地区)13个民族部分头人代表及党政军代表通过当时当地各民族认同的方式,以“会盟立誓,刻石铭碑”来表达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跟党走的重要历史时刻。


作品曾于2022年云南共青团主办的“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美术书法作品展中展出,获得广泛好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并于2023年3月由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民宗委共同捐赠北京民族文化宫。作品入藏民族文化宫并长期展出,既有利于让全国更多观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了解新中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又有利于继续发挥优秀艺术作品文化育人的作用,对建设好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3月22日下午,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宫在北京举办《永远跟党走——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大型主题油画捐赠仪式


《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

尺寸:300cmx800cm  

材质:布面油画  

创作年代:2021年

作者:刘晶、苏捷、苏家寿、高洁、孙超、边小强、曹悦、张炜、邓国森、娄芯怡


民族文化宫藏
(请横屏观看)



局部之一



局部之二



局部之三



完整缩略图


翻开历史的画卷,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史上鲜明标注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注脚。


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立下“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铮铮誓言。70多年来,云岭各族儿女在誓词碑精神感召下,始终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心、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民族工作路子,谱写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云岭大地,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民族团结园。图源:云南日报


我们都是收信人,让我们共同努力,认真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幸福实景!

云南省青年联合会
云南省青年联合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