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真正幸福的定义是什么?
我认为是父母、孩子的情绪都保持稳定。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不是贫穷、不是争吵、而是这3件事情。
01.情绪不稳定,直接打骂。
对一个家庭对于父母来说,最大的悲哀,不是贫、也不是争吵,而是他们身为父母,他们自己的情绪都不能保持稳定。
小孩子难免淘气,在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做错很多的事情,他们面对小孩子做错的事情,他们不是耐心地与孩子们去解释。
而是直接去惩罚小孩子,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身为父母,他们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将自己的负面情绪直接性的传送给了孩子。
而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在耳浊目染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学习父母对待他们的模式,慢慢地,孩子也会成长为父母的样子。
那么当一家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当每个人的情绪都不稳定的时候,轻则争吵,重则打骂,这样的家庭关系是不利于幸福家庭的培养的。
而且这种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的情绪也是不稳定的,同时他们也是缺乏爱和安全感的。
所以一个家庭最大的失败是身为父母,他们不懂得去控制情绪,从而把坏情绪一点一滴地遗传给了孩子。
02.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拒绝或者不相信改变社会阶层。
有的父母他们每天都在家里哭穷,但是他们却不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他们只会去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有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条件。
但是对于他们自身来说,他们自己也不够努力,他们不是相信可以通过自身的改变去改变自身的阶级,所以对于工作,他们也都是得过且过。
当孩子有创新性的思维或者想要与其他的同学一样获得某件东西的时候,某些父母不会支持孩子们创新性的思维,反而他们会说一句:“你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吗?你跟别人比,你有的比吗?”
父母就是在这样无形的言语中,将孩子的创新性击溃的一文不值。
身为父母,如果自己不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阶层的话,至少不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泯灭一个孩子的创造性,如果用言语去泯灭了一个孩子的创造性,这是身为父母,以及一个家庭最为悲哀的事情。
03.不努力,安于现状,越穷思维越固化。
曾经就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父母,他们的家里本来就有一些穷,但是她们的孩子争气,他在长大之后,便在外面工作安家了。
为了照顾自己的父母,孩子便把父母接到了城市里,父母每天在城市里待得太过于悠闲,所以他们就准备去找事情做。
为此,这个孩子便在城市里盘下了一家餐饮小店,他希望他的父母可以去经营这家店。
岂料他的父母根本就不真正努力的去经营,有时候他们在做饭菜时候,卫生没有搞干净,这便会接到客人的投诉,这时候,他的父母便会说一句:我们农村也是这样吃的,你凭什么不行?
孩子跟他父母说过很多次,农村和城市里是不一样,但是他的父母却坚决的不改正,最终这家店的信誉和名誉越来越差,最终不得不倒闭。
这个孩子最终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家里一直穷了,因为我的父母思想固化、安于现状,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做出改变,所以,他们不去尝试、不去努力,那么他们便会穷一辈子。
越是穷,思维就越固化,就越不去改变;而越穷,就越会产生抱怨,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结语: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者不是老师,而是父母。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自己必须身体力行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是父母在看电视,而必须要求孩子去做作业,而是要以身作则地去教育孩子。
有一个良好的情绪,任何的事情努力做出改变,那么,生活依旧一定会越来越好。